第一章 绪论——语境与问题的突现 1
一、遭遇历史 3
二、归来与重建:商业片的复苏 6
三、从对话到改写 15
第二章 漂移——城市与战后写作 27
第一节 战争 城市人 28
一、“附逆”与“重庆人” 29
二、官商共营与电影复兴 33
三、双城故事:朱石麟、刘琼、李丽华、舒适 37
第二节 战后写作 43
一、“忠诚”与“背叛”:《一江春水向东流》、《腐蚀》、《丽人行》 43
二、1946年的白杨 50
三、屠光启 53
四、好莱坞与战后本土化写作:《相思债》及其类型 57
第三节 分叉路与浮桥 66
一、归来的袁牧之 66
二、海上花:台湾与香港 70
第三章 改写——革命叙事与影像修辞学 79
第一节 对话:时代的罗盘 80
一、1949年的八大民营厂 80
二、1951:“整风”运动与电影界的“何去何从” 87
第二节 主题与改写问题 90
一、类型的修剪与改写:以反特片为例 90
二、改造:身体与思想 99
第三节 推手:两性关系中的革命话语权 107
一、男性角色与意识形态话语改写:以赵丹四部影片为例 107
二、表演“新”中国与两性问题 114
三、剥茧而出:女性与革命叙事 119
第四章 再造——阶级、所有制与视觉政治 127
第一节 公私之变 128
一、身份与正名 128
二、大历史与小历史:“上影”三人 133
第二节 重塑:意识形态与民族性 141
一、对照记:苏联电影之影响 141
二、民族性表达:戏曲电影里的庇护与建构 146
第三节 家国话语和新主流文化的建立 150
一、国营电影厂与区域电影文化确立 150
二、上海电影传统与中国电影 154
第五章 结语——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159
一、大分化之地域电影之形成:上海、香港、台湾 160
二、小分化之重建与“十七年”电影基调的形成——北京、长春、上海 167
三、结语 186
附录 189
致谢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