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建设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泽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0309038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详细阐述了我国产业园区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本书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就产业园区优势集合体、产业集聚、产业链、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区位选择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园区的形成机理,研究了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模式,提出了园区建设的内容、重点、方式、原则、政策,以及园区建设的效益评价等。本书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长基金等大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前瞻性和现实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数表图文并茂,专栏案例并存,深入淺出,容易理解,读者经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就能举一反三,掌握园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本书对各产业园区建设人员等都有很好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 国外的研究 4

1.2.2 国内的研究 8

1.3 研究内容 11

1.3.1 理论机理研究 11

1.3.2 体制功能建设重点 12

1.3.3 效益评价政策供给 13

〔案例〕贵阳产业园区助推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13

1.4 研究关键技术 19

1.4.1 关键问题 19

1.4.2 研究的方法论 19

1.4.3 研究的具体方法 20

1.4.4 研究路径、工具选择 20

第二章 园区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22

2.1 优势集合体理论 22

2.1.1 基于资源的产业集群优势 22

2.1.2 开发区的产业集群优势 31

2.2 企业价值链理论 34

2.2.1 资源链优势的园区地域空间 34

2.2.2 生产链互联的园区经济空间 39

2.2.3 营销链互补的园区经济空间 42

2.2.4 虚拟链共享的园区人文空间 44

2.3 经济布局理论 51

2.3.1 增长极理论 51

2.3.2 点轴开发理论 55

2.4 产业集群理论 57

2.4.1 产业集群研究前沿 57

2.4.2 产业集群资源场 61

2.5 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 63

2.5.1 园区规模经济 63

2.5.2 园区价值链互联互通 65

2.5.3 实物价值链规模经济 66

2.5.4 园区范围经济 67

2.6 技术创新理论 68

2.6.1 创新的基本原理 68

2.6.2 创新的类型 73

2.6.3 创新的影响要素 75

〔案例〕贵航集团与北京大学共同研发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系统 78

2.7 小结 79

第三章 园区形成机理分析 84

3.1 园区产业集群功能作用 84

3.1.1 集聚提高生产率 84

3.1.2 产生模仿示范效应 85

3.1.3 增强企业竞争力 86

3.2 集群在园区的形成机理 86

3.2.1 市场创造机理 87

3.2.2 资本迁移机理 87

3.2.3 知识要素推动机理 88

3.3 FDI与园区形成的互动机理 89

3.3.1 FDI促进开发区集聚网络形成 89

3.3.2 FDI吸引供应商完善园区产业链 90

3.3.3 FDI增强园区动态学习机理 91

3.4 产业集聚影响FDI区位选择机理 92

3.4.1 降低FDI进入成本 92

3.4.2 加快FDI创新速度 93

3.4.3 FDI产生关联效应 93

3.4.4 FDI产生循环积累效应 94

3.4.5 FDI与开发区产业聚集互动机理 95

〔案例〕山东德州开发区FDI与五大主导产业互动 95

3.5 小结 99

第四章 产业向园区集中模式 104

4.1 要素禀赋差集聚模式 104

4.1.1 要素禀赋差影响企业竞争力 104

4.1.2 要素禀赋差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 106

4.2 规模经济集聚模式 106

4.2.1 规模经济推动企业形成规模 106

4.2.2 园区规模经济吸引企业 107

4.3 范围经济集聚模式 108

4.3.1 范围经济的一般认识 108

4.3.2 范围经济在园区的作用 109

4.3.3 高技术园区范围经济明显 110

〔案例〕贵阳高新开发区推动产业集群增强范围经济 111

4.3.4 园区虚拟价值链提升范围经济 115

4.4 优惠政策的启动模式 117

4.4.1 优惠政策形成利益差 117

4.4.2 优惠政策的通常做法 117

4.5 小结 117

第五章 开发区建设发展实证研究 121

5.1 开发区三个发展阶段 121

5.1.1 艰难创业摸索发展阶段 121

5.1.2 快速发展阶段 122

5.1.3 稳定发展阶段 123

5.2 FDI推动开发区发展 124

5.2.1 FDI推动东中西部开发区形成 124

5.2.2 工业制造业占据开发区主导地位 126

5.2.3 FDI占据开发区主导地位 128

5.2.4 FDI推动开发区产业集群 129

〔案例〕FDI效应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130

5.3 开发区建设要关注的问题 134

5.3.1 主导产业聚集出现同构性 134

5.3.2 产业集聚还处在价值链低端 135

5.3.3 FDI自由聚集功能区布局弱化 135

5.3.4 开发区产业布局相对粗放 136

5.3.5 开发区区域创新后劲不足 137

5.4 开发区体制建设 137

5.4.1 开发区体制的初始设计 137

5.4.2 开发区体制建设运行现状 138

5.4.3 体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41

5.4.4 国家对开发区政策创新 143

5.5 小结 143

第六章 园区建设的原则目标 147

6.1 产业园区建设的原则 147

6.1.1 关联发展原则 147

6.1.2 成链发展原则 148

6.1.3 集聚发展原则 148

6.1.4 集约发展原则 148

6.1.5 科学规划原则 149

6.1.6 重点开发原则 149

6.2 园区建设的目标 150

6.2.1 生态化目标 150

6.2.2 科技化目标 150

6.2.3 集约化目标 151

〔案例〕苏州高新区高标准规划实现知识绿色宜居目标 151

6.3 小结 156

第七章 产业园区建设的阶段重点 158

7.1 初始阶段建设重点 158

7.1.1 初始阶段中心任务 158

7.1.2 基础设施建设 159

〔案例〕凯里开发区“四个一”破解征地拆迁难题 159

7.2 填充阶段建设重点 162

7.2.1 以激励为重点吸引企业 162

7.2.2 以规制为重点吸引企业 163

7.3 集群关联阶段的建设重点 164

7.3.1 防止孤岛经济 164

7.3.2 加强企业关联 165

7.3.3 促进关联的路径 166

7.4 社会资本深化发展阶段重点 167

7.4.1 产业植根于社会资本 167

7.4.2 政府推动社会资本构建 168

7.5 小结 168

第八章 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实践 171

8.1 园区建设的BOT模式 171

8.1.1 “BOT”模式的特点 171

8.1.2 “BOT”参与者 172

8.1.3 “BOT”模式实施步骤 173

〔案例〕我国第一个规范的BOT试点——广西来宾B电厂 174

8.2 园区建设的“BT”模式 177

8.2.1 “BT”模式的运作和主体 177

8.2.2 “BT”模式存在的风险 179

8.2.3 风险的补救措施 180

8.3 园区建设的其他模式 181

8.3.1 西安高新区“行政特区”开发模式 181

8.3.2 亦庄开发区“园中园”开发模式 182

8.3.3 大连软件园“官助民办”开发模式 183

8.3.4 廊坊固安园区“市场化”开发模式 184

8.4 小结 185

第九章 园区建设的激励政策 188

9.1 财政性激励政策 188

9.1.1 税收优惠政策 188

9.1.2 费用减免优惠 189

9.1.3 建立发展基金 191

9.1.4 财政鼓励政策 191

9.2 金融性激励政策 192

9.2.1 发展金融业鼓励政策 192

9.2.2 鼓励金融支持政策 193

9.3 非财政性政策 194

9.3.1 行政性激励政策 194

9.3.2 电力要素政策 196

9.3.3 土地利用政策 196

9.3.4 园区建设便利政策 197

9.3.5 园区人才引进政策 198

〔案例〕贵州大园区优先政策 199

9.4小结 200

第十章 园区领导体系构建 203

10.1 领导体制与机制建设 203

10.1.1 领导体制 203

10.1.2 领导体制主要类型 204

10.1.3 领导机制 205

10.2 组织机构建设 206

10.2.1 组织机构建设要素 206

10.2.2 组织机构具体形式 207

〔案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采用二合一体制 210

10.3 小结 215

第十一章 园区建设的效益评价 216

11.1 园区建设绩效评价内容 216

11.1.1 园区建设绩效不仅是经济效益绩效 216

11.1.2 影响园区建设绩效评价的因素 217

11.1.3 园区建设绩效评价内容 217

11.2 产业提升经济绩效评价 219

11.2.1 企业能力评价 219

11.2.2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223

〔案例〕南风日化入驻安顺经济开发区增强竞争力 225

11.3 入园融合后企业无形资产评价 229

11.3.1 企业无形资产构成要素的特征 229

11.3.2 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特性 231

11.3.3 入园企业无形资产评估 232

11.4 园区产业结构绩效评价 233

11.4.1 产业结构影响评价 234

11.4.2 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绩效评价 234

11.5 产业转移的区域影响评价 237

11.5.1 园区建设对区域影响的评价原则 237

11.5.2 园区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正负效应 238

11.5.3 园区建设对区域影响评价 241

11.6 小结 244

附录:全国国家级开发区机构设置汇总表 246

参考文献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