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天论部分 15
第一节 世界本原论 16
一、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阴阳”、“六气”和“五行” 16
二、老庄的“道”、“气”思想及其历史延伸 22
三、《中庸》、孟子的道德之“天” 30
四、先秦气论诸说 32
五、董仲舒的“天”、“元”思想 45
六、汉代的元气论及其历史延伸 47
七、魏晋玄学的贵无论、崇有论与独化论 52
八、佛教的“性空”与“唯心”思想 57
九、宋明道学的气本论、理本论与心本论 65
第二节 运动观 77
一、“动”与“静” 78
二、“变”与“常” 83
三、运动的原因 86
四、运动的基本规律 91
第三节 时空观 97
一、时空之“名” 98
二、时空的性质 100
三、时空的无限与有限 104
第四节 形神观 107
一、鬼神的有无 108
二、形神的产生 111
三、形神的“灭”与“不灭” 116
第二章 人论部分 123
第一节 天人关系论 124
一、天人的“分”与“合” 124
二、“天人合一” 127
三、“明于天人之分” 139
第二节 人性论 147
一、“性”与“习” 148
二、性善论与性恶论 149
三、性无善恶与性有善有恶 153
四、人性自然论 155
五、“性三品”说 159
六、“性善情恶”与“性情相应” 163
七、佛性论 167
八、“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169
九、“心统性情”与“心即性” 174
十、性气一元论 177
第三节 价值观 182
一、“六府三事”与“三不朽” 182
二、儒家的“贵仁” 184
三、墨家的“贵兼” 196
四、道家的“无为”与“逍遥” 201
五、法家的“尚力”与“任法” 210
六、杨朱的“为我”与《列子》的享乐主义 214
七、道教的“成仙”与佛教的“涅槃” 217
八、新儒家的“贵仁” 223
第四节 历史观 231
一、历史的进化与退化 232
二、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动因 241
三、道德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53
第三章 知论部分 260
第一节 主客关系论 261
一、主客的“分”与“合” 261
二、主客合一 270
第二节 致知方法论 276
一、“见闻”与“思虑” 277
二、“渐修”与“顿悟” 291
三、“致知”与“涵养” 302
四、“知”与“行” 310
第三节 名实观 318
一、“道隐无名”与“以名举实” 318
二、“言不尽意”与“言尽意” 329
第四节 真理观 334
一、“是非”与“真知” 334
二、真理的标准 341
第四章 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 349
第一节 宇宙观 350
一、“元为万物之本”与“仁学”观 350
二、“大宇之内,质、力相推” 356
三、“阿屯”与“以太” 360
四、“创造的实在论” 364
五、心本论与共相说 366
六、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376
第二节 历史观 382
一、“三世”说进化论历史观 382
二、民生史观 387
三、意欲—文化史观 390
四、唯物史观 394
第三节 人性论与道德观 402
一、“仁”——博爱、平等 402
二、“背苦趋乐”与“开明自营” 406
三、“人类以互助为原则” 408
四、“易卜生主义” 411
五、“伦理本位” 414
六、道德“随社会而变迁”与“人的社会性” 420
第四节 认识论与方法论 425
一、“以智为先”与“贵知不贵行” 425
二、经验论与先验论 428
三、“知难行易” 434
四、“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437
五、逻辑分析与直觉 441
六、辩证法与能动的反映论 455
参考文献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