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广告文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鞠惠冰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3155002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广告形象的视觉表征、广告文本的符号解读、广告思维的跨界呈现、广告心理的精神分析、广告意识形态的微观叙事等。本书主要特点是建构广告文化学知识新的体系,探讨广告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如何诱发人们的冲动,主宰世界的渴望,规范社会的行为,其主要线索是以创意、定位、恋物、符号、身体、意识形态等为表征,将艺术、哲学、产业、商品和大众思潮结合起来,把握广告文化的生成、传播与影响“受众/消费者”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重要面向。 本书的核心观点认为:广告传播的问题症结,并不只是引发人们形象上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广告涉及了商品的使用及其结果,即广告传播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能动的构造作用;广告与消费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人的身份,确定了人本身;广告在意识形态上的角色,并非创造需求,也不是左右市场上的占有率,广告之为用,在于提供意义;只要能够控制符码系统,广告就可以让商品产生任何意义,此时商品与实用性无关。

导论 广告的文化表征 1

一、展示存在:广告的本体论意义 3

二、形象修辞:广告的符号学方法 8

三、超越真伪:广告的艺术化传达 11

四、恋物崇拜:广告的人类学效果 16

第一章 现代性的语境 21

第一节 现代性的面貌 22

一、现代生活的画家: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概念 22

二、大都会与精神生活:齐美尔的现代性诊断 25

三、辩证意象与拾荒美学:本雅明的现代性表述 30

第二节 消费文化的展现 36

一、世界博览会:商品膜拜的圣地 36

二、拱廊街:闲逛者的现代性 38

三、百货公司:现代爱丽丝的梦游仙境 41

第三节 广告海报的热潮 45

一、印象派绘画与消费文化:福利-贝热尔的酒吧 45

二、新艺术运动与新女性形象:穆夏的艺术时代 51

三、唯美主义与生活艺术化:王尔德的美学原则 56

四、新感觉主义与都市风景线:老上海月份牌广告 61

第二章 物质主义魔法 67

第一节 制造意义的过程 68

一、广告的魔法思维:弗雷泽与交感巫术 68

二、科学的广告:人类欲望的非科学本质 71

三、魔法师原型:品牌的神奇时刻 73

第二节 渴望变形的梦想 76

一、多重世界:秘方药时代的肉体与灵魂 76

二、深层观念:现代广告的哲学 80

第三节 商品种族主义 84

一、他者的景观:种族符号的消费问题 84

二、后殖民主义:广告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90

第三章 消费社会的降临 99

第一节 生产与消费 99

一、广告的社会伦理:大众消费与享乐主义 99

二、消费的流动性: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 105

第二节 商品化的自我 109

一、广告的兴起:创造消费者 109

二、自我消费的激情:品牌营销与性能 112

三、消费主义:我买故我在 115

第三节 差异的工业化生产 119

一、边缘性差异:纯粹的引申意义 119

二、独特性与类同性的辩证法:消费意识与广告叙事的合谋 122

第四章 商品拜物教 127

第一节 物的社会意义 127

一、物品的文化传记:商品化与去商品化 127

二、社会区隔: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 130

第二节 商品崇拜 134

一、拜物现象与神秘:马克思与商品崇拜 134

二、拜物现象与性欲:弗洛伊德与恋物崇拜 137

三、拜物现象与广告符码:人与物的关系 141

第三节 广告拜物教 143

一、广告传播:现代生活的新宗教 143

二、知识与权力:许舜英现象 147

三、恋物与自恋:第凡内早餐 153

第五章 时间的价值 160

第一节 时间与商品形式 160

一、观看就是做工:收看电视与工资劳动 160

二、时间规训:广告心理学中的时间问题 162

三、时间切分:广告与家务劳动时间 166

第二节 存在与时间 170

一、广告断片:记忆的永恒 170

二、节 庆广告:礼品馈赠的符号学 174

三、共时性的存在:麦当劳化 177

第六章 广告的符码 184

第一节 物的体系 184

一、物品向符号的转化:针对物品的论述和作为物品的论述 184

二、符号消费与自我认同:从使用价值到符号价值 188

三、广告文化与表现模式:从产品信息到生活方式 191

第二节 品牌形象 195

一、品牌的文化构成:商品与符号的世界 195

二、品牌的形象塑造:商品生命周期与消费符码的转换 198

三、品牌的个性差异:广告符码与品牌形象 202

四、品牌的设计哲学:无印良品 206

第三节 广告符号 210

一、编码与解码:广告传播与符号意义的建构 210

二、无物之词:广告符号与能指的漂移 213

三、省略的模式:新生代广告的编码规则 217

四、绝对广告:基础为零度的广告 220

第七章 形象的修辞 225

第一节 信息方式 226

一、媒介即信息:消费总体性 226

二、他人导向:重新部落化 229

三、泛广告时代的幻象:生活在别处 233

第二节 媒介景观 237

一、消费偶像:流行文化的生产机制 237

二、求新欲望:消费主义的核心动力 241

三、反主流策略:百事一代 243

第三节 形象文化 248

一、广告形象:后现代主义的中心问题 248

二、拟像—拟真:致命的策略 253

三、浅之深:表面游戏中的诱惑 262

第八章 广告的形式美学 269

第一节 先锋与媚俗的联姻 270

一、向着联姻前进:先锋派与媚俗派 270

二、美学民众主义:广告创新与波普艺术 274

三、跨界的艺术:LV与村上隆 277

第二节 视觉实验 280

一、超现实主义:广告的视觉象征 280

二、变形表现:世界是我的表象 285

三、异质的涂鸦:虚无就是力量 288

第三节 广告艺术 293

一、艺术和广告:两种偶像系统 293

二、艺术的终结:商业是艺术的最高形式 296

第九章 欲望的制造 300

第一节 精神分析 301

一、动机研究:欲望战略 301

二、潜意识广告:暗中说服 304

第二节 性与性别 307

一、性感信息的传达:广告中的性诉求 307

二、性别关系的展示: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310

三、性别角色的互换:小红帽的文化隐喻 314

第三节 购物实践 320

一、购物哲学:需求与愿望 320

二、妇女乐园:诱惑与解放 322

三、衣性恋征候群:哈维·尼克斯的时装广告 324

第十章 消费意识形态 328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 329

一、虚假意识:操纵与抵制 329

二、日常生活实践:消费作为生产 333

第二节 自我实现 338

一、规训社会:权力关系的再现系统 338

二、意象形态:意识形态的新表征 341

第三节 广告话语 345

一、双重言说:广告的叙事技巧 345

二、塑造日常:广告的社会效果 349

三、人文诉求:广告的神话概念 352

参考文献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