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上编 西汉文学对其“生态环境”的适应 23
第一章 政论散文对政治的适应 23
第一节 政论文与政治环境 24
一 政治与政论文 26
二 政论文的政治适应 29
三 西汉以前古代政论文的历史形成 32
第二节 西汉政论文对政治的适应及其嬗变 37
一 政论散文对汉初政治治理需求的适应 37
二 政论散文对西汉中期集权政治的适应 45
三 政论文对西汉后期衰败危局的适应 51
四 西汉政论散文的政治影响——以《新语》为例 56
第三节 西汉奏议文对统治集团政治作为的适应及其嬗变 59
一 奏议文在策略“饥饿”到无为政治环境下的嬗变 60
二 奏议文在有为政治到衰败政局环境下的嬗变 72
三 西汉奏议文与政治生态 85
第二章 西汉赋、乐府对物质经济的适应 87
第一节 物质、经济与文学 88
一 物质经济是文学发展的基础 88
二 文学对物质经济的适应 92
第二节 西汉文学发展的物质动因 96
一 书写用品与文学发展 96
二 西汉物质经济与书写材料 98
三 西汉经济发展与图书事业 100
第三节 西汉赋、乐府中的物质文明 106
一 西汉经济政策与物质文明 106
二 西汉赋中的物质文明 117
三 西汉乐府中的物质经济 124
第三章 西汉文体对礼制文化的适应 127
第一节 礼制与文体 128
一 礼制起源 128
二 饰礼与文体 131
第二节 先秦礼仪与文体产生 133
一 礼仪中的文体生成 134
二 文体对礼制的适应 141
第三节 西汉文体对礼制的适应 144
一 西汉礼仪制度的建立 145
二 西汉礼仪中的文体 149
中编 西汉文学与其“生态系统”的平衡 161
第四章 历史散文与政治的“生态平衡” 161
第一节 历史散文与政治 161
一 史官文化与政治 161
二 历史散文对政治的建构 167
第二节 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史记》的诞生 186
一 大一统政治需要学术总结 186
二 大一统政治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修史条件 189
三 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催化了《史记》成书 190
第三节 司马迁《史记》对西汉政治的建构功能 194
一 司马迁《史记》对西汉政治的合法性论证 194
二 司马迁《史记》为西汉政治统治提供借鉴 210
三 司马迁《史记》以批判的形式进行政治合法性建构 213
第四节 司马迁《史记》中的政治治理目标 229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229
二 人与社会和谐 232
三 经济和谐 234
四 民族和谐 235
第五章 西汉文学与经学的生态平衡 239
第一节 文学与学术 239
一 文学与学术的共生 239
二 文学对学术的促进 241
第二节 经学学术环境下的西汉文学 242
一 西汉文学的经学学术生态环境 243
二 西汉经学背景下的赋 251
三 西汉诗经学与四言诗 262
第三节 经学对西汉文论话语的催生 265
一 经学强化了“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情礼关系论 266
二 经学促成了诗学“劝”、“讽”的政治功能论 272
三 经学形成了“诗无达诂”的诗歌接受理论 274
第四节 西汉文学对经学的影响 278
一 西汉散文的释经化倾向 278
二 西汉四言诗《焦氏易林》对经学观点的阐释 286
第六章 西汉歌诗生产与音乐文化的生态平衡 289
第一节 音乐文化与文学 289
一 先秦诗乐舞一体的文化特征 289
二 先秦音乐文化与歌诗的共生与互促 294
第二节 西汉音乐文化背景中歌诗生产性质的嬗变 300
一 民间个体自觉生产 300
二 官方组织社会性生产 305
第三节 西汉音乐文化背景中歌诗消费性质的嬗变 311
一 西汉歌诗的娱乐消费 311
二 西汉歌诗的政治消费 315
下编 文学生态因子对文学存在发展的影响 323
第七章 政治因子对赋的介入和扶持 323
第一节 政治权力对文化心态及文学的影响和干预 323
一 政治集团文化心理与文人心态 323
二 帝王政治权力的文学影响 324
三 政治因子对文学的影响 327
第二节 政治集团文化心理对赋的润染 328
一 赋之分类概说 329
二 汉初政治集团的楚人结构及其文化心理 333
三 汉初政治集团文化心理对骚体赋的介入 338
第三节 帝王政治权力与汉赋的鼎盛 339
一 帝王政治权力对赋的扶持和影响 340
二 帝王显性政治权力与赋作者对赋的共同促进 348
三 帝王政治权力与汉赋教化功能的释放 351
第八章 西汉文化制度与文学 358
第一节 教育制度与文学 360
一 教育制度的文学影响 360
二 教育内容的文学影响 361
第二节 西汉教育制度与文人生产 363
一 西汉教育制度及教育状况 363
二 教育制度下的西汉作家受教育状况 379
第三节 西汉博士制度与文学 383
一 西汉博士性质及其发展状况 384
二 西汉博士制度的文学影响 392
第九章 意识形态因子对赋的渗透 399
第一节 文学与意识形态 400
一 文学的意识形态生产功能——以汉初为例 401
二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 402
三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405
第二节 道家思想与西汉文学的自遣主题 406
一 西汉时期道家思想作为意识形态的状况 406
二 西汉道家意识形态生态下的文学 408
第三节 儒学独尊——西汉文学现实精神的意识形态背景 421
一 西汉时期儒学独尊的意识形态生态状况 421
二 “儒学独尊”意识形态生态中的西汉文学 425
结语 433
参考文献 436
后记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