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电源侧能效评估 3
第1章 水、火电厂能效评估 3
1.1 水、火电厂能效评估概述 3
1.1.1 电厂能效评估背景及意义 3
1.1.2 电厂能效评估研究现状 3
1.1.3 存在的问题 5
1.1.4 主要研究内容 6
1.2 水、火电厂能效评估流程研究 6
1.2.1 电厂运行特点及生产流程 7
1.2.2 能效评估流程 17
1.2.3 反馈应用流程 18
1.3 水、火电厂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19
1.3.1 水电厂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19
1.3.2 火电厂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26
1.4 水、火电厂能效评估方法研究 41
1.4.1 打分法 41
1.4.2 模糊综合评估法 41
第二篇 电网侧能效评估 45
第2章 电网能效评估 45
2.1 电网能效评估概述 45
2.1.1 电网能效评估背景及意义 45
2.1.2 电网能效评估研究现状 45
2.1.3 存在的问题 46
2.1.4 主要研究内容 47
2.2 电网新型节能设备及工程实例 47
2.2.1 新型输电导线 48
2.2.2 高效变压器 52
2.2.3 新型无功补偿装置 56
2.2.4 电网升压改造 64
2.2.5 新型消谐滤波装置 68
2.2.6 节能金具 74
2.2.7 超导电缆与超导变电站技术 78
2.2.8 分布式电源与储能技术应用 82
2.2.9 冷热电联产 87
2.3 电网新型节能设备能效评估方案 92
2.3.1 能效测试方法研究 92
2.3.2 工程应用方案研究 96
2.4 电网新型节能设备能效评估技术研究 113
2.4.1 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113
2.4.2 评估方法 116
第3章 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能效评估 119
3.1 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能效评估概述 119
3.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9
3.1.2 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能效评估研究现状 119
3.1.3 存在的问题 122
3.1.4 主要研究内容 122
3.2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基本理论 123
3.2.1 基本概念 123
3.2.2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思想 126
3.2.3 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 129
3.3 电网典型设备全寿命周期能耗分析模型 132
3.3.1 变压器全寿命周期能耗分析模型 132
3.3.2 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能耗模型 141
3.4 电网典型设备全寿命能耗评估模型 143
3.4.1 全寿命周期能效管理与评估概述 143
3.4.2 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能耗评估指标构建 144
3.4.3 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能耗评估模型建立 149
第三篇 负荷侧能效评估 155
第4章 高载能企业节能量计算及能效评估 155
4.1 高载能企业能效评估概述 155
4.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5
4.1.2 高载能企业节能量及能效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155
4.1.3 存在的问题 159
4.1.4 主要研究内容 160
4.2 企业节电量计算技术通则建立 160
4.2.1 范围 161
4.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61
4.2.3 术语和定义 161
4.2.4 节电量计算原则 162
4.2.5 企业节电量计算技术 162
4.2.6 节电量计算结果验证 163
4.3 高载能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研究 164
4.3.1 产品节电量指标 165
4.3.2 产值节电量指标 167
4.3.3 技术措施节电量指标 168
4.3.4 节电率指标 171
4.3.5 节能补偿申请 172
4.4 高载能企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173
4.4.1 电力能耗评估技术指标 175
4.4.2 电力能耗经济指标 196
4.4.3 管理指标 199
4.5 高载能企业能效评估方法研究 200
4.5.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能效评估方法 201
4.5.2 基于物元综合评价法的能效评估 204
第5章 需求侧负荷柔性控制技术 207
5.1 负荷柔性控制技术概述 207
5.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7
5.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8
5.1.3 主要研究内容 209
5.2 负荷数据处理与聚类分析 209
5.2.1 负荷数据预处理 209
5.2.2 负荷聚类分析与算法验证 210
5.2.3 负荷分类方法基本理论 212
5.2.4 基于曲线相似性负荷分类方法 214
5.2.5 基于曲线相似精度的算法描述 214
5.2.6 分类方法实例验证与对比分析 215
5.3 新能源与分布式电源特性分析 220
5.3.1 新能源特性分析 220
5.3.2 分布式电源特性分析 223
5.4 需求侧负荷柔性控制技术 227
5.4.1 需求侧负荷柔性控制原理与策略 227
5.4.2 需求侧负荷柔性控制流程 236
参考文献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