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编 治疗文献专题研究 1
【第一篇】古代诊脉法 3
一、一种特殊的诊络法 3
二、三部九候诊脉法 3
三、十二经标本脉诊法 5
四、足大指间脉诊法 7
五、耳后间络脉诊法 7
六、痈疽脉诊法 7
七、手肝脉诊法 7
八、少数民族医学诊法 8
九、脉法与针法 10
【第二篇】针灸治疗原则的形成及其内涵的演变 12
一、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12
二、寒则留之,热则疾之 13
三、陷下则灸之 14
【第三篇】腧穴证治与针灸方 16
一、腧穴文献与针灸治疗文献的交叉现象 16
二、由腧穴证治到针灸方的演变过程 17
【第四篇】针灸治疗量化概念的形成 22
一、针灸间隔时间 22
二、针灸刺激量与疗程 23
【第五篇】禁咒之法对针灸学的影响 25
一、针咒之法 25
二、运用举例 25
【第六篇】古代针灸方选解 29
一、《五十二病方》灸方解 29
二、《内经》针灸方选解 30
三、《明堂经》针灸方选解 31
【第七篇】宋以前腧穴文献与治疗文献腧穴主治比较研究 33
一、手太阴肺经穴 33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 36
一、足阳明胃经穴 38
四、足太阴脾经穴 46
五、手少阴心经穴 48
六、手太阳小肠经穴 49
七、足太阳膀胱经穴 51
八、足少阴肾经穴 62
九、手厥阴心包经穴 66
十、手少阳三焦经穴 68
十一、足少阳胆经穴 70
十二、足厥阴肝经穴 76
十三、督脉穴 79
十四、任脉穴 83
第贰编 总论 91
【第一篇】古代针灸取穴法的演变 93
一、尺量法 93
二、绳量、竹量法 93
三、“骨度”折量法 94
四、手指同身寸 95
【第二篇】针灸治疗原则 97
一、刺则 97
二、分虚实 98
三、明经络 99
四、别阴阳 100
五、重体质 101
六、调气血 102
七、合四时 103
【第三篇】针灸配穴组方原则及病症取穴规律 106
一、配穴组方原则 106
二、病症取穴规律 108
【第四篇】针灸禁忌及其演变 113
一、针灸禁忌 113
二、针灸禁忌的演变 114
第叁编 病症治疗 119
【第一篇】内科病症 121
一、狂证 121
二、癫痫 125
三、神志杂病 131
四、中风 133
五、面瘫 150
六、喑哑 154
七、眩晕 156
八、痉证 160
九、厥证(附:中恶、鬼击) 163
十、伤寒 167
十一、热病(附:寒热病) 174
十二、中暑 177
十三、疟疾 178
十四、黄疸 184
十五、疠风 187
十六、痹证 188
十七、痿证 192
十八、脚气 194
十九、头痛 201
二十、面肿颔痛 211
二十一、项背痛 214
二十二、脏腑病证 215
二十三、咳喘上气(附:唾血、吐血) 227
二十四、胸胁满痛 239
二十五、劳? 243
二十六、汗证 251
二十七、心痛 253
二十八、呕吐、反胃(附:伤食) 257
二十九、噎膈 261
三十、消渴 263
三十一、腹痛 266
三十二、腹胀满 270
三十三、鼓胀 274
三十四、痰饮 277
三十五、积聚 278
三十六、奔豚积气 282
三十七、水肿 284
三十八、泄痢 289
三十九、霍乱 294
四十、腰痛 299
四十一、癃闭(附:遗尿) 306
四十二、遗精 314
四十三、?疝阴痛 317
四十四、便秘 330
四十五、脱肛 331
四十六、上肢病证 333
四十七、下肢病证 345
四十八、杂病 358
【第二篇】妇儿科病证 360
一、月经不调 360
二、不孕 364
三、难产 366
四、流产 367
五、乳房疾病 368
六、产后病 370
七、带下 372
八、妇人杂病 375
九、惊风 379
十、疳证、无辜 382
十一、小儿杂病 383
【第三篇】五官病证 386
一、目病 386
二、耳病 403
三、鼻病 409
四、口齿病 416
五、喉痹咽痛 426
【第四篇】外科病证 432
一、痈疽疗疮 432
二、痔漏(附:便血) 445
三、疥癣、瘾疹、白癜风(附:疣) 449
四、瘿瘤 452
五、瘰疬 454
六、虫兽咬伤 458
第肆编 附篇 461
【附篇一】古代专病针灸治疗医籍选 463
一、点烙三十六黄经 463
二、骑竹马灸法 477
三、骨蒸病灸方 486
【附篇二】病症索引 496
【附篇三】腧穴索引 511
【附篇四】主要引用书目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