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敦义主编;叶萌,张建民副主编
  • 出 版 社:青岛:青岛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4360499X
  • 页数:42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1

二、遗传学的发展概况 1

三、遗传学与人类的关系 3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5

第一节 细胞 5

一、原核细胞 5

二、真核细胞 6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 7

一、染色体的一般形态 7

二、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分子结构 8

三、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11

四、染色体的数目 11

五、多线染色体 13

第三节 细胞分裂 13

一、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 13

二、无丝分裂 14

三、有丝分裂 15

四、减数分裂 16

第四节 细胞周期 19

一、G1期——DNA合成前期 19

二、S期——DNA合成期 20

三、G2期——DNA合成后期 20

四、G0期 20

第五节 染色体周史 21

一、玉米的生活史 21

二、动物的生活史 22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25

第一节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有时是RNA) 25

一、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 25

二、核酸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25

三、核酸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26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和复制 27

一、核酸的结构 28

二、两种核酸的区别 32

三、DNA的复制 33

第三节 DNA的转录和RNA的种类 37

一、DNA的转录 37

二、病毒RNA的复制和反向转录 39

三、三种RNA的特点 40

第四节 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3

一、遗传信息的流动 43

二、遗传密码 44

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8

四、蛋白质的种类 50

五、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达 51

第五节 基因概念的发展 53

一、40年代前基因概念的发展 53

二、现代基因概念的发展 54

三、基因的类别和数目 60

第四章 分离定律 63

第一节 分离现象 63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63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 65

第二节 分离定律的验证和普遍性 66

一、遗传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66

二、分离定律的验证 67

三、分离定律的普遍性 69

第三节 显隐性的相对性 70

一、影响分离比的条件 71

二、显性的表现类型 71

三、环境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73

第四节 致死突变型 74

一、致死突变型的类别 74

二、致死基因的遗传学特点 76

第五节 复等位基因 76

一、复等位基因的遗传现象 76

二、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 78

第六节 分离定律的意义 79

一、分离定律在理论上的意义 79

二、分离定律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 79

三、分离定律在医学上的应用 80

第五章 自由组合定律 84

第一节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 84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84

二、自由组合现象的分析 84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和验证 85

一、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 85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87

三、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 88

四、自由组合定律的普遍性 89

第三节 统计学原理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90

一、概率 90

二、二项式展开的应用 92

三、X2(卡平方)检验 94

第四节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基因互作 96

一、互补作用 96

二、累加作用 97

三、重叠作用 97

四、显性上位作用 98

五、隐性上位作用 98

六、抑制作用 99

第五节 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 100

一、多因一效 100

二、一因多效 101

第六节 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 101

一、理论上的意义 101

二、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102

三、在医学中的应用 102

第六章 连锁和交换定律 107

第一节 连锁交换现象 107

一、完全连锁 107

二、不完全连锁 108

第二节 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制 109

一、交换发生的机制 109

二、交换型配子形成的过程 111

三、与连锁遗传有关的问题 112

第三节 交换率及其测定 113

一、交换率测定的方法 113

二、影响交换率的因素 115

第四节 基因定位和连锁遗传图 116

一、基因定位 116

二、干扰和并发率 119

三、连锁群和连锁遗传图 119

第五节 人类的基因定位 122

一、系谱分析法 122

二、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定位 122

三、原位杂交法 124

第六节 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交换定律的实际区别 129

一、两对基因杂合体测交结果分析 129

二、两对基因的自交结果分析 129

三、三对基因测交结果分析 131

第七节 连锁和交换定律的意义 132

一、理论上的意义 132

二、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132

三、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132

第七章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136

第一节 性别决定 136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理论 136

二、基因平衡理论 138

三、环境条件、染色体倍数与性别发育 139

第二节 伴性遗传 141

一、伴X隐性遗传 141

二、伴X显性遗传 143

三、限Y遗传或限雄遗传 144

四、伴Z显性遗传 144

五、伴Z隐性遗传 145

第三节 性畸形和性转变 146

一、由遗传原因引起的性别畸形 146

二、由环境条件引起的性别畸形 148

三、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性别转变 149

四、由环境条件引起的性别转变 149

第四节 性别的控制 150

一、性别控制的意义 150

二、影响性别的因素 151

三、性别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151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155

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特点 155

第二节 真菌的遗传 156

一、链孢霉的生活史 156

二、四分子分析和着丝粒作图 156

三、链孢霉的连锁 160

四、基因转变 164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 167

一、细菌的突变型 167

二、细菌的遗传物质 169

三、细菌接合 171

四、F+菌株、F-菌株和Hfr菌株 173

五、细菌的基因定位 175

六、F因子转导——性导 179

第四节 噬菌体的遗传 180

一、噬菌体的特点和突变型 180

二、烈性噬菌体 181

三、温和噬菌体 183

四、转导 185

第九章 染色体畸变 193

第一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93

一、缺失 193

二、重复 196

三、倒位 198

四、易位 200

第二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03

一、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203

二、整倍体的类型及遗传学效应 204

三、非整倍体的类型和遗传学效应 210

第十章 基因突变 219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 219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形成的原因 219

二、基因突变的类型 220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特性 220

一、突变的随机性 220

二、突变的稀有性 221

三、突变的可逆性 222

四、突变的多方向性 222

五、突变的重演性 222

六、突变的平行性 222

七、突变的独立性 223

八、突变的有利性和有害性 223

第三节 诱发突变 223

一、诱变的意义 224

二、物理诱变 224

三、化学诱变 227

第四节 DNA损伤及修复 232

一、DNA损伤的类型 233

二、DNA修复方式 233

三、DNA修复的生物学意义 236

第五节 基因突变的检出 237

一、植物中基因突变的检出 237

二、果蝇突变的检出 239

三、链孢霉突变的检出 240

四、人类基因突变的检出 241

第六节 基因突变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 242

一、基因突变和生物进化 242

二、基因突变与育种 243

第十一章 细胞质和遗传 246

第一节 母体影响 246

一、短暂的母体影响 246

二、持久的母体影响 246

第二节 细胞质遗传 248

一、高等植物叶绿体的遗传 248

二、线粒体的遗传 249

三、核质互作遗传 249

第三节 细胞质遗传的特征 253

一、母性遗传 253

二、不分离现象 253

三、性状随染色体外的细胞质成分转移而改变 253

四、性状与染色体的转移无关 254

五、某些性状随环境而改变 254

第四节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255

一、细胞质基因 255

二、细胞质基因的特性 256

三、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之间的关系 257

第五节 细胞质遗传的应用——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258

一、雄性不育的类型 258

二、雄性不育的机理 261

三、植物雄性不育的利用 262

第十二章 基因调控与个体发育 266

第一节 基因调控的证据 266

一、不同条件下的基因活性 266

二、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活性 266

第二节 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268

一、DNA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268

二、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269

三、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273

四、翻译后的调控 275

五、调控的实践意义 276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276

一、染色体DNA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277

二、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279

三、RNA加工过程中的基因调控 283

四、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284

第四节 个体发育中的核质关系 284

一、基因分化理论 285

二、细胞质与个体发育 287

三、细胞核与个体发育 288

第十三章 遗传工程 292

第一节 基因工程 292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292

二、目的基因的获取 293

三、载体 296

四、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酶 300

五、DNA分子的重组 302

六、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 304

七、重组DNA分子的选择 304

八、重组DNA分子的表达 306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意义、应用和展望 307

一、基因工程的意义 307

二、基因工程的成就 307

三、基因工程的未来前景 311

第三节 细胞工程 312

一、体细胞杂交 312

二、细胞核移植 315

三、细胞器的摄取 316

第十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318

第一节 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 318

一、平均数(平均值) 318

二、方差和标准差 319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320

一、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 320

二、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321

三、控制数量性状遗传的基因效应的分析 323

四、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关系 324

第三节 控制数量性状基因数目的估算 325

一、根据分离群体内出现的极端类型进行估算 326

二、根据上、下代的平均数和方差估算 326

第四节 遗传力及其估算 327

一、遗传力的概念 327

二、广义遗传力的估算 327

三、狭义遗传力的估算 328

四、遗传力的应用 331

第五节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 332

一、近亲繁殖 332

二、杂种优势 335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 341

第一节 遗传平衡定律 341

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341

二、遗传平衡定律 342

三、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估算 344

第二节 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 346

一、突变 347

二、选择 348

三、突变和选择的共同作用 352

四、迁移 352

五、遗传漂变 353

第十六章 人类遗传 357

第一节 遗传与先天畸形 357

一、先天畸形的发生方式 357

二、先天畸形的遗传因素 358

三、先天畸形的环境因素 358

第二节 遗传病的类型和诊断 360

一、遗传病的类型 360

二、遗传病的检出与判定方法 363

三、遗传病的诊断 364

第三节 遗传病的防治 368

一、遗传病的预防 369

二、遗传病的治疗 371

第四节 肿瘤与遗传 373

一、肿瘤的类型和癌细胞的特征 373

二、癌症发生的原因 374

三、与遗传有关的癌变假说 375

第五节 优生学简介 377

一、优生学的概念 377

二、预防性优生学 377

三、演进性优生学 378

四、优生与优育 379

遗传学实验 382

主要参考书目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