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汉代社会结构 1
第一篇 论魏晋时期的变化 19
第一章 社会经济的变化 19
第一节 魏晋时期人口的减耗 19
第二节 客的卑微化与普遍化 25
第三节 自然经济地位的加重 31
第二章 门阀政治 34
第一节 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 34
第二节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制度的形成 37
第三节 贵族政权与中央集权 40
第三章 兵士身份的卑微化 43
第四章 思想学术的变化——魏晋玄学的形成及其发展 51
第一节 经学的衰微与名教之治的动摇 51
第二节 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 55
一、名理学 55
二、玄学的形成 56
三、贵无与崇有 61
第二篇 论南北朝的差异 67
第一章 南北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 67
第一节 南北朝户口多寡的比较 67
一、南方户口 67
二、北方户口 76
第二节 南北朝土地制度的差异 85
一、南朝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85
二、十六国至北魏前期土地所有权的不稳定 92
三、均田制的施行 98
第三节 南北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差异 104
一、南朝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104
二、北朝商业发展的相对缓慢 118
第四节 南北差异的地域及历史性因素 122
第二章 南北朝门阀士族的差异 127
第一节 南朝士族的结构及其衰弱 127
第二节 北朝门阀的形成 131
第三节 南北朝门阀体制的差异 136
第三章 南北兵制的差异 142
第一节 东晋南朝兵制的因袭与发展 142
第二节 十六国北朝兵制 148
一、十六国时期 148
二、北魏时期 150
三、东魏北齐、西魏北周时期 157
四、南北兵制的差异 165
第四章 南北学风的差异 168
第一节 东晋南朝的学风 168
第二节 北朝学风 178
第三篇 论唐代的变化 191
第一章 社会经济的变化 191
第一节 南北人口分布 191
一、唐代前期户口分布概述 191
二、安史乱后著籍户口的普遍减耗 195
三、安史乱后人口的南迁 196
四、唐末五代的户口分布 199
第二节 均田制的最后放弃和土地占有形态 204
第三节 赋役制度的变化 220
一、租调庸制及地、户税 220
二、两税法制 235
第四节 商品经济与商税 248
第五节 经济重心的南移 263
一、唐代前期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263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273
第二章 门阀的衰弱和科举制的兴起 293
第一节 隋唐间的旧门阀 293
第二节 唐代官私姓氏书的修纂 299
第三节 科举制 311
一、科举制的萌芽 311
二、隋唐间的进士和明经科 312
三、唐代进士科的崇重 314
第三章 军事制度的变化 320
第一节 唐代前期的府兵与兵募 320
第二节 军镇的设置与兵防健儿 327
第三节 大军区的设置及藩镇兵 338
第四节 北门军的发展 346
第四章 唐代学术思想的变化 363
第一节 经学 363
第二节 学术思想 366
综论 376
一、魏晋时期作为封建社会早期的特征 376
二、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差异 381
三、南北统一和历史的衔接 385
后记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