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荒漠化及荒漠化监测 1
1.2 荒漠化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1
1.3 荒漠化监测目标、原则及任务 2
1.3.1 荒漠化监测目标 2
1.3.2 荒漠化监测原则 2
1.3.3 荒漠化监测任务 2
1.4 荒漠化监测对象、内容及方法 3
1.4.1 荒漠化监测对象 3
1.4.2 荒漠化监测内容 3
1.4.3 荒漠化监测方法 3
1.5 荒漠化监测技术及发展简史 4
1.5.1 荒漠化监测技术 4
1.5.2 荒漠化监测发展简史 4
1.6 荒漠化监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
1.7 本章小结 5
思考题 6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6
参考文献 6
第2章 荒漠化监测的地理数学基础 7
2.1 地球形状与地球参数 7
2.1.1 地球形状 7
2.1.2 地球参数 8
2.2 地图投影 9
2.2.1 地图投影变形 10
2.2.2 地图投影的分类 11
2.2.3 地图投影的选择 13
2.2.4 地图投影变换 13
2.2.5 我国主要应用的投影方法 15
2.3 地图的分类与分幅 19
2.3.1 地图的分类 19
2.3.2 地图的分幅 20
2.4 本章小结 22
思考题 22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22
参考文献 23
第3章 荒漠化监测技术规程 24
3.1 荒漠化土地分类系统 24
3.1.1 荒漠化的气候类型 24
3.1.2 荒漠化的动力成因型 27
3.1.3 荒漠化地表形态表现类型 28
3.1.4 荒漠化程度类型 29
3.2 沙化土地分类系统 29
3.2.1 沙化土地 29
3.2.2 沙化土地类型 30
3.2.3 沙化土地程度分级 31
3.3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31
3.3.1 土地分类系统 31
3.3.2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及其区别与联系 32
3.3.3 荒漠化土地利用类型 34
3.4 环境因子调查 37
3.4.1 地貌类型划分 37
3.4.2 植被调查 37
3.4.3 土壤调查 37
3.4.4 气象数据收集 38
3.4.5 水文地质数据收集 38
3.4.6 社会经济调查 38
3.5 监测成果 38
3.5.1 各省(市、自治区)提交的成果 38
3.5.2 全国监测成果 39
3.6 检查验收 39
3.6.1 监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39
3.6.2 检查验收方法 39
3.6.3 检查内容及合格标准 40
3.6.4 质量评定 40
3.7 本章小结 41
思考题 41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41
参考文献 41
第4章 荒漠化监测技术体系 43
4.1 概述 43
4.1.1 我国荒漠化监测的层次 43
4.1.2 我国荒漠化监测技术体系 43
4.1.3 荒漠化监测周期 44
4.2 荒漠化土地宏观监测 44
4.2.1 宏观监测总体思路 45
4.2.2 宏观监测指标体系 46
4.2.3 宏观监测方法 47
4.2.4 宏观监测信息源的使用 48
4.2.5 系统软硬件配置及结构 48
4.3 荒漠化敏感地区监测 48
4.3.1 荒漠化敏感地区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48
4.3.2 荒漠化敏感地区监测范围 48
4.3.3 荒漠化敏感地区监测方法 48
4.4 荒漠化定位监测 49
4.4.1 荒漠化定位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49
4.4.2 全国荒漠化定位监测的主要任务 49
4.4.3 全国荒漠化定位监测的主要内容 50
4.4.4 定位监测站建设原则 50
4.4.5 定位监测方法 51
4.5 本章小结 51
思考题 52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52
参考文献 52
第5章 荒漠化地面监测方法 54
5.1 荒漠化监测样区和监测点的选择 54
5.1.1 监测样区选择的原则 54
5.1.2 监测样区的选择 54
5.1.3 测点的定位 54
5.2 荒漠化监测常用装备 55
5.2.1 必用装备 55
5.2.2 选用装备 55
5.3 荒漠化属性的监测 55
5.3.1 植被监测 55
5.3.2 土壤监测 58
5.3.3 地质监测 60
5.3.4 地形监测 61
5.3.5 水文状况监测 62
5.3.6 气候监测 65
5.3.7 社会经济监测 71
5.4 不同类型荒漠化的监测 71
5.4.1 风蚀荒漠化的监测 71
5.4.2 水蚀荒漠化的监测 77
5.4.3 盐渍荒漠化的监测 84
5.4.4 冻融荒漠化的监测 87
5.5 本章小结 88
思考题 88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88
参考文献 88
第6章 荒漠化遥感监测 90
6.1 遥感及其基本原理 90
6.1.1 遥感平台 90
6.1.2 传感器 91
6.1.3 荒漠化监测中常用的遥感影像数据 92
6.1.4 遥感影像的数据预处理 95
6.2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技术 98
6.2.1 荒漠化土地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确立 98
6.2.2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方法 99
6.3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 100
6.3.1 非监督分类法 101
6.3.2 监督分类法 101
6.3.3 神经网络分类法 102
6.3.4 专家系统分类法 102
6.4 荒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选取 103
6.5 “3S”技术在土地荒漠化研究中的应用 103
6.5.1 RS技术 104
6.5.2 GIS技术 104
6.5.3 GPS技术 105
6.5.4 “3S”技术的综合应用 106
6.6 荒漠化遥感监测应用范例 108
6.6.1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遥感监测 108
6.6.2 宁夏盐池县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 109
6.7 本章小结 112
思考题 112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113
参考文献 113
第7章 沙尘暴监测 115
7.1 沙尘暴概念及分级 115
7.1.1 沙尘暴定义 115
7.1.2 沙尘暴天气分级 115
7.2 沙尘暴成因、特征与影响 116
7.2.1 沙尘暴成因分析 116
7.2.2 沙尘暴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22
7.3 沙尘暴监测的内容及方法 128
7.3.1 地面监测 128
7.3.2 沙尘暴遥感监测 131
7.4 本章小结 139
思考题 139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139
参考文献 139
第8章 荒漠化评价 142
8.1 荒漠化评价概述 142
8.1.1 荒漠化评价的概念、目的及意义 142
8.1.2 荒漠化评价的内容 142
8.1.3 全球荒漠化状况的评估 144
8.1.4 我国荒漠化状况的评价 145
8.2 荒漠化评价基准及指标体系 150
8.2.1 荒漠化评价基准 150
8.2.2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151
8.2.3 国内外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53
8.2.4 荒漠化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161
8.2.5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62
8.3 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评价方法 163
8.3.1 荒漠化现状程度判定及其数量化评价 164
8.3.2 植被指数及其在荒漠化评价中的应用 170
8.3.3 光谱混合分析法的产生及其在荒漠化评价中的应用 173
8.4 本章小结 175
思考题 175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175
参考文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