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 临床检验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绍林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36404255
  • 页数:480 页
图书介绍:

绪言 1

一、临床检验的概念和任务 1

二、临床检验在医学中的作用 1

三、临床检验的一般方法 2

四、临床检验的进展 2

五、学习临床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3

第一篇 血液检验 4

第一章 概论 4

第一节 血液的生理概要 4

第二节 血液检验的意义 6

第三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抗凝 7

一、毛细血管采血 7

二、静脉采血 8

三、抗凝剂 10

第二章 白细胞检验 12

第一节 白细胞生理概要 12

第二节 白细胞计数 13

一、显微镜计数法(试管稀释法) 14

二、电子血细胞计数仪计数法 18

三、微量(20μl)吸管的校正 26

第三节 血片的制作和染色 27

一、玻片的清洁 28

二、血涂片的制作 28

三、瑞(Wright)氏染色法 29

四、姬(Giemsa)氏染色法 33

五、混合染色法 33

六、罗氏(Romanowsky)染色的标准化 33

第四节 白细胞分类计数 34

一、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形态 34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法 36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现代进展 37

四、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标准差和可信限 39

五、白细胞分类计数的质量控制 39

第五节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40

第六节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45

第七节 红斑性狼疮细胞检验 48

第三章 红细胞检验 52

第一节 红细胞的生理概述 52

第二节 红细胞计数 53

一、显微镜计数法 54

二、电子血细胞计数仪计数法 55

第三节 血红蛋白测定 56

一、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 56

二、碱羟高铁血红素(AHD-575)法 60

三、沙利(Shali)氏血红蛋白测定法 61

第四节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62

第五节 红细胞比积测定 64

第六节 红细胞平均值 66

一、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66

二、红细胞平均容量(MCV) 66

三、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66

四、临床意义 67

第七节 红细胞直径测量 67

第八节 红细胞异常形态 71

第九节 网织红细胞计数 73

第十节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 75

一、碱性美蓝染色法 75

二、红细胞碱粒凝集试验 76

第四章 血液流变学检验 78

第一节 概述 78

一、血液流变学的概念 78

二、血液流变学在医疗预防中的应用 78

三、血液流变学的检验方法 78

第二节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78

一、红细胞的沉降率(ESR) 78

二、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 79

三、魏(Westergren)氏血沉测定法(按卫生部规程) 80

四、潘(Ланчснкон)氏血沉测定法 83

五、血沉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价值 83

第三节 血液粘滞性测定 84

第四节 红细胞电泳 87

第五章 溶血性贫血有关检验 90

第一节 溶血性贫血概述 90

第二节 红细胞溶解试验 92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93

二、温育后渗透脆性试验 95

三、自身溶血试验 97

四、糖水溶血试验 98

五、简易酸溶血试验 99

第三节 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试验 100

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100

二、微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101

三、G-6-PD缺乏红细胞洗脱试验 102

四、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氏小体)检验 103

第四节 异常血红蛋白检验 104

一、血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病 104

二、抗碱血红蛋白试验 106

三、血红蛋白F酸洗脱试验 107

四、不稳定血红蛋白异丙醇试验 108

五、血红蛋白C试验 108

第六章 出血性疾病的检验 110

第一节 概述 110

一、正常止血机理 110

二、血液凝固的机理 111

三、血液凝固的调节 114

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15

五、出血性疾病分类 116

第二节 血小板检验 118

一、血小板的生成与生理 118

二、血小板的形态观察法 120

三、血小板计数(BPC) 121

四、血小板浓度数和形态变化的意义 123

五、血小板功能试验 124

(一)血块收缩时间测定(CRT) 124

(二)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 125

(三)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比浊法) 126

(四)血小板因子Ⅱ活性测定(PF3aT) 128

第三节 出血时间测定 129

一、狄克(Duke)氏法出血时间测定(BT) 129

二、阿司匹林耐量试验(ATT) 131

第四节 凝血时间测定 131

一、全血凝血时间测定 131

二、血浆复钙时间(RT)测定 132

第五节 凝血因子检查 134

一、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一期法) 134

二、凝血酶原纠正试验 136

三、凝血酶原消耗试验(PCT) 137

四、凝血酶原消耗纠正试验 138

五、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 139

六、凝血活酶生成纠正试验 141

七、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KPTT) 141

第六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有关检验 143

一、诊断DIC的有关试验 143

二、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 143

三、乙醇凝胶试验(EGT) 144

四、纤维蛋白原的简易测定法 145

五、血块溶解试验 145

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测定 145

七、血清FDP测定(反向间接血凝法) 146

第七节 抗凝血因子(物质)的检验 147

一、概述 147

二、凝血酶时间(TT)测定 148

三、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149

第八节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149

第七章 血型与血库 154

第一节 人类血型 154

一、血型的概念 154

二、红细胞血型 154

三、白细胞与血小板的血型 154

四、血清型 155

五、红细胞酶型 155

六、血型研究的用途 155

第二节 ABO血型 155

一、ABO血型分类 155

二、ABO血型抗原与血型物质 155

三、ABO血型抗体 157

四、ABO血型的亚型 158

五、ABO血型的遗传 160

六、ABO血型的分布 161

七、ABO血型异常 162

八、ABO血型鉴定的应用价值 162

九、ABO血型抗原的人工改造 163

第三节 ABO血型鉴定 164

第四节 Rh血型 168

第五节 红细胞的其他血型 173

第六节 交叉配血试验 176

第七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中的错误 180

第八节 血型鉴定的特殊试验 186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 186

二、热放散试验 188

三、吸收抑制试验 188

第九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检验 189

第十节 血库的基本知识 191

一、概述 191

二、采血 193

三、血液的贮存和贮存血液的成分变化 198

四、血液成分分离和血液制品 199

五、输血反应和反应发生后的检查 201

第二篇 体液检验 205

第八章 尿液检验 205

第一节 尿液概述 205

第二节 尿液的理学检验 210

第三节 尿液的显微镜检验 215

第四节 尿中蛋白质检验 226

一、尿中蛋白质及其检验的意义 226

二、尿液蛋白质定性试验 228

三、尿液蛋白质定量(磺柳酸—硫酸钠比浊法) 232

四、尿中本一周(Bence-Jones)氏蛋白检验 232

五、尿中血红蛋白检验 233

六、尿中肌红蛋白的检验 235

第五节 尿中糖的检验 236

一、尿糖检验的意义 236

二、尿糖定性试验 237

三、尿糖定量试验 240

第六节 尿中酮体检验 241

第七节 尿中胆色素检验 244

第八节 尿液的其他检验 251

一、尿中亚硝酸盐检验 251

二、尿中含铁血黄素检验 252

三、乳糜尿检验 253

四、莫森氏(Mosenthal)试验 254

第九节 尿液成分的自动分析 256

一、尿液自动分析仪 256

二、多联试纸垫试剂带 256

三、检测方法 258

四、注意事项 258

第十节 尿液常规检验和质控 258

一、尿液化学成分检验质量控制 259

二、尿沉渣显微镜检验的质量控制 260

第十一节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尿液改变 261

一、泌尿系感染 261

二、肾小球肾炎 262

三、肾病综合征 262

四、肾结核 262

五、肾结石 262

六、泌尿系肿痛 263

七、肾移植术后 263

第九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验 265

一、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AI) 265

(一)妊娠诊断试验 265

(二)hCG稀释试验 266

(三)hCG浓缩试验 267

二、β-hCG单克隆抗体直接凝集试验 268

三、酶联免疫试验诊断早早孕 269

四、hCG放射免疫(RIA)试验 269

五、hCG检查的临床意义 270

第十章 精液和前列腺分泌物检验 272

第一节 精液检验 272

第二节 前列腺分泌物检验 276

第十一章 粪便检验 279

第一节 概述 279

第二节 粪便的感官检验 280

第三节 粪便的显微镜检验 281

第四节 粪便潜血检验 285

第五节 粪胆素检验 287

第六节 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粪便变化 288

第十二章 胃液检验 291

一、概述 291

二、标本采集 291

三、胃液的感官检验 292

四、胃液的显微镜检验 292

五、胃液的化学检验 293

六、常见胃疾患时胃液的病理改变 296

第十三章 十二指肠液与胆汁的检验 298

一、概述 298

二、感官检验 299

三、显微镜检验 299

四、常见胆道疾病及其胆汁的改变 300

第十四章 脑脊液检验 302

第一节 概述 302

第二节 脑脊液的感官检验 305

第三节 脑脊液的化学检验 306

一、蛋白质检验 306

二、糖的半定量(五管法) 307

三、氯化物定量测定 308

四、色氨酸试验 308

五、脑脊液蛋白电泳 309

六、免疫球蛋白测定 309

七、酶类测定 309

第四节 脑脊液的显微镜检查 310

第五节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变化 313

第十五章 体腔积液检验 316

第一节 浆膜腔积液检验 316

一、概述 316

二、感官检验 317

三、化学检验 318

四、显微镜检验 318

五、各种渗出液的特征及渗出液与滤出液的鉴别要点 319

第二节 关节腔积液的检验 321

第三节 鞘膜囊积液检验 323

第三篇 临床细胞学检验 325

第十六章 脱落细胞检验 325

第一节 概述 325

一、脱落细胞检验的概念 325

二、正常上皮组织及其脱落细胞形态 326

三、非上皮细胞的形态 329

四、细胞病理学基础知识 330

五、肿瘤细胞 334

六、脱落细胞检验技术 340

七、脱落细胞检验的报告方式 345

八、脱落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 347

第二节 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检验 348

一、女性生殖道组织学和细胞学 348

二、女性生殖道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和制片 350

三、阴道分泌物检验 350

四、阴道细胞与卵巢功能的关系 352

五、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的病理变化 354

第三节 食管脱落细胞检验 357

一、食管的解剖、组织和正常细胞学 357

二、食管拉网检查脱落细胞 358

三、食管上皮增生 360

四、食管肿瘤细胞学 360

第四节 胃脱落细胞检验 362

一、胃液涂片可见的正常脱落细胞 362

二、胃上皮细胞的炎性变 362

三、胃恶性肿瘤细胞形态 363

第五节 呼吸道脱落细胞检验 363

一、呼吸道正常组织和细胞学 363

二、痰标本的采集和制片 363

三、呼吸道炎症时痰液细胞学检查 364

四、痰液中常见的肿瘤细胞 365

五、痰涂片的阳性背景 367

六、鼻咽粘膜的脱落细胞检验 367

第六节 浆膜腔积液的脱落细胞检验 368

一、浆膜组织和细胞学 368

二、浆膜积液制片和染色 369

三、变异的间皮细胞 369

四、浆膜腔积液的肿瘤细胞 370

第七节 泌尿道脱落细胞检验 371

一、泌尿道正常组织和细胞学 371

二、尿沉淀制片 372

三、泌尿道炎症时尿液细胞学 372

四、泌尿道肿瘤细胞学 373

第十七章 骨髓检验 375

第一节 血细胞的发育和形态 375

一、血细胞的发育 375

二、血细胞的形态演变规律(瑞氏染液染色) 377

三、血细胞的染色形态 377

第二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 391

一、概述 391

二、过氧化物酶染色(四甲基联苯胺)法 392

三、苏丹黑B染色法(SB) 395

四、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396

五、铁粒染色 401

六、糖元染色 403

七、酯酶染色 406

第三节 骨髓检验方法 410

一、骨髓检验的临床应用 410

二、骨髓穿刺 411

三、骨髓涂片与染色时应注意的问题 412

四、骨髓细胞分类和骨髓象观察 413

第四节 正常骨髓象 417

一、成人骨髓象 417

二、小儿骨髓特征 420

第十八章 常见血液病的血象与骨髓象 422

第一节 贫血 422

一、贫血的定义与分类 422

二、缺铁性贫血 422

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24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 425

五、溶血性贫血 427

第二节 白血病 427

一、白血病的概念和分类 427

二、急性白血病 430

三、慢性白血病 435

四、特殊类型白血病 437

五、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438

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前期) 438

第三节 类白血病反应 439

第四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 440

第五节 多发性骨髓瘤 443

第六节 恶性淋巴瘤 444

第七节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447

第八节 常见有血液学变化的病毒感染性疾病 449

第九节 其他血液病 451

一、脾机能亢进(脾亢 451

二、骨髓纤维化症(骨纤) 451

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 452

四、骨髓内肿瘤转移 452

附录 454

附一 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454

附二 检验科工作制度和各级检验人员的工作职责 455

附三 玻璃器皿清洁法 458

附四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459

附五 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