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生态人”研究的缘起 1
一、人的现象探究构成社会科学基础 1
二、“法律上的人”论题整合法律思维 2
三、“环境法上的人”研究承载环境法的历史使命 3
四、“生态人”义理融合法律之道与生存之道 4
第一章 法律上的人 5
第一节 法的社会场景 5
一、法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5
二、法演进于人类社会之中 6
三、法调整人类社会秩序 12
四、法以人为本 14
第二节 法的人性因素 18
一、人性解说 19
二、法的人性表达 21
三、法的人性关怀 24
四、法的人性假设 26
第三节 法律上的人疏释 28
一、法律上的人之内涵 28
二、法律上的人之特质 31
第四节 法律人模式:法律上的人之形象 38
一、法律人模式:法律上的人之模式化 39
二、法律人模式:法律上的人之形象化 41
三、法律人模式研究的理论意义 45
第二章 法律上的人之历史演进 48
第一节 法律上的人演进历程 48
一、古代法律上的人 48
二、近代私法上的人 52
三、现代私法上的人 64
四、公法上的人 71
五、社会法上的人 76
第二节 历史的谶语:法律如何表达人 82
一、法律上的人如何塑造 83
二、法律上的人再发现 87
第三节 “生态人”的理论内涵 91
一、“生态人”内涵的学说 91
二、“生态人”内涵的要素 95
三、“生态人”的内涵界定 102
第四节 环境法上的人之证成 105
一、传统法中的法律人模式之不适应性 106
二、生态危机的现状要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113
三、环境法学的兴起要求全新的法律人模式 121
第三章 “生态人”的理论基础 124
第一节 生态学理论 124
一、生态学的法则 124
二、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的运用 131
第二节 生态伦理理论 137
一、生态伦理解说 138
二、生态伦理与“生态人”的塑造 143
第三节 社会发展理论 144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144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和法律主体解构 148
三、风险社会理论与“生态人”建构 158
第四节 社会文明理论 170
一、可持续发展观对“生态人”观念的支持 170
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生态人”观念的启发 172
三、生态社会的逐步构建对形成“生态人”观念的作用 175
四、和谐社会彰显“生态人”的孜孜追求 180
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引导“生态人”的行为模式 183
六、“生态人”与循环型社会法律实践 187
第五节 生态文明理论 190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阐释 191
二、生态文明的全新要求 192
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194
第四章 “生态人”的理论构成 196
第一节 “生态人”方法论 196
一、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论解析 196
二、“生态人”的方法论选择 200
第二节 “生态人”与理性生态人 203
一、“生态人”的平等法律人格 203
二、理性生态人之基础:生态理性 210
三、“生态人”与理性生态人的区别 214
第三节 “生态人”面对两种基本关系 215
一、人同时存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中 216
二、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每一个生态人面对的基本关系 217
三、“生态人”理论如何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218
第四节 “生态人”的具体存在 223
一、有差异的主体:“生态人”的不同环境想象 223
二、对环境的不同控制力:强势与弱势的“生态人” 224
三、存在之辩:时间维度中的“生态人” 226
四、社会性别差异:“生态人”对环境的主宰分殊 228
第五节 理性生态人的价值追求 230
一、理性生态人的利益寻求:多重利益的协调 230
二、理性生态人的正义诉求:多面的正义 233
三、理性生态人的秩序追求:生态秩序 237
第五章 “生态人”理论的意义 240
第一节 “生态人”理论支撑环境法研究 240
一、“生态人”对于环境法研究的支点意义 240
二、“生态人”论证环境法的正当性 241
第二节 “生态人”理论构成环境法学基本方法论 245
一、环境法学方法论界定 245
二、价值判断 247
三、行为导向 249
四、生存关怀 251
第三节 “生态人”理论证立环境权 253
一、“生态人”的理论逻辑 253
二、“生态人”理论对环境权的论证 254
三、基于“生态人”理论的环境权立法实践 255
第四节 “生态人”理论引导环境法制度设置 257
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258
二、环境损害填补制度 262
三、部门间协作制度 263
四、生态功能区制度 264
五、生态风险管理制度 264
六、生态环境修复制度 265
第六章 法律文本中的“生态人” 266
第一节 法律文本中的“生态人”表现形式 266
一、政府:最有影响力的生态人 266
二、企业:最具环境危害风险的生态人 269
三、团体:最具潜质的生态人 271
四、自然人:最广泛存在的生态人 272
第二节 政府如何行为 274
一、国家环境资源管理法律性质 274
二、环境资源管理 278
三、政府自身节约资源 281
四、促进公众参与 283
五、促进环境公共治理 284
第三节 企业如何行为 288
一、企业环境责任 288
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289
三、先进的环境管理 291
四、积极治理环境问题 294
第四节 团体如何行为 297
一、普及环境知识 298
二、参与政府环境决策 299
三、作为自然物和公众的代言人参加环境公益诉讼 301
第五节 自然人如何行为 303
一、为环境友好行为 303
二、自然保护 305
三、参与环境事务 306
四、节约资源 308
结语 “生态人”的期待 310
参考文献 312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