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缘起 1
1.2 科学问题的凝练 3
1.3 研究内容 4
第2章 人居环境建设解析方法:分解与综合 6
2.1 理论基础 6
2.2 人居环境建设系统解析方法的构建 10
第3章 土地利用系统解析方法(一):几何学分析方法 13
3.1 土地利用系统的几何学分析概述 13
3.2 土地自然子系统的几何特征 17
3.3 土地经济子系统几何特征 21
3.4 土地社会子系统的几何特征 25
3.5 土地利用生态子系统的几何学特征 28
3.6 土地利用系统几何学综合信息的层次构架 30
3.7 本章小结 31
第4章 土地利用系统解析方法(二):运动学分析方法 32
4.1 概述 32
4.2 运动学分析的基本概念 33
4.3 自然子系统变化模型与分析 33
4.4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差异的度量 39
4.5 社会发展与稳定的测定 45
4.6 土地利用系统的能值变化 46
4.7 本章小结 47
第5章 土地利用系统解析方法(三):动力学分析方法 49
5.1 引言 49
5.2 动力学分析概述 50
5.3 动力学研究方法 51
5.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机理解析 57
5.5 本章小结 59
第6章 微观层面解析实践: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评价 61
6.1 国内外可持续评价研究综述 61
6.2 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73
6.3 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性能值评价 81
第7章 中观层面解析实践:解析方法指导下的耕地非农化研究 96
7.1 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变化 97
7.2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综述 99
7.3 数据资料分析 109
7.4 江苏省土地利用自然子系统变化解析 113
7.5 江苏省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变化解析 124
7.6 江苏省土地利用社会子系统变化解析 131
7.7 江苏省土地利用生态子系统变化解析 136
7.8 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理分析 139
7.9 耕地非农化驱动力的成因分析 145
7.10 快速城市化中耕地非农化的社会学解析 151
7.11 耕地非农化驱动模型的构建 156
7.12 本章小结 159
第8章 宏观层面解析实践:解析方法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学科体系构建 161
8.1 城市规划一级学科构建设想 161
8.2 构建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理由 163
8.3 城市规划学科的概念与内涵 164
8.4 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建构 167
8.5 城市规划教育的人文社会科学思想导入 174
8.6 人居环境建设系统总价值评价 179
参考文献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