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小学校之组织法 1
第一章 小学校之设备 1
第一节 校地之选择 1
第二节 建筑校舍应注意之事项 2
第三节 校具之种类 3
第四节 学校园 6
第五节 设备与卫生之关系 6
附录 学校清洁法 9
第二章 小学校之编制 11
第一节 学级编制之种类 11
第二节 编制学级之注意事项 13
第三节 教员之配置及其担任法 14
第三章 小学校之教科 15
第一节 修业年限及教料目 15
第二节 教授期间及休业日 15
第三节 教授之预定事项 16
第一 教授细目 16
第二 时间表 17
第三 教授草案 18
第四节 考查学业成绩及认定毕业 19
第四章 小学校之事务 21
第一节 事务之种类及分掌 21
第二节 校务之整理 23
第二篇 小学校之训练法 25
第一章 训练之意义及其目的 25
第二章 训练之方法 26
第一节 训练上之根本原理 26
第二节 赏罚之方法 28
第一 赏罚之原理 28
第二 赏罚之种类 30
第三节 自治制之利益及格式与施行时之注意 31
第四节 训练者人格之要素 33
第五节 旧式的训练法与新式的训练法之比较 34
第六节 训练上之注意事项 35
第三章 训练之实施 36
第一节 始业儿童之训练 36
第二节 教室内之训练 38
第三节 大讲堂内之训练 39
第四节 始业内之训练 39
第五节 始业时之训练 40
第六节 授业中之训练 41
第七节 终业时之训练 42
第八节 终业后之训练 43
第九节 休憩时之训练 43
第十节 上校下课时之训练 45
第十一节 假期休业时之训练 45
第三篇 小学校之教学法 46
甲、教学法总论 46
第一章 教学之目的 46
第二章 教材之选择及其排列法 47
第一节 教材之选择 47
第二节 小学校之科目及其类别 48
第三节 科目之排列 50
第四节 科目之联络 55
第三章 教学之方法 56
第一节 教学法之种类 56
第二节 设计教学法之意义及其价值 57
第三节 设计教学之阶段 59
乙、各科教学法 61
第一章 修身科 61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61
第二节 教学之材料 62
第三节 教学之顺序 64
第四节 教学上之注意 68
第二章 国语科 69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69
第二节 读法 70
第一 教学之目的 70
第二 教学之材料 71
第三 教学之顺序 74
第四 教学上之注意 87
第三节 缀法 89
第一 教学之目的 89
第二 教学之材料 89
第三 教学之顺序 90
第四 教学上之注意 91
第四节 书法 95
第一 教学之目的 95
第二 教学之材料 96
第三 教学之顺序 96
第四 教学上之注意 97
第三章 算术科 98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98
第二节 教学之材料 99
第三节 教学之顺序 101
第四节 教学上之注意 102
第四章 本国历史科 104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104
第二节 教学之材料 105
第三节 教学之顺序 107
第四节 教学上之注意 108
第五章 地理科 109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109
第二节 教学之材料 110
第三节 教学之顺序 111
第四节 教学上之注意 112
附录 乡土科 114
第一节 教学之材料 114
第二节 教学之顺序 116
第三节 教学上之注意 118
第六章 理科 118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118
第二节 教学之材料 120
第三节 教学之顺序 121
第四节 教学上之注意 121
第七章 图画科 124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124
第二节 教学之材料 126
第三节 教学之顺序 127
第四节 教学上之注意 129
第六章 手工科 130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130
第二节 教学之材料 130
第三节 教学之顺序 131
第四节 教学上之注意 134
第九章 唱歌科 135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135
第二节 教学之材料 136
第三节 教学之顺序 137
第四节 教学上之注意 140
第十章 体操科 140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141
第二节 教学之材料 141
第三节 教学之顺序 142
第四节 教学上之注意 144
第十一章 英语科 146
第一节 教学之目的 146
第二节 教学之材料 146
第三节 教学之顺序 147
第四节 教学上之注意 150
丙 复式教学法 151
第一章 学级编制 151
第二章 教科之配合 152
第三章 自习之要则 155
第四章 自习之材料 156
第五章 教学上应注意之事项 160
第六章 时间表举例 162
附录 168
一、高等小学校令 168
二、国民学校令 173
三、教育部通告国民学校文体教科书分期作废文 183
四、注音字母之发音 184
五、标点符号用法举例 187
六、教育部通咨学校练习语言办法文 199
七、中华民国国歌 201
八、学校市组织法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