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7
第三节 研究主线与主要特色 11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13
第二章 金融的本质与金融结构观 14
第一节 金融的本质 14
一 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14
二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16
第二节 中外经济学者的金融结构观 21
一 传统货币经济学中的金融结构观 21
二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观 22
三 爱德华·S.肖与罗纳德·I.麦金农的金融结构观 26
四 联合国SNA的金融结构观 29
五 中国经济学者的金融结构观 34
第三节 关于金融结构的界定 36
第四节 金融结构的内涵与特质 38
一 不同内涵的金融结构 38
二 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 39
三 对金融资产、金融产出和金融从业人员三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1
第五节 小结 43
附录1 1993年SNA资金流量表 44
第三章 对不同类型国家金融结构的总体考察 50
第一节 若干发达国家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50
一 美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50
二 英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54
三 联邦德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57
四 日本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59
第二节 对发达国家金融结构的比较 62
第三节 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64
一 印度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64
二 韩国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66
三 新加坡金融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68
第四节 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比较 70
第五节 世界金融结构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 72
一 金融管制逐步取消和完善 72
二 金融创新方兴未艾 74
三 全球化金融市场正在形成 76
四 融资证券化程度日趋提高 77
五 大银行经营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78
六 银行业向综合性金融服务业迅速发展 80
七 金融业跨国并购趋于活跃 81
八 金融业电子网络化日益加深 83
九 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 84
十 国际金融监管不断加强 85
十一 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加凸显 88
第六节 小结 89
第四章 金融资产结构的衡量与宏观分析 90
第一节 引言 90
第二节 金融资产的界定与分类 91
一 金融资产的定义与范围 91
二 金融资产的创新与统计分类 94
第三节 金融结构与金融深化的衡量方法之探讨 97
一 对西方金融结构理论与方法的简要述评 97
二 衡量中国金融资产结构与深化程度的统计基础 99
第四节 中国的资金流动与资金结构 100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资产存量结构的变化特征 107
一 中国金融资产总量增长与结构分析 107
二 中国金融资产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的结构分析 114
三 对若干金融概念的进一步探讨 123
第六节 小结 126
附录2金融相关比率(FIR)的计算公式 128
第五章 中国金融产出的衡量与结构分析 131
第一节 引言 131
第二节 中国第三产业和金融业的变革与发展 132
一 中国第三产业结构状况与发展 132
二 20世纪中国金融业的变革与发展 136
三 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140
第三节 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与分类 146
一 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 146
二 关于金融机构的主要分类 149
第四节 金融业产出的合理内核及其衡量方法 150
一 金融业产出的合理内核 150
二 金融业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概念与衡量方法 155
第五节 对金融中介服务产出衡量方法的再探讨 159
一 对金融中介服务产出衡量方法的再思考 159
二 对中央银行提供中介服务的认识 162
第六节 中国金融业产出结构与效率分析 163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产出结构与深化程度分析 163
二 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产出结构与深化程度的简要分析 167
三 对中国金融效率悖论的一种解说 168
第七节 小结 172
附录3测算和分配金融中介服务产出的具体案例 174
第六章 中国金融业就业结构的宏观分析 178
第一节 引言 178
第二节 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 178
第三节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与国际比较 183
一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183
二 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184
三 中国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185
四 新世纪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87
第四节 中国金融业就业总量与结构变动分析 190
一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金融业就业状况及趋势分析 190
二 中国金融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 195
第五节 对中国金融业生产效率分析 198
第六节 小结 204
第七章 对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综合判断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206
第一节 引言 206
第二节 对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结构失衡的综合判断 207
一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综合判断 207
二对90年代后期中国金融结构失衡的基本判断 209
第三节 导致中国金融结构失衡的政策因素分析 210
第四节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国金融结构的若干思考 212
一 推进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调整和优化国有专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商业银行体系 213
二 逐步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鼓励非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外资银行的创立与发展,不断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度,有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 215
三 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巩固和提高资本市场及直接融资的地位,着力减轻银行间接融资压力,不断促进金融结构优化升级 216
四 尽快推行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增加银行资产流动性,转移和降低银行业经营风险 218
五 逐步放松分业经营管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 219
六 进一步消除金融抑制,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有序推进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 220
第五节 对现阶段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再衡量和再判断 221
第六节 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问题的再思考 223
一 关于金融深化或自由化问题 224
二 关于金融结构均衡发展问题 226
三 关于资本账户开放问题 228
四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229
五 关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 230
参考文献 234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