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新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中运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47210185
  • 页数:671 页
图书介绍:

论“六书”之转注 1

序&张玉金 2

上篇 揭开汉字“六书”中的千古之谜 5

一、转注字与“六书” 5

二、转注字的例字 6

三、转注字的界说 8

四、“转注”的真谛 9

(一)方言殊异转语注声 10

(二)古今音变转语注声 11

五、变例转注字 13

(一)为使读音更准确加注声旁的变例 13

(二)异读字加注声的变例转注字 14

(三)形旁声旁都能表义的转注字 15

六、外民族创造的转注汉字 16

(一)板塘苗文中的转注字 16

(二)壮文的转注字 17

(三)越南的字喃中的转注字 17

七、转注字分类 21

(一)省形转注字 21

(二)变形转注字 22

(三)变声转注字 23

(四)异读转注字 24

(五)同声转注字 25

八、转注字和形声字的区别 26

(一)形旁的功能不一样 26

(二)声旁的功能不一样 27

(三)分化的原因不一样 27

九、转注字字汇 29

下篇 众说纷纭的转注字 59

一、瞎子摸象的一千八百年 59

(一)形转说 59

(二)部首说 61

(三)形声即转注说 63

(四)“三同”说 64

(五)声转说 66

(六)音韵转注说 67

(七)一字多义说 69

(八)义转注形说 71

(九)“同义连用”说 73

(十)词义对立说 75

(十一)会意加声说 76

(十二)“语音定义”说 78

(十三)字形变易说 84

(十四)“借字还本归源”说 89

(十五)“六技之一”说 92

(十六)“换声、加形”说 97

二、一条歧途两个误区 106

(十七)戴段的“互训说”(第一个误区) 107

(十八)“汇文字之通”说 112

(十九)朱骏声的引申说(第二个误区) 115

(二十)“写词法”说 120

后记 126

论“六书”之假借 127

前言 128

第一部分 假借字的原原本本 131

一、假借字是“六书”之一 131

二、假借字是“本无其字”的借声表义 131

三、假借字是本字、本义和引申义 133

四、否定副词假借字 133

五、疑问代词的假借字 138

六、方位名词的假借字 141

七、假借字的特点 143

八、假借字在汉字中的地位与作用 145

九、假借也是造字,是创造新字 147

十、假借字与被借字是同形字 151

十一、假借字以外的同形字 179

第二部分 假借字的是是非非 184

一、许慎对假借字的功过 184

二、朱骏声假借字的剖析 192

三、孙经世之假借说 202

四、梁东汉的假借观 209

五、陆宗达的假借观 211

六、姜亮夫的假借观 219

第三部分 假借字和通假字的区别清清楚楚 225

一、假借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225

二、关于通假字和假借字的是非 226

三、通假字是不正常的用字现象 236

四、《说文》中的“苗”与“猫”的是非问题 244

五、晨义的“蚤”是假借字不是通假字 252

六、意旨的“旨”是假借字 255

七、评段玉裁对“不毛之地”的误解 260

八、假借字与通假字的对比 265

论“六书”之象形 315

一、象形字的特点 316

二、象形字的分类 317

(一)绘形象形字 317

(二)通象象形字 354

(三)依托象形字 356

(四)借形象形字 358

(五)想象象形字 361

三、象形字的分化 363

(一)中、艸、芔、茻的分化 363

(二)?、?、?分化 364

(三)冖、?、冃的分化 365

(四)戊、戉、戌、戚的分化 365

(五)亨、享、烹的分化 366

(六)庚和康是分化字 367

(七)“寅”、“演”是分化字 368

(八)?、星、参、晶的分化 369

(九)“毋”是“母”字的分化字 370

四、象形字的同化 371

(一)易、赐、益的古文字同化混流 371

(二)“月”旁和“肉”旁的同化 373

(三)冃(mao)字同化为“月”(yue) 374

(四)“冃”mao同化为“日”(ri) 375

(五)“舟”字同化为“月” 376

(六)“舌”的同化字 377

五、象形字字汇 377

后记 416

论“六书”之指事 419

一、对指事字界说的理解 420

二、指事字的例字 420

(一)以“大”为载体的指事字 421

(二)以“口”为载体的指事字 422

(三)以“木”为载体的指事字 424

(四)以“刀”为载体的指事字 426

(五)以“一”为载体的指事字 427

(六)以“手(?)”为载体的指事字 429

(七)以“勹”为载体的指事字 431

(八)以“?”为载体的指事字 432

三、评王筠的“指事”观 433

(一)所谓的“正例指事字” 433

(二)“以会意定指事”的指事字 439

(三)“即意即事”的指事字 443

(四)“兼意兼声兼形”指事字 443

(五)“所从之意而少增之以指事”的指事字 444

(六)“省象形字以指事者”的变例指事字 444

(七)“形不可象变而为指事者”的指事字 444

(八)“借象形为指事”的变例指事字 446

(九)“借象形为指事而兼意者”的指事字 447

(十)王筠指事字的概念分析研究 447

四、评朱骏声的指事字 450

(一)“指事”共34字 450

(二)朱骏声的“象形兼指事” 454

(三)“会意兼指事” 458

(四)“形声字兼指事” 462

(五)朱骏声的“指事字”知多少? 463

五、评段玉裁的指事观 464

(一)对“乙、丁、戊、己”的分析 464

(二)对“子、丑、寅、卯”字形的分析 465

(三)对“一、二、三、四”的分析 465

(四)段玉裁的指事观的形成原因 466

(五)段玉裁对公认的指事字的认识 467

六、评唐兰废掉指事字的观点 468

(一)改“六书”为“三书”的理由 468

(二)“三书”和“指事字”的关系 470

(三)唐兰的“三书”和转注字 472

(四)唐兰的“三书”和“假借字” 474

七、正确理解“指事”的概念 475

(一)“指事”概念的内涵 475

(二)象形字和指事字的相混 476

(三)“指事字”中的相兼的“兼”字是赘瘤 476

(四)试谈重建指事字的界说 479

(五)重建指事字的界说 480

后记 482

论“六书”之会意 483

一、会意字的界说和例字 484

(一)武 484

(二)信 485

二、会意字的分类 486

(一)并文合义或并物合义的会意字 486

(二)同体会意字 512

(三)否定语词会意字 523

(四)突出重点部位会意字 525

(五)释义会意字 527

(六)合音会意字 529

三、会意字分化 531

(一)立、位 531

(二)吏、事、史古文为一字 531

(三)饗、鄉、卿三字是从甲骨文?分化出来的 532

(四)章分化为违、围、衞 533

(五)隻和获是分化字 533

(六)或、惑、域國分化字 534

(七)義分化出的“羲”字 534

(八)名甲骨文作?形,金文作?形 535

四、各家对会意字误解 536

(一)许慎对会意字误析 536

(二)王筠的会意字误析 537

(三)段玉裁对会意字误析 543

(四)评朱骏声的会意字的观点 546

五、文字游戏中的会意字 549

(一)对联的趣联和会意字 549

(二)字谜中的会意字 551

后记 554

论“六书”之形声 555

导言 556

一、形声字的界说及其含义 558

二、形声字的分类 559

(一)加形定义形声字 560

(二)加声别义形声字 564

(三)定类标声形声字 565

(四)换声同源形声字 566

(五)换声简化形声字 567

(六)换形异体形声字 568

三、形声字的声旁分类 570

(一)变声声旁 570

(二)异读声旁 589

(三)变形声旁 594

(四)省声声旁 596

(五)同声声旁 598

四、形声字形旁分类 598

(一)从形旁的作用上分类 598

(二)从形旁的变化上分类 601

(三)形旁的多样性与约定性 602

五、关于表义声旁 603

(一)汉字初文本字加形旁的形声字有表义声旁 603

(二)假借字分化的形声字表义声旁 605

(三)异体字的表义声旁 606

(四)区分词性的表义声旁 607

(五)简化字的表义声旁 607

(六)表义声旁的几种观点 608

(七)表义声旁的特点和界说 610

六、关于“亦声”问题 611

(一)分类标声的形声字的“亦声” 611

(二)加形定义的形声字的“亦声” 612

七、关于见母和来母谐声的问题 613

(一)省声说 613

(二)复辅音说 614

(三)变声说 615

八、形声字析形寻源 616

(一)假借寻源 617

(二)简化寻源 618

(三)讹化寻源 619

九、形声字声旁源流 622

后记 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