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部分 8
第一章 治国方略中的权力和原则 8
1.1米洛斯人对话录 8
1.2政治现实主义的六原则 13
1.3对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的批判 19
汉斯·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的原则:一种男性的视角? 20
关于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点? 24
通向国际关系的女性认识论之路 26
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的原则:女性主义的重构 27
第二章 无政府的后果 29
2.1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结构 29
政治结构 29
排列原则 31
单元特性 33
能力的分布 36
无政府结构和权力均衡 37
国内暴力和国际暴力 37
相互依赖和一体化 38
结构和战略 40
无政府状态的优点 41
无政府状态与等级制 44
2.2无政府状态与权力争夺 45
国家为何追求权力 46
国家的行为 47
侵略的算计 49
霸权的限制 50
权力和畏惧 50
国家目标的等级 51
国家间的合作 52
2.3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成的 53
第三章 无政府状态的缓解 60
3.1世界政治中合作的条件 60
引言 60
收益结构:共同偏好和冲突性偏好 61
收益结构和合作 62
改变收益结构的各种策略 64
未来的阴影:一次性博弈和重复性博弈 65
未来的阴影与合作 65
互惠战略和博弈条件 66
强化识别能力和延长未来阴影的战略 67
行为者的数目:两人和多人博弈 68
博弈者数量与合作 68
机制化战略和分解战略 69
3.2进攻、防御和安全困境 70
进攻—防御平衡 71
技术和地理要素 75
进攻—防御的差异 79
进攻—防御的区分和战略性核武器 83
四种世界图景 84
3.3康德、自由主义遗产和外交事务 86
3.4联盟:制衡与搭车 98
制衡行为 99
搭车行为 99
制衡和搭车的含义 101
何时制衡?何时搭车? 102
强国对弱国 102
盟友的可得性 102
和平与战争 103
制衡与搭车的假设总结 103
制衡假设 103
搭车假设 104
制衡或搭车有利条件的假设 104
3.5外交的未来 104
外交的四项任务 104
外交的前景:九项原则 106
四项基本准则 106
妥协的五项前提条件 109
结论 111
3.6国际法的用途和局限 112
3.7国际制度:相互依赖能否奏效? 116
理论与现实(1919—1989) 116
最近的争论(1989—1995) 118
当下的辩论 119
克服民主赤字 120
第二部分 128
第四章 武力的政治用途 128
4.1武力的四大功能 128
武力的用途是什么? 128
4.2暴力外交 134
强力与强制之别 134
痛苦和破坏的战略作用 137
核武器对恐怖和暴力的作用 139
4.3什么是恐怖主义? 146
恐怖主义为何如此难以界定? 146
区别是一种界定的方法 150
结论 154
第五章 当代武力的政治功用 155
5.1武力的可互换性 155
权力资产:比较与困惑 155
权力资产的比较 155
充足性与可互换性的混淆 157
武力如何取得可互换性 162
溢出效应 162
联动政治 165
5.2自杀式恐怖主义的战略逻辑 169
自杀式恐怖主义的逻辑 171
界定自杀式恐怖主义 171
自杀式恐怖主义的强制逻辑 172
自杀式恐怖主义档案(1980年至2001年) 174
时机 176
民族主义者的目的 176
以民主国家为目标 178
恐怖分子对自杀型恐怖主义的评价 179
评价标准 179
自杀式恐怖主义的明显成绩 180
自杀式恐怖主义的局限 181
自杀式恐怖主义不太可能实现其野心勃勃的目标 182
遏制自杀式恐怖主义的政策建议 182
5.3新旧战争 184
第六章 核威慑与核扩散 190
6.1针对一个核武备就绪的伊朗做好准备 190
6.2核武装的伊朗:困难但非无法可解的政策问题 193
经济强制 193
预防性军事行动 194
“大战略”——伊朗与美国 196
核武装伊朗的四大威胁 198
一个更加冒险的伊朗 198
源于伊朗的直接威胁 199
伊朗与非国家行为体 199
伊朗与以色列 200
源于核武装伊朗的其他问题 201
地区核扩散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风险 203
结论 205
第三部分 212
第七章 政治经济学视角 212
7.1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212
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213
三种政治经济观 215
经济关系的性质 215
经济活动的目标 216
国家和公共政策 216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变革的理论 217
为什么会有国际经济? 219
本文作者的视角 219
结论 225
7.2对外经济政策的国内根源 225
政策偏好 226
贸易 226
外国投资 228
汇率 230
制度 231
选举和代表 231
7.3地球村中的巨大鸿沟 233
正在扩大的收入差距 233
随波逐流 234
一国两制 236
大鸿沟 237
确保制度的正确性 238
西方如何获胜 239
奋起直追 241
展望未来 242
第八章 全球化的性质 244
8.1经济的全球化 244
衡量经济一体化的两大基准 245
根据1900年的标准评判2000年的全球化 245
根据完美的国际一体化标准去评判2000年的全球化 246
经济一体化的统计学标准 247
套利消除商品价格国际差异的能力 248
贸易中导致母国偏向的因素 249
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标准 25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52
贸易对实际收入水平及其提高的影响 252
贸易对其他社会目标的影响 254
结论概要 256
8.2世界为什么不是平的? 257
10%推定 258
一个强大的国防 259
开倒车 261
8.3离岸经济:下一场工业革命? 262
重议争论 262
相对优势的现代化 263
三场工业革命 264
个人时刻 265
无法救治的疾病 268
有备无患? 269
并不完美的前景 270
第九章 全球化的批判 272
9.1虚幻的贸易 272
借口,借口 273
自由的权衡 274
亚洲神话 275
好得难以置信 276
增长始于国内 278
9.2为什么反全球化是愚蠢的 279
“全球化意味着大公司的胜利” 279
“全球化正在破坏环境” 280
“全球化使地理因素变得不相干” 281
“全球化意味着美国化” 281
“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将劳动标准降到最低的竞争” 282
“全球化使权力集中于世贸组织之类的非民主结构” 283
9.3金融体制变革? 284
体系震颤 286
紧缩的原因 287
政府的回应 288
信用和信誉 289
共识的消亡? 290
对模式再思考 292
第四部分 301
第十章 国家间的战争与恐怖主义 301
10.1主要大国和平的时代 301
中心问题 302
持续的威胁 302
安全共同体是否会继续下去? 302
对安全共同体的解释 303
社会建构主义 303
自由主义 304
现实主义解释 307
一种全方位的互动解释 308
意义 310
共同体内部的国际政治 310
对于战争原因理论的含义 312
10.2美国和中国的崛起 314
权力转移和安全困境的动力 315
10.3终结恐怖主义 320
检讨恐怖主义活动如何结束 320
抓捕或杀死领导者 320
用武力粉碎恐怖主义 322
实现战略目标 323
走向合法的政治进程 326
内部崩溃和失去民众支持 328
转向其他恶性形式 330
反对恐怖主义的意义 330
第十一章 内战与干预 332
11.1人道主义干预 332
导言 332
演进的概念 332
公正和中立 333
军事干预 334
主权规则遭遇侵蚀 334
军事力量 335
主要的干预 335
干预失败 337
效益的障碍 337
意料之外的结果 338
道德风险 339
结论 340
11.2族群内战的可能和不可能的解决方案 341
如何结束族群内战 342
族群战争的动力 343
族群战争中的安全困境 346
有关族群和平的理论 348
除隔离以外的其他选择 348
族群隔离 351
如何结束族群战争 352
解决族群内战的干预 354
设计解决方案 354
干预战略 355
对族群隔离和分裂的反对意见 357
隔离促使国家分裂 357
人口迁移导致苦难 357
隔离只是以国际战争代替内战 358
残存的国家将难以延续 358
隔离不会消除族群仇恨 359
结论 359
11.3解构国家的构建 360
第十二章 人权与国际法 365
12.1世界政治中的人权 365
我们拥有哪些权利? 365
国际人权机制 366
人权和外交政策 368
文化和人权 371
第三世界的指责 372
12.2关于干预的反思 374
12.3国际法:国际规范的试验 379
新的现实新的理念 379
新的形式 新的参与者 380
新的执行战略 381
合法性问题 381
新的联系 382
第十三章 跨国行为体 384
13.1跨国活跃者网络 384
跨国宣传网络如何运行? 385
信息政治 386
符号政治 388
杠杆政治 388
问责政治 389
13.2跨国有组织犯罪与国家 389
跨国有组织犯罪和国家 390
跨国有组织犯罪和弱国 393
跨国有组织犯罪和腐败 395
结论 398
第十四章 全球公地 400
14.1公地悲剧 400
公地上自由的悲剧 400
污染 401
怎样控制立法? 402
生育自由不能纵容 402
良知即自我消灭 403
基于双方商定的相互强制 403
认知“必需” 404
14.2对公共人的暴政 405
14.3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数据、利益和机制 410
合作的需求 411
合作的支持:数据 412
组织合作:机制的角色 414
迈向新的融合 415
第十五章 全球治理 417
15.1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417
超负荷的问题 418
正发生改变的冲突的性质 419
大国间的有限和谐 420
安理会的问题结构 420
组织强制性实施行动的问题 421
集体安全的前景 422
15.2全球化与治理 424
国家的状况 425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 430
15.3崛起的大国和全球机制 434
新兴国家和国际秩序 436
15.4微型多边主义 439
15.5政府网络与全球治理 441
横向网络 442
纵向网络 442
分解的国际组织 443
结论 443
政府网络与全球公共政策 444
国家对政府网络的支持 445
分解的主权 446
第十六章 未来发展 449
16.1 2025年全球趋势 449
摘要 449
经济增长推动新兴大国崛起 449
新的跨国议程 451
恐怖主义、冲突和核扩散的前景 451
一个更为复杂的国际体系 452
美国:主宰地位受到削弱 453
2025年——那将是怎样的未来? 453
16.2正在形成的多极化:我们为什么关注? 454
多极时刻 454
权力的扩散 455
持久的竞争 457
稳定的问题 457
16.3历史的回归 458
16.4我们地缘政治未来的人口地图 466
人口结构转型 467
地缘政治的意义 470
译后记 474
出版后记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