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4
第二章 关于“中日屏风的古代遗存” 30
第一节 形制的变迁 31
第二节 关于唐朝时期“屏风”的使用状况 33
第三节 日本的同期遗存 35
第四节 对《鸟毛立女屏风》作者与制作年代的推测 43
第三章 程式中的内容——题材流变 53
第一节 “树下美人”的缘起 53
第二节 中国“树下美人”的生成 73
第四章 程式中的形式——“树下美人”的图像流变 77
第一节 关于“树” 77
第二节 关于“画中人物” 101
第三节 “魅惑”对于日本的意义 130
第五章 程式中的顺序——关于《鸟毛立女屏风》的制作 134
第一节 基底的问题 134
第二节 对“贴羽痕迹”的质疑 140
第六章 《鸟毛立女屏风》的技艺属性 166
第一节 对《鸟毛立女屏风》“工艺性”的再认识 166
第二节 “半工艺”的遣词 173
第三节 “绘画”与“工艺”的“组合体” 175
第七章 动机、天机与生机 180
第一节 羽毛贴敷的动机 180
第二节 源于“书画同源”的“天机” 187
第三节 对于鸟毛贴成后屏风绘画意味的设想——生机 192
结论 198
附录一 后续问题:“工”与“匠”在中日的语义变化 201
第一节 “工”与“匠”在中国的语义转化 201
第二节 “工”与“匠”在日本的语义延展 205
附录二 209
参考文献 218
图表出处 223
作者主要学术活动及研究成果 243
谢辞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