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萨拉·蒂斯代尔:自然的延续与人类的自我毁灭 20
细雨即将来临 21
呼唤平凡的日常生活秩序 22
自然的存在与人类的分离 23
人类单纯的愿望:安宁的生活 26
第二章 埃德娜·文森特·米莱:挥之不去的迷惘与不确定性 28
野天鹅:爱情、自我与人生 30
内心的躁动不安与忧郁徘徊 32
受伤的天鹅与诗人的无奈和绝望 33
第三章 路易丝·波根:爱的挽歌 36
离别辞:向往真爱 37
爱情,一个永恒的话题 40
爱情的美好与悲伤 41
对爱情的留恋、期待与宽容 44
第四章 兰斯顿·休斯:忧伤与憧憬中的美国梦 46
忧伤的外衣包裹着的美国梦:梦想与布鲁斯 47
梦的变奏:梦想作为对社会的失望与逃离 49
梦想作为对自然世界的向往与憧憬 53
第五章 斯坦利·库尼茨:草木的哀伤与人性的升华 57
伐树之战:处于灾难性剧变边缘的人类与自然 58
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冷酷的机器针对自然的战争 60
过往的泯灭:植物覆盖的土地是记忆的象征 63
人性的丧失:道德教育被大众娱乐所取代 66
第六章 威廉·斯塔福德:直面生命的挑战、与自然和谐共处 68
生存的方式:优雅结束一生的死亡观 69
转世轮回:改正今生过失的第二次机会 72
自然死亡观:在自然中再生、消除死亡的疆界 75
第七章 罗伯特·洛威尔:荒凉世界的痛苦自白 78
臭鼬的时光 80
绝望的诗性呐喊 82
心灵的紊乱、社会的异化、精神的扭曲 85
自虐的精神救赎:个体与社会 89
第八章 詹姆斯·迪基:日常经验与超验的瞬间 92
医院之窗:难以言表的痛苦与悲伤 93
死亡:自然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96
现实世界与非现实世界完美的统一 98
第九章 丹妮丝·列维尔托夫:恬淡中闪现着玄思的灵光 102
记忆的蓝边 104
悲伤入骨的伤痛 105
通过客观性表达个人性的诗学理念 108
语言、意象与隐喻:悲伤的神秘性 109
第十章 路易斯·辛普森:人生的充实与空虚 112
在郊区:正统的礼仪、保守的观念和荒诞的拙劣 113
美国梦的破灭与人们内在的麻木 114
禁锢与无奈:试图逃避的徒劳性 117
第十一章 唐纳德·贾斯迪思:人类企图控制自然的努力是徒劳的 121
玫瑰园事件:死神为谁而来 122
死亡的不确定性和强势性 124
死亡、自然和人类 127
第十二章 弗兰克·奥哈拉:诗歌把朦胧模糊变得清晰可及 130
我为啥不是画家 131
词语与色彩:诗歌与绘画艺术的界限 133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36
第十三章 约翰·阿什伯利:意义的十字路口 140
悖论与矛盾 141
语言的悖论:表达的工具、阻碍意义的绊脚石 143
意义的产生:诗人、诗歌、读者的交互 144
第十四章 W.S.默温:文明的庇护与精神的禁锢 150
房屋的地平线 153
房屋对人类的庇护及文明的促进 156
人与自然的疏远及精神的禁锢 158
第十五章 安妮·塞克斯顿:孤独、抗争与死亡 162
勇气:超乎生死的孤独 163
诗与生命:从孤独到涅槃 166
爱与勇气并存,爱是勇气的升华 168
释放内心的混乱,求得内心的安宁 169
第十六章 马克·斯特兰德:梦幻气息、感性意象与形而上 172
食诗 173
饮食与读诗 175
超现实主义因素 178
半梦半醒中的自动书写 180
第十七章 乔瑞·格雷厄姆:多彩的视觉意象与抽象的哲学思辨 183
思:认知的困惑 184
思维的多样性与虚狂性 186
激情、悟性与直觉:认知的可能途径 188
诗性语言与意义生产 190
第十八章 丽塔·达芙:短暂的瞬间与生命的真理 193
几何学:物质空间与文化空间 194
想象的力量:从理性到非理性的转变 195
对逻辑束缚的抗争:从逻辑到荒谬 197
文化空间:几何学与诗歌形式 198
第十九章 简·赫斯菲尔德:一片沉思的新天地 203
我的生命开启了三次 204
极富隐喻与神秘的禅宗诗学 205
开悟与悲悯 208
在宁静的微光中承受生命中的不快乐 211
第二十章 李立扬:平淡的美感与离根的孤独 215
《清晨》 216
东方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 217
融洽关系与美感生活 220
离根的孤独与失落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