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学术型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 1
1.1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外延 4
1.1.1 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4
1.1.2 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定位 8
1.1.3 研究生教育体系的自主创新分类 11
1.1.4 研究生自主创新可遵循的模式分类 16
1.1.5 主导设计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8
1.2 学术型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3
1.2.1 研究生创新驱动的动机——发现并提出问题 24
1.2.2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中继站——分析问题 26
1.2.3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解决问题 28
1.3 应用型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9
1.3.1 应用型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动机——发现关键参数 29
1.3.2 应用型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加油站——分析偏差 31
1.3.3 应用型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终极目标——解决方案 31
1.4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33
1.4.1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定位 33
1.4.2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39
1.5 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41
1.5.1 两种类型研究生自主创新目标差异 41
1.5.2 两种类型研究生自主创新教育模式差异 41
1.5.3 两种研究生自主创新意识的欠缺 42
1.5.4 两种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差异 42
1.6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成熟度及其评价 43
1.6.1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成熟度 43
1.6.2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成熟度的通用术语 44
1.6.3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成熟度的通用过程 45
1.6.4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成熟度的基准比较 46
1.6.5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成熟度的评价与归一 47
1.6.6 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持续改进 47
1.7 结论 48
第2章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激励 51
2.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原创能力 53
2.1.1 研究生的原创能力 53
2.1.2 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原创能力 56
2.1.3 学术型研究生原创能力的意义 58
2.1.4 研究生的原创能力的形成条件 58
2.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原创能力激励 61
2.2.1 学术性研究生的原创激励 61
2.2.2 激励过程 65
2.2.3 原创激励模式 66
2.2.4 原创激励方法 74
2.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原创能力的引导机制 79
2.3.1 引导 79
2.4 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原创能力的相关建议 81
2.4.1 为原创重构课程体系 81
2.4.2 多元化的学术交流 81
2.4.3 独立科研过程 82
2.4.4 相关结论 82
第3章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 85
3.1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 87
3.1.1 应用型研究生的技术创新教育 87
3.1.2 提升应用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96
3.1.3 应用型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行为 96
3.2 应用型研究生导师 99
3.2.1 应用型教育是产学研合力所为 99
3.2.2 应用型创新校内导师 101
3.2.3 应用型创新实践导师 102
3.3 应用型研究生创新技能培养 103
3.3.1 创新战略的能力 103
3.3.2 技术预测、评价与选择 107
3.3.3 参与产品设计创新 109
3.3.4 新产品试制与营销 110
3.3.5 技术市场交易与定价 110
3.3.6 知识产权及其价值实现 111
3.3.7 技术创新组织 111
3.3.8 第三方咨询与测评机构 111
3.4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112
3.4.1 应用型研究生学制 112
3.4.2 应用型研究生创新实习制度 114
3.4.3 应用型研究的管理体制 115
3.4.4 电气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模式全程探寻 116
3.5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问题和建议 127
第4章 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综合评价 131
4.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33
4.1.1 学术型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33
4.1.2 应用型研究生自主创新培养模式 136
4.2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 138
4.2.1 学术型硕士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138
4.2.2 应用型硕士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145
4.3 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结论与建议 148
参考文献及附注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