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上篇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 32
第一章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胚胎时期 32
第一节 经世派的变革思想 33
一、龚自珍——开创近代中国思想变革风气之人 34
二、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7
三、魏源——倡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革家 42
第二节 洋务派与近代体育 47
一、曾国藩洋务实践与近代体育的传播 47
二、李鸿章洋务实践与近代体育的传播 53
小结 61
第二章 近代体育思想的萌芽时期 64
第一节 维新派的体育思想 65
一、严复的体育思想 65
二、康有为的体育思想 77
三、梁启超的体育思想 94
四、谭嗣同的体育思想 107
第二节 “新政”时期的体育思想 116
一、张之洞的体育教育思想 116
小结 125
第三章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132
第一节 清末民初革命派的体育思想 133
一、孙中山的体育思想 133
二、黄兴的体育思想 138
三、秋瑾的体育思想 144
第二节 清末民初体育教育家及体育家的思想 149
一、徐一冰的体育思想 150
二、张伯苓的体育思想 156
三、王正廷的体育思想 164
小结 170
第四章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基本成熟时期 176
第一节 思想家、教育家的体育思想 177
一、蔡元培的体育思想 178
二、陶行知的体育思想 186
三、青年毛泽东的体育思想 192
第二节 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体育思想 201
一、陈独秀的体育思想 202
二、鲁迅的体育思想 214
三、杨贤江体育思想 225
四、恽代英体育思想 232
第三节 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家的思想 240
一、麦克乐体育思想 240
小结 249
第五章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深入发展时期 255
第一节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257
一、郝更生体育思想 258
二、吴蕴瑞体育思想 267
三、马约翰体育思想 278
四、方万邦体育思想 286
第二节 民族体育思想 295
一、程登科的体育思想 296
二、张之江的体育思想 304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想 314
一、革命和战争时期毛泽东体育思想 314
二、朱德的体育思想 321
小结 329
下篇 中国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 336
第六章 中国现代体育思想的奠定及初步发展时期 336
第一节 人民体育思想 338
一、人民体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38
二、人民体育思想的内容 340
三、人民体育思想的评价 342
第二节 体育为政治服务的体育思想 343
一、“批美学苏”的体育思想 344
二、“大鸣大放”的体育思想 348
第三节 “文革”前17年的其他体育思想 351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思想 353
二、计划管理的体育思想 355
三、国防体育和群众体育思想 358
四、“文革”前17年的学校体育思想 362
小结 365
第七章 中国现代体育思想的“畸变”时期 368
第一节 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主课”的体育思想 369
一、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主课”的体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69
二、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主课”的体育思想的内容 370
三、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主课”的体育思想的评价 371
第二节 “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的体育思想 371
一、“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的体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71
二、“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的体育思想的内容 372
三、“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的体育思想的评价 373
第三节 “文革”中的“乒乓外交”思想 374
一、“乒乓外交”的体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75
二、“乒乓外交”的体育思想的内容 376
三、“乒乓外交”的体育思想的评价 376
小结 377
第八章 拨乱反正和探索时期的体育思想 379
第一节 主导体育思想 380
一、关于体育的本质、功能、目的 381
二、关于体育的任务、方针和发展战略 383
第二节 其他体育思想 393
一、“真义体育”思想 394
二、“大体育观” 399
三、体育属于自然科学 402
第三节 学校体育思想 412
一、体质教育思想 413
二、快乐体育思想 416
三、整体效益思想 420
小结 425
第九章 科学发展时期的体育思想 429
第一节 主导体育思想 430
一、全民健身战略思想 430
二、奥运战略思想 432
三、体育改革思想 434
四、体育法治化思想 436
五、体育产业化思想 438
第二节 学校体育思想 442
一、健康第一体育思想 442
二、终身体育思想 446
三、体育素质教育思想 448
小结 451
结束语 455
后记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