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福建科举 1
第一节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1
一、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1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3
三、唐代的铨选和南选制度 9
四、唐代南选在福建 11
第二节 唐代福建的文化教育 13
一、唐代福建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13
二、唐代福建的学校教育 16
第三节 唐代闽人的科举活动 22
一、闽人的科举活动 22
二、唐代福建进士名录 27
第四节 唐代闽中科举佳话与进士风雅 35
一、闽中第一进士薛令之 35
二、荣登“龙虎榜”的欧阳詹 37
三、科举世家与九牧林的传说 38
四、拔萃魁首林慎思 40
五、二十三年科举路成就闽中文章初祖 42
六、“五老榜”中的闽籍进士 43
第二章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的科举 45
第一节 五代十国分裂割据时期的科举概况 45
一、五代科举制度的变化 45
二、五代科举概况 48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科举的社会背景 50
一、五代十国时期福建的政治与经济 50
二、五代十国时期福建教育的传承和发展 52
第三节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的科举活动与进士科名 56
第四节 五代福建科举佳话和进士风采 63
一、登第皂荚与泉州两状元 63
二、南唐知贡举江文蔚 64
三、志在四方、建功中原的杨徽之 65
第三章 宋代福建的科举 67
第一节 崇儒尚文政策的逐步深化 67
第二节 宋代科举制度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72
一、考试的时间和步骤 72
二、进士科擢为最贵 76
三、取中名额增多 77
四、设立“特奏名” 78
五、细密、公平的取士之制 80
第三节 宋代福建科举的社会背景 86
一、宋代福建成为新的经济重心 87
二、崇文好学、汲求功名之风浓郁 96
三、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 101
第四节 宋代福建科举的繁荣 111
一、人文荟萃 111
二、进士科名与状元 113
三、宗室进士 117
第五节 宋代福建科举的地域特征 119
一、兴盛区域之一:福州 119
二、兴盛区域之二:闽北 122
三、兴盛区域之三:兴化军 125
四、兴盛区域之四:泉州 126
第六节 宋代福建科举佳话与科举轶事 129
一、福州科举佳话与科举轶事 129
二、闽北科举佳话与科举轶事 135
三、莆田科举佳话与科举轶事 142
四、泉州科举佳话与科举轶事 147
第四章 元代福建的科举 153
第一节 元代科举制度概况及其特点 153
一、元代科举制度概况 153
二、元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159
第二节 元代福建科举的社会背景 161
一、元代福建政局的特点及其对科举的影响 161
二、元代福建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166
第三节 元代福建的科举活动 173
一、元代福建的乡试 173
二、元代福建的进士科名 179
第四节 元代福建科举佳话与进士风雅 187
一、科举旺族——建安雷氏 187
二、一科八进士 188
三、“元诗四大家”之杨载 189
四、元代闽中文学四大名士之林泉生 191
五、元代闽中文学四大名士之卢琦 192
六、江浙行省乡试第一的黄清老 194
第五章 明代福建的科举 196
第一节 明代科举制度概况及其特点 196
一、明初科举制度的确立 196
二、明代科举三级考试制度 198
三、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204
第二节 明代福建科举的社会背景 211
一、明代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科举的影响 211
二、明代福建教育的兴盛 217
第三节 明代福建再现科举繁荣 227
一、明代福建的乡试与举人科名 227
二、明代福建的进士科名 238
三、明代福建的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2
四、明代福建科名的地理分布 255
第四节 明代福建科举佳话与科举轶事 257
一、“七科八进士”与“三代五尚书” 257
二、一科“五魁” 259
三、一榜三及第 260
四、少年科举 262
五、兄弟进士 263
六、莆田黄氏十一解元 264
七、永乐朝长乐联科状元——马铎、李骐 264
八、泉州府的科第世家 266
第六章 清代福建的科举 268
第一节 清代科举制度概况及其特点 268
一、沿袭明代而有所变革 268
二、清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274
三、科举制度的终结 280
第二节 清代福建科举的社会背景 283
一、清代福建政治与经济的某些特点及其对科举的影响 283
二、清代福建教育的发达 287
第三节 清代福建继续保持科举大省地位 301
一、清代福建的乡试与举人科名 301
二、清代福建的进士科名与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14
三、清代福建科名的地理分布 324
第四节 清代福建科举佳话与科举轶事 328
一、五子登科 328
二、“六子科甲”与帝师陈宝琛 330
三、“七子科甲”与“世翰林” 332
四、四世五进士、九举人、三翰林 333
五、“五眼开,状元来”与清代福建第一个状元林鸿年 334
六、福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336
七、福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吴鲁 338
主要参考文献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