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概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世昌著
  • 出 版 社:三民书局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页数:51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从东西海通到广州通商 1

东西两个世界 1

东西海通的大开 3

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4

清廷的禁教 6

禁教的得失 7

明亡清兴 7

前三藩的反清 8

郑成功的反清 9

知识份子的反清 10

盛清的官制 11

盛清的文治 12

後三藩的平定 13

盛清的疆域 14

盛清武功的得失 14

乾隆帝与十全武功 15

清朝中衰之原因 16

古中国的妄自尊大 18

大清帝国的妄自尊大 18

广州通商时代 19

不合理的管理外商制度 21

早期中英贸易的垄断形势 22

英国两度派使来华 23

分析 24

第二章 中英鸦片战争 29

背景 29

东印度公司贸易独占权的取消 30

律劳卑的平等要求 30

义律的强硬政策 31

鸦片问题日益严重 32

鸦片弛禁论 33

鸦片严禁论 33

林则徐查禁鸦片 34

中英序幕战 35

英国兴兵东来 36

琦善与穿鼻草约 37

中国宣战 37

奕山与广州和约 38

英国扩大战争 39

奕经收复浙东失败 39

南京条约的签订 40

南京条约的分析 41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42

中英虎门条约 42

分析 42

中美望厦条约 43

中法黄埔条约 44

第三章 太平天国 46

起因 48

洪秀全 49

金田起义 50

永安建国 52

讨胡檄文 53

奠都南京 54

天朝田亩制度 55

太平军北伐失败 57

大平天国的内讧 58

曾国藩与湘军 59

为维护名教而战 60

武汉争夺战 62

李秀成力挽残局 62

曾国藩拜受大命 64

淮军与常胜军 65

太平天国的灭亡 66

太平天国败亡的原因 67

太平天国的分析 68

第四章 两次英法联军 73

两大问题 73

广州进城问题 73

第一次修约运动 75

第二次修约运动 76

战争时期的成熟 77

亚罗船事件 77

西林教案 78

第一次英法联军的东来 79

叶名琛被俘 80

天津谈判 81

四国天津条约 82

分析 83

上海税则会议 84

鸦片解禁 85

第二次英法联军东来 85

和战经过 86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88

分析 89

第五章 俄帝侵略 92

俄国侵入黑龙江 92

中俄尼布楚条约 93

中俄恰克图条约 94

俄国盘踞黑龙江 95

中俄天津条约 96

中俄瑷珲条约 97

中俄北京条约 98

陕甘囘乱和新疆囘乱 100

俄军占领伊犁 101

塞防海防之争 101

左宗棠收复新疆 103

崇厚专擅误国 104

中俄大战危机 105

曾纪泽不辱使命 107

中俄改订伊犁条约 108

曾约崇约之比较和分析 108

第六章 同光朝政与自强运动 112

前言 112

咸丰帝与西太后 112

文宗驾崩热河 115

辛酉政变 115

西太后把持朝政 117

同治时期之内乱 119

捻乱之平定 120

云南囘乱之平定 121

贵州苗乱之平定 123

同治中兴 124

自强运动的五大领袖 125

李鸿章的地位 126

自强思想的起源 126

京内的自强思想 127

京外的自强思想 128

自强新政的内容 129

守旧份子阻碍自强新政 131

民众迷信阻碍自强新政 132

朝廷腐败阻碍自强新政 133

分析 134

第七章 英法侵略西南边藩 138

滇案之发生 138

英公使藉端要挟 139

李瀚章赴滇审讯 139

烟台谈判 140

烟台条约 141

烟台条约之分析 142

越南问题的发生 144

法国侵越的经过 144

李宝协定 146

法越顺化条约 147

李一福简约 148

中法海战 149

中法陆战 150

中法议和的原因 150

中法停战协定之达成 151

中法越南条约 151

分析 152

第八章 甲午战争 156

明治维新与中日关系 156

台湾生蕃事件 157

日本并吞琉球 158

日韩立约 159

朝鲜与欧美立约 160

壬午事变 161

甲申事变 162

中日天津条约 162

东学党之乱 164

中日序幕战 165

黄海海战 165

平壤陆战 167

东北沦陷 167

威海卫投降 168

中日议和经过 169

马关条约之签订 170

马关条约之分析 172

第九章 马关条约的馀波 175

四大馀波 175

历尽沧桑的台湾 176

台湾独立运动 177

台湾抗日运动 177

日本征服台湾一波三折 179

台湾独立及抗日之检讨 179

三国干涉还辽的动机 180

三国干涉还辽的经过 181

清廷向外大借款 183

三次大借款 183

列强角逐借款竞赛 184

中俄密约的背景 186

中俄密约的谈判 187

中俄密约的内容 188

中东铁路合同的签订 189

中俄密约的遗害 189

第十章 瓜分危机与门户开放 194

德国租借膠州湾,划定山东为势力范围 194

俄国租借旅大,划定东北为势力范围 196

法国租借广州湾,划定两广云南为势力范围 198

日本划定福建为势力范围 199

英国的均势外交 200

英国租借威海卫和九龙 201

英国划定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 202

英国不出面提倡中国门户开放之原因 203

美国宣布中国门户开放之原因 204

海约翰发布中国门户开放照会 204

海约翰外交照会之内容 205

美国的外交戏法 206

分析 207

第十一章 戊戌维新与戊戌政变 210

维新的由来 210

维新思想的酝酿 210

康有为和梁启超 212

康梁鼓吹维新思想 213

康有为七次上书皇帝 214

德宗下诏变法 216

百日维新 217

帝后的不和 219

政变的前奏 220

政变的经过 221

诛除新党 222

推翻新政 223

废帝与建储 223

分析 224

第十一章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 228

排外运动的起源 228

义和团与排外运动 229

义和团的发展 230

义和团蔓延京津 231

下诏宣战 232

东南互保运动 233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234

俄军占领东北 235

英德协约的签订 236

美国扩充对华门户开放政策 237

帝后西逃 239

北京议和 240

辛丑和约之内容 241

辛丑和约之分析 243

第十三章 日俄战争与日俄密约 247

英日同盟的缘起 247

英日同盟的内容 248

英日同盟的分析 248

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 249

日俄战争的缘起 250

日俄单打局面 251

战争经过 251

日俄和约的缔订 253

日俄和约之分析 254

日本求偿於中国 255

清廷开放东北 256

第一次日俄密约 257

美国铁路外交进入东北 258

第二次日俄密约 259

第三次日俄密约 260

第四次日俄密约 261

分析 262

第十四章 国民革命运动 265

前言 265

孙中山先生 266

从兴中会到广州起义 267

从惠州起义到同盟会 268

革命党与保皇党的对垒 269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270

十次起义,十次失败 272

同盟会进入长江流域 274

慈禧与预备立宪 274

载澧与皇族内阁 276

铁路国有与辛亥革命 277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278

分析 279

第十五章 中华民国的建立 282

袁世凯东山再起 282

袁世凯控制清廷 283

南北议和 284

革命军群龙无首 285

国父由欧囘国 287

国父就任临时大总统 288

中华民国的内外政策 290

南京政府的困难 290

孙袁让争之间 291

清帝退位之交涉 292

清帝逊位 294

国父让位 294

临时约法与袁世凯 295

袁世凯拒绝南下就职 296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97

分析 299

第十六章 袁世凯窃国时期 302

政党政治的诞生 302

民初政党形势 302

陆徵祥内阁 304

国民党的成立 305

国父发表中国铁路大计划 305

赵秉钧内阁 306

国民党赢得国会选举 307

宋教仁遇剌 308

善後大借款 309

袁世凯罢免三都督 309

二次革命的失败 310

熊希龄的一流内阁 311

先定宪法抑或先选总统 312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312

袁世凯毁弃临时约法 313

一流内阁的瓦解 314

变相的宪法 314

变相的国会 315

洪宪帝制运动 316

袁世凯四面楚歌 317

中华革命党的倒袁运动 317

肇和艦起义 318

梁启超口诛笔伐 319

护国军起义 320

袁世凯取消帝制 321

南方军务院的成立 321

日本干涉帝制 322

北洋部将离心离德 323

冯国璋调停无果 324

袁世凯忧愤而死 324

分析 325

第十七章 军阀割据与南北分裂 328

军阀割据的形成 328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329

复活的国会形势 329

参战的风波 330

黎段冲突 331

张勳复辟 332

冯国璋代理总统 333

南北分裂的开始 333

北方冯段相争 334

徐总统与南北议和 335

直皖战争 336

吴佩孚的崛起 336

第一次直奉战争 337

黎元洪过渡总统一年 338

曹锟贿选 339

第二次直奉战争 339

段祺瑞东山再起 340

南方军政府的内忧 341

桂系军阀把持南方政府 341

中国国民党的成立 342

军政府的恢复 343

国父就任非常大总统 344

陈吴勾结,阻挠北伐 344

陈烱明叛变 345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重建 346

分析 347

第十八章 民初外患 352

外交承认问题 352

各国承认中华民国政府 352

蒙古独立 353

俄蒙协定 354

中俄声明文件 355

中俄蒙恰克图条约 355

外蒙的赤化 356

蒙古人民共和国 357

英藏条约 358

中英新订藏印条约 358

英国策动西藏独立 359

蒙藏互相承认独立 360

英藏西姆拉条约 360

中日满蒙五路借款换文 361

日军占领山东 363

二十一条件之产生背景 364

二十一条件之内容 365

袁世凯的屈服 367

民四条约的严重性 368

布利安不承认照会 369

中日山东密约 369

西原借款 371

中日军事协定 372

日本出兵北满和西伯利亚 373

分析 374

第十九章 民初外交 378

巴黎和会与中国 378

中国四大提案 379

中日的外交奋战 379

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 381

和约有利中国的条款 381

五四运动 382

中国代表团拒签巴黎和约 384

威尔逊的痛苦 384

五四运动的扩大 385

中德协约的缔订 387

华盛顿会议与中国 387

九国公约的签订 388

山东问题的会外解决 390

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391

山东的光复及其意义 392

俄国大革命与中国 392

加拉罕对华宣言 393

孙、越联合宣言 394

中俄缔约及建交 395

分析 396

第二十章 联俄容共与黄埔建军 402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402

第一期新文化运动 403

第二期新文化运动 404

俄共侵略指向东方 405

中共的诞生 406

容共的缘起 406

联俄的实施 407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08

一全大会宣言 409

壮烈的反帝国主义运动 411

蒋中正赴俄考察 412

创办黄埔军校 413

平定广州商团事变 414

国父北上 415

大亚洲主义 416

善後会议无果而终 417

国父逝世 417

分析 418

第二十一章 北伐统一与国家建设 422

第一次东征 422

国民政府的成立 423

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423

第二次东征 424

反对容共的声浪 425

国共冲突层出不穷 426

蒋总司令誓师北伐 427

北伐前的军阀形势 428

北伐的第一阶段 429

宁汉分裂 431

宁汉合作 432

继续北伐 432

日本阻挠 433

全国统一 434

北伐成功的因素 435

重重的内忧外患 435

黄金十年的建设 437

政治建设 438

心理建设 438

经济建设 440

国防建设 441

分析 442

第二十二章 统一时期的外交与外患 446

三种中外冲突 446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国策 447

中国恢复自主关税 448

收囘治外法权的搁置 449

租界及租借地的收复 450

俄人霸占中东铁路 451

中俄断交 452

中东路事件 452

废战公约的缺点 453

中苏军事冲突 454

苏俄悍拒调停 455

中苏会议的流产 455

苏俄擅售中东铁路 456

日本对华外交概况 457

币原和平外交 458

田中武力外交 459

田中奏摺 460

万宝山事件 461

中村被杀事件 461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462

攘外必先安内 462

蒋主席的引退 463

国联和美国的软弱态度 464

美国政策的徬徨 465

东北沦陷 466

史汀生主义的发布 466

一二八淞沪战争 467

淞沪停战协定 468

伪满洲国的诞生 469

国联决议不承认 470

李顿调查报告书 470

日本退出国联 471

分析 472

第二十三章 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 478

日本积极侵华的原因 478

热河沦陷与塘沽停战协定 479

河北事件与何梅协定 480

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482

天羽声明与亚洲门罗主义 483

亚洲门罗主义的不当 484

蒋委员长忠告日本 485

广田对华三原则 486

最後关头的伟大宣示 486

中日谈判的破裂 487

七七事变的爆发经过 487

美国的半路政策 488

罗斯福的防疫隔离演说 489

美国援华制日政策 490

国联的旁贷职责 492

国联的破产 493

蒋委员长宣布抗战决心 494

八一三淞沪战争 495

中国严拒日本求和 497

日本一再改变战略 498

中美驳斥东亚新秩序 499

日军深陷中国泥沼 501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502

史迪威事件 502

中国派军远征缅甸 503

不平等条约的废除 504

开罗会议 504

十万青年十万军 505

雅尔达密约 506

日本投降 508

分析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