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上编 庄子其人其书考论 1
第一章 庄周考论 1
一、生卒年代 2
二、故里国属 5
三、身世生平 8
1.《史记》记载的庄周生平事迹考辨 8
2.《庄子》记述的庄周生平事迹综述 12
3.庄子生平身世中的两个问题 23
第二章《庄子》考论 43
一、《庄子》的古本、今本与佚篇、佚文 43
1.从古本到今本的演变 43
2.佚篇钩索和佚文辑录 46
二、《庄子》的内、外、杂篇之分 51
1.内、外篇的划分和内篇篇名拟定之考辨 51
2.外、杂篇的划分 58
3.对《庄子》内、外、杂篇划分标准的不同看法 59
三、《庄子》的真伪问题 64
1.传统的见解 65
2.新的理解 71
3.《说剑》、《天下》的作者问题 95
中编 庄子思想述评 110
第三章 自然哲学 110
一、构成万物的基始——「气」 110
1.「气」是虚无的显现 111
2.「通天下一气耳」 112
二、万物生成和存在的形式——「化」 114
1.庄子的时空观念 114
2.庄子的变化观念 117
三、宇宙的最后根源——「道」 121
1.「道」的多种涵义 122
2.作为宇宙最后根源的「道」 126
3.庄子本体论最高范畴「道」的思想史意义 133
第四章 人生哲学 147
一、人生困境 147
1.自然之限:死与生 147
2.社会之限:时与命 148
3.自我之限:情与欲 151
二、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实践 153
1.精神境界 154
2.修养方法 176
3.处世态度 188
三、庄子后学在人生哲学方面表现出的新倾向 198
1.折衷倾向 198
2.入俗倾向 202
四、庄子人生哲学的独特性 207
1.与中国先秦其它思想派别人生哲学之比较 207
2.显示于世界哲学舞台之特色 212
第五章 社会思想 223
一、《庄子》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223
1.政治环境:频繁的战争和暴虐的统治 223
2.经济现象: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 226
3.社会生活:风俗人情、人众之分、学术形势 229
二、庄子的社会批判 237
1.无君论 237
2.无为论 241
3.返朴论 248
三、庄子的理想社会 252
1.理想社会:「至德之世」和「建德之国」 252
2.理想社会的独特性:超世俗和超人类 258
四、庄子后学在社会思想方面表现出的新特色 262
1.折衷的倾向 262
2.治世的理论 267
第六章庄子思想的认识结构 273
一、具体事物:感知的相对性 274
1.认知相对性的发现及其带来的困惑 274
2.认知相对性困惑的相对主义解决 279
3.庄子相对主义的主要结论 282
二、天理固然:理性观念的确定性 288
1.庄子关于事物内在秩序性和共同规律性的观念 288
2.《庄子》中显示的理性认识的特徵和方法 291
三、「道」:理性直觉的整体性 296
1.「道」是认识的止限 296
2.通向「道」的途径 298
第七章 庄子思想的文学特质和古代科学背景 309
一、庄子思想的文学特质 309
1.思想以寓言的故事情节展现 310
2.概念、范畴、境界的形象表述 316
3.语言的诗性 320
二、庄子思想的古代科学背景 323
1.走出巫术的丛林 323
2.高超的工艺技巧及其经验 327
3.广泛的经验知识 329
下编 庄子思想与中国历代思潮 347
第八章 庄子思想与先秦子学 347
一、庄子与先秦儒家 348
1.「庄子之学出于儒」辨析 348
2.儒学构成庄子思想的观念背景 353
3.庄子思想对儒学的最初影响 369
二、庄子与墨家 378
1.庄子对墨家的批评 378
2.「庄子」与「墨经」的关系 380
3.庄子思想对宋钘思想的吸取与超越 383
三、庄子与道家诸派 388
1.庄子与老子及关尹、列子 389
2.庄子与稷下道家及黄老之学 408
第九章 庄子思想与儒学的三个理论形态 423
一、庄子与汉代经学 423
1.汉代经学在哲学思想上和庄子思想的对立与承袭 424
2.汉代经学对《庄子》思想资料的援用 427
3.汉代经学将《庄子》作训诂根据的引证 432
二、庄子与魏晋玄学 434
1.玄学理论主题中显现的庄子思想 436
2.玄学的思维方法源出《庄子》 452
3.庄子思想与魏晋士风 456
三、庄子与宋明理学 462
1.理学基本思想理论中的庄子思想因素 462
2.理学家对庄子思想的批评 471
3.理学家对《庄子》的援用 479
第十章 庄子思想与道教、佛学 487
一、庄子思想与道教的理论基础 487
1.道教宗教目标的论证借助于庄子相对主义 488
2.道教最高人格神的观念脱胎于庄子自然哲学 492
3.道教修炼方术的理论基点潛生于《庄子》 493
二、庄子思想与佛学 500
1.《庄子》与对印度佛学名词概念的认同 503
2.庄子思想与对印度佛学般若、涅槃观念的释义 505
3.庄子思想与中国佛学思想的独立发展 524
第十一章 庄子思想与中国近现代思潮 545
一、庄子思想与近代思潮 545
1.庄子「齐物论」思想提供了近代思潮的容摄背景 546
2.近代思潮的主要论题攀援著庄子的思想观念 550
二、庄子思想与现代思潮 562
1.庄子思想的特徵构成「五四」文化反思的主要对象 563
2.庄子思想的认识结构蕴涵著思想论战中的三种哲学认识论立场 568
3.庄子思想孕育了新哲学体系中的宇宙本体和人生极致观念 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