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铜仁地区历史:1921-1978》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铜仁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09816335
  • 页数:4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在徘徊中前进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记述了贵州省铜仁地区党的历史。

第一编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1921年7月—1949年10月) 4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在黔东的传播 4

第一节建党初期黔东的社会状况 4

一、地方反动势力的剥削压迫 4

二、黔东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6

第二节黔东人民的早期革命实践 8

一、黔东青年投身进步潮流 8

二、中共党员的早期活动 9

三、北伐战争时期的黔东 12

第二章创建与拓展黔东革命根据地 15

第一节土地革命的薪火斗争 15

一、黔东赤子参加南昌起义 15

二、肖次瞻的早期革命活动 18

三、贺龙、周逸群在湘鄂西的革命实践 21

第二节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23

一、黔东“神兵”运动 23

二、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枫香溪会议 26

三、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的诞生 29

第三节黔东革命根据地各项建设 31

一、苏维埃政权建设 31

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36

三、独具特色的财政经济建设 41

四、建立革命武装及反“围剿”斗争 43

五、党团组织建设 49

六、苏区统一战线实践 55

七、《关于苗族问题决议》的实施 58

第四节红二、红六军团会师 61

一、红六军团西征入黔 61

二、木黄会师 64

三、黔东苏区军民的坚守与斗争 69

第五节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75

一、根据地创建的丰富内涵 75

二、根据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79

三、根据地的重要历史地位 81

第六节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在黔东 85

一、执行创建石镇黄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85

二、田心坪战斗 88

三、红18师磨湾归建 89

四、石阡会议的重大决策 90

第三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洪流中 95

第一节 中共思南县委的组建和斗争 96

一、中共思南县委的筹建 96

二、党在思南的地下工作与斗争 97

第二节 国立三中地下党的活动 99

第三节省溪纵队及其革命活动 102

第四节中共黔北工委的组建和斗争 103

一、中共黔北工委的建立 103

二、中共冷水支部和黔东纵队的创建 105

三、恢复中共湄潭县工委 107

四、黔东北游击队的组建与斗争 108

第五节 中共思南地下组织的恢复与斗争 111

一、中共思南地区总支部的建立 111

二、思南游击队的建立与斗争 112

第六节铜仁县中共地下组织的活动 115

第二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10月—1956年9月) 120

第四章人民政权的建立及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 120

第一节 铜仁的解放与接管 120

一、铜仁的解放 120

二、东华溪及凤冈整编 123

三、中共铜仁地委、铜仁专员公署的建立 126

四、争取国民党残余部队起义 128

五、建立县级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 131

六、建立地、专工作机构 134

第二节“五大任务”的开展 137

一、征粮 137

二、清匪 138

三、反霸 139

四、减租退押 140

第三节 剿灭土匪的斗争 142

一、匪祸爆发 142

二、剿匪斗争的部署 146

三、石阡合围 149

四、“五县合围” 152

五、梵净山剿匪 153

第四节人民武装和政法机关的设立 157

一、人民武装部的设立 157

二、政法机关的设立 158

第五节镇压反革命运动 158

一、对反革命的初步镇压 158

二、大张旗鼓的镇反运动 160

第六节召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62

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筹备 162

二、专区各族各界代表会议的召开 164

第五章民主改革运动及反封建斗争的深入 166

第一节土地改革 166

一、土地改革试点 166

二、土地改革的推进及成果 168

第二节抗美援朝运动 172

一、宣传活动 172

二、参军参战 173

三、全民捐献 175

四、拥军优属 176

第三节扫除旧社会痼疾的斗争 177

一、铲除烟毒 177

二、查禁赌博 179

三、禁绝卖淫嫖娼 180

第四节反封建斗争的深入 181

一、废除保甲制度 181

二、取缔反动会道门 183

三、贯彻《婚姻法》 186

第五节整风整党和“三反”、“五反”运动 188

一、整风整党运动 188

二、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190

三、打击资本家不法行为的“五反”运动 193

第六章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196

第一节恢复和发展农业 196

一、贯彻农业政策 196

二、爱国增产运动 197

三、农田水利建设 199

第二节恢复和发展工商业 199

一、调整工商业 199

二、扶持手工业 201

三、城乡物资交流 202

四、稳定市场物价 203

五、加强金融管理 204

第三节创建地方国营工业 205

一、专署所辖国营工业 205

二、县级国营工业 206

第四节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207

一、文化教育事业 207

二、体育事业 209

三、卫生事业 210

第七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13

第一节学习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 213

一、学习宣传总路线的部署 213

二、掀起学习宣传总路线高潮 215

第二节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6

一、农业互助合作的兴起 216

二、兴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19

三、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223

第三节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28

一、手工业的初步改造 228

二、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231

三、交通运输合作化 234

第四节 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35

一、对私营商业的改造安排 235

二、公私合营的迅速推进 238

三、加强市场管理 241

第五节粮、棉、油统购统销 244

一、粮食的计划收购与供应 244

二、农村粮食“三定” 248

三、棉布棉花的计划供应与收购 250

四、食油统购统销 252

第六节供销及信用合作事业 254

一、发展供销合作社 254

二、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组织 256

第八章过渡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 258

第一节加强党的建设 258

一、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258

二、招收、培养和提高干部 260

三、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 262

四、完善民主决策的制度措施 265

五、党组织的发展壮大 267

第二节重视和发挥群团组织作用 269

一、开展工会工作 269

二、发展青年团组织 271

三、重视妇女作用 273

第三节整顿和提高基层党组织 275

一、加强机关学习建设 275

二、结合中心工作进行农村整党 276

三、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违法乱纪的斗争 277

第四节审干肃反运动 279

一、审查干部工作 279

二、内部肃反运动 281

三、社会镇反斗争 283

第五节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284

一、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4

二、人民政协组织的初步建立 286

三、各县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 288

第六节民族工作的新任务及新进展 289

一、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 289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90

三、检查少数民族工作 291

四、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293

第三编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1956年9月—1966年5月) 300

第九章党的八大精神的传达与贯彻 300

第一节传达学习中共八大文件 300

第二节党内整风运动的开展 302

一、学习宣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02

二、整风运动的部署 303

三、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展开 305

第三节反右派斗争 307

一、反右派斗争的发动及其扩大化 307

二、对右派分子的摘帽 309

第四节“大跃进”运动 311

一、传达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11

二、农业“大跃进” 313

三、工业“大跃进” 315

四、其他领域“大跃进” 318

第五节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

一、人民公社的初步规划 319

二、人民公社的逐步建立 321

三、开办农村公共食堂 324

第十章国民经济的逐步调整 328

第一节“反右倾”斗争 328

一、“反右倾”的布置 328

二、打“三张反党集团” 330

三、对党员、干部的甄别 330

第二节贯彻调整“八字方针” 332

一、贯彻“十二条”和整风整社 332

二、贯彻“农业六十条” 334

三、解散农村公共食堂 335

四、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336

五、农村“三反”和彻底退赔 338

六、农业“八字宪法”的推行 339

七、其他领域的调整工作 341

第三节团结一致战胜困难 342

一、救灾渡荒 342

二、防治“三病” 344

三、下放干部 345

四、精简机构和人员 347

第十一章“左”的错误的发展及十年探索的基本评价 350

第一节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50

一、贯彻“双十条” 350

二、机关“五反”运动 353

三、贯彻“二十三条” 355

四、机关“四清”运动 357

五、农村面上社教运动 358

第二节党组织的整顿与发展 360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 360

二、农村整党运动 362

三、干部队伍建设 363

四、“三县合一”及县第二次党代会 367

五、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 368

第三节对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的基本评价 371

一、建设与成就 371

二、失误及教训 372

第四编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966年5月—1976年10月) 378

第十二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内乱形成 378

第一节“五一六通知”的贯彻 378

一、学习贯彻“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 378

二、红卫兵组织的兴起和串连 382

第二节 内乱局面的形成 384

一、“二七夺权” 384

二、公、检、法机关的取缔 386

三、派性武斗 386

四、“三代会”的召开 389

第十三章 遏制混乱局面及“斗、批、改”运动 391

第一节地方党组织的恢复 391

一、领导班子“三结合” 391

二、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的成立 392

三、人民解放军“三支两军” 393

第二节中共铜仁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 396

一、中发(1969) 71号文件的贯彻 396

二、革命委员会的“补台” 397

三、中共铜仁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399

四、万山特区成立和县级第三次党代会 401

第三节“斗、批、改”运动的掀起 402

一、革命大批判 402

二、“抓革命、促生产” 405

三、“清理阶级队伍” 406

四、“精兵简政” 407

五、“一打三反” 408

六、清查“五一六” 411

第四节“批林整风”运动和整党建党 413

一、“批林整风”运动 413

二、“批林批孔”运动 415

三、建立“五七”干校 417

四、整党建党 418

第十四章“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21

第一节 调整和发展国民经济 421

一、活跃经济的措施 421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 424

三、工业学大庆运动 428

四、修建湘黔铁路 429

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430

六、广播、教育和卫生建设 434

第二节十年内乱的结束 436

一、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436

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437

三、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440

第五编 在徘徊中前进及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448

第十五章 揭批“四人帮”运动 448

第一节庆祝粉碎“四人帮” 448

一、传达中共中央决定 448

二、揭判“四人帮”罪行 449

三、“四清四查”和“一批双打” 450

第二节恢复整顿和复查历史积案 451

一、恢复公检法机关及职能 451

二、群众团体的整顿 452

三、复查历史积案 453

第十六章 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 454

第一节工农业“大干快上” 454

一、普及“大寨县” 454

二、建设“大庆式”企业 456

三、财贸“双学”运动 458

第二节整党整风和落实政策 459

一、整党整风运动 459

二、落实干部政策 460

三、教育和科学事业的整顿 463

第三节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实现 465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65

二、传达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466

结束语 468

附录 475

后记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