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传播时空思想的早期渊源 18
一、亚里士多德时间学说的启蒙 18
二、康德主体性时空观的影响 22
三、黑格尔的感性时空思想 26
四、对费尔巴哈“客观存在”的批判 29
五、对伊壁鸠鲁永恒观念的批判 32
六、对德谟克利特思想的批判 34
七、对杜林时空观念的批判 37
八、对时间永恒和空间无限思想的反思 40
第二章 时间、空间、“用时间消灭空间” 43
一、马克思早年的浪漫时空思想 44
二、作为社会时间的观念 48
三、作为社会空间的观念 61
四、“用时间消灭空间” 69
第三章 交通革命与传播时空拓展 89
一、城市的变迁与交往时空 92
二、海上交通革命与传播时空 105
三、陆地交通革命与交往时空 118
四、瞬间传递信息的交往媒介——电报 132
五、跨时空交往的新形式——交易所 149
第四章 “抢时间”的远距离传播——报刊 155
一、“抢时间”的新闻报道 155
二、进行广泛的信息传播 161
三、“用时间消灭空间”对报道的影响 168
四、信息传递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因素 174
第五章 作为“无形纽带”的交往媒介 181
一、报刊将人民有机联系在一起 182
二、组织无产阶级的纽带 185
三、作为特殊的空间存在——招贴与协会 187
四、无形纽带的存在之源 195
五、国际间的信息纽带 200
第六章 世界交往时空的形成与影响 206
一、商业、战争与世界交往 207
二、商业需要、蒸汽技术与时空解放 218
三、精神交往空间的拓展 226
四、时空转换与文明的传播 233
第七章 20世纪以来的传播时空观念发展 239
一、“去远”的空间观念 239
二、自由时间观与“地球村” 243
三、不受距离限制的广播 247
四、作为“闪击”和“桥梁”的报纸 253
结语 259
主要参考文献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