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峡水库泥沙输移规律研究 1
1.1 三峡水库大水深强不平衡条件下泥沙输移规律 1
1.1.1 水流与泥沙传播规律变化 1
1.1.2 三峡水库泥沙的絮凝作用 5
1.1.3 三峡水库泥沙输移特性对水库淤积的影响 11
1.2 水库淤积物干容重变化规律 16
1.2.1 淤积物初期干容重 16
1.2.2 淤积物密实与干容重变化过程 21
1.3 三峡水库异重流形成和运动规律 23
1.3.1 水库形成异重流的判别条件 23
1.3.2 立面二维泥沙异重流数值模拟 27
1.4 变动回水区悬移质和推移质运动规律研究 33
1.4.1 金沙江下游干支流推移质 33
1.4.2 三峡水库入库推移质沙量 38
1.4.3 变动回水区河段走沙规律观测资料分析 41
2 三峡水库库区泥沙淤积影响与蓄水进程研究 48
2.1 三峡水库入库水沙变化 48
2.1.1 径流量和悬移质输沙量变化 48
2.1.2 推移质泥沙变化 51
2.2 三峡库区泥沙淤积 54
2.2.1 水库排沙比 54
2.2.2 水库泥沙淤积 58
2.2.3 重庆主城区河段走沙规律 64
2.3 三峡水库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68
2.3.1 数学模型与验证 68
2.3.2 不同来水来沙条件库区泥沙淤积计算分析 69
2.3.3 库区泥沙淤积趋势及其影响 71
2.3.4 丹江口水库淤积参照 75
2.4 变动回水区河段泥沙问题与对策研究 77
2.4.1 试验条件 77
2.4.2 20世纪90年代水文系列试验的主要成果 80
2.4.3 重点河段泥沙冲淤及对航道港区的影响 86
2.4.4 重点河段通航条件分析 88
2.4.5 九龙坡港区码头整治的探索性试验 89
2.4.6 长江重庆九龙坡河段泥沙淤积规律初步分析 90
2.4.7 长江重庆主城区重庆河段冲沙规律初步分析 91
3 三峡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对水库长期使用的影响 94
3.1 来水来沙条件对水库使用的影响 94
3.1.1 三峡入库泥沙减少情况与预测 94
3.1.2 不同来水来沙库区泥沙淤积计算分析 95
3.2 三峡水库运用方式对水库长期使用的影响 97
3.2.1 计算方案 97
3.2.2 水库淤积量 97
3.2.3 重庆河段淤积变化 101
3.3 三峡水库静、动库容计算 102
3.3.1 水库静库容计算 102
3.3.2 水库动库容计算 102
4 三峡工程坝区关键泥沙问题及对策研究 104
4.1 三峡工程运用后坝区泥沙模型验证研究 104
4.1.1 试验条件与方法 105
4.1.2 模型验证成果 105
4.2 新水沙系列坝区泥沙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107
4.2.1 模型试验条件与方法 107
4.2.2 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107
4.2.3 模型试验结果与以往研究成果对比分析 112
5 宜昌至杨家脑河段整治研究 115
5.1 三峡工程运用后宜昌至杨家脑河段综合整治方案研究 115
5.1.1 宜昌至杨家脑河段航道现状 115
5.1.2 三峡坝下游宜昌至杨家脑河段河床演变 116
5.1.3 河床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124
5.1.4 河道演变趋势预测 124
5.1.5 航道条件变化趋势 126
5.1.6 丹江口水库下游演变参照 126
5.2 三峡工程运用后宜昌至杨家脑河段整治方案效果研究 128
5.2.1 芦家河水道航道整治定床模型试验 128
5.2.2 枝江至江口河段航道整治定床模型试验 133
5.2.3 枝江至江口河段河床演变趋势预测动床模型试验 138
5.2.4 航道整治方案动床模型试验 140
5.2.5 结论和建议 144
6 水库泥沙原型观测技术研究 145
6.1 大水深、小含沙量条件下含沙量沿垂线分布规律研究 145
6.1.1 含沙量分布规律分析 145
6.1.2 输沙量法与地形(断面)法差别原因及改进途径研究 148
6.1.3 输沙量法改进途径 153
6.1.4 断面法改进途径研究 156
6.2 异重流和淤积物干容重等观测技术和方法改进 158
6.2.1 坝前异重流观测资料 158
6.2.2 异重流观测方法改进 159
6.2.3 测验断面布设和测验时机选择 160
6.3 水库淤积物干容重观测技术和方法改进 160
6.3.1 干容重采样仪器及其改进 160
7 结语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