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421
第五章 帕主第悉法王时期 421
第一节 帕主噶举派与第悉法王政权 421
一 大司徒·绛曲坚赞 422
二 帕主第悉法王政权 424
三 历代帕主第悉法王 429
第二节 第悉藏巴政权 438
一 第悉藏巴政权的建立 438
二 编制《法典十六条》 440
第三节 明朝对藏区的经营 445
一 设置都指挥使司 445
二 多封众建 447
第四节 宁玛派复兴发展 449
一 隆钦·饶绛巴 450
二 伏藏法再度兴盛 452
第五节 格鲁派的创立与发展 457
一 宗喀巴大师 457
二 宗派称谓 471
三 宗派发展 473
四 教法仪轨 488
五 甘丹“赤巴”法位的建立 490
六 拉萨密宗学院的形成 497
七 温萨耳传密法的历史 510
第六节 萨迦派显密教法传承的发展 519
一 显宗教理发展 519
二 密宗法脉传承 528
三 显密兼通高僧 535
四 道果法 539
第七节 觉囊派再度复兴和发展 541
一 觉囊·贡噶卓乔 541
二 觉囊·多罗那他 543
三 多康地区的觉囊派 549
第八节 噶举派主要法脉传承 550
一 噶玛噶举派活佛世系 550
二 智贡提寺传承 557
第六章 噶丹颇章政权时期 559
第一节 格鲁派与蒙古汗王 559
一 固始汗与第五世达赖喇嘛 560
二 第五世达赖喇嘛觐见顺治帝 563
三 制定《法典十三条》 566
四 达赖喇嘛转世灵童之争 570
第二节 噶伦与地方政教管理 582
第三节 西藏郡王与地方政局 587
第四节 格鲁派系 589
一 甘丹寺支系 590
二 哲蚌寺支系 596
三 色拉寺支系 622
四 拉萨密宗学院系 627
五 扎什伦布寺密法传承 633
第五节 宁玛派系 636
一 伏藏北传支系发展 636
二 伏藏南传支系发展 640
三 高僧及其著作 643
第六节 噶举派系 645
一 噶玛噶举派传承 645
二 达隆噶举派寺院传承 650
三 智贡噶举派活佛世系 651
第七节 萨迦派系 652
一 康区著名寺院 652
二 德格印经院 654
第八节 经典文献 656
一 藏文《大藏经》 656
二 蒙古文、满文大藏经 661
三 藏外经典 675
四 史籍僧传 683
第九节 教理学说 686
一 宗义学 687
二 密续学 688
三 因明学 694
第十节 仪轨制度 697
一 僧职戒律 697
二 堪布制度 701
三 寺院教育 703
四 法会仪式 709
五 宗教节日 713
第七章 噶厦政府时期 721
第一节 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 721
一 驻藏大臣的设置 721
二 《酌定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 723
三 噶厦政府的建构 728
四 摄政王与达赖喇嘛 730
五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 740
第二节 活佛转世制度 748
一 清代四大活佛世系 749
二 拉萨四大林活佛世系 760
三 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世系 765
四 清代建档呼图克图 768
第三节 金瓶掣签制度 770
一 金瓶掣签之设立 771
二 清代四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 775
三 其他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 778
第四节 册封赏赐制度 780
一 达赖喇嘛名号 781
二 班禅额尔德尼名号 785
三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名号 787
四 章嘉国师名号 788
五 其他活佛名号 789
第五节 寺院经营管理 792
一 新建与修缮寺院 793
二 限制寺院规模 825
第六节 僧团组织管理 828
一 僧职头衔 828
二 度牒制度 830
三 寺僧禁令 836
四 西藏寺僧管理 838
五 蒙古人进藏熬茶限制 841
第八章 近现代藏传佛教 848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藏传佛教 848
一 民国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 848
二 西藏政教与社会制度 851
三 藏传佛教寺院传统机制 852
四 汉藏佛学交流与融合 855
五 藏传佛教爱国爱教高僧 870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藏传佛教 887
一 藏区藏传佛教概况 887
二 藏传佛教寺院建设 891
三 藏传佛教寺院管理 907
四 藏传佛教古刹保护 914
主要参考文献 922
后记&魏道儒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