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研究晚清民国时期广东武术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1
(一)历史背景 1
(二)现实意义 2
二、研究晚清民国时期广东武术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3
(一)研究内容 3
(二)学术价值 6
三、晚清民国时期的广东武术研究概述 7
(一)广东地域内的拳种研究 7
(二)有关广东武术的历史 8
(三)学术期刊中涉及广东武术 8
(四)广东的民间武术社团及其活动 9
(五)广东主要拳种、创始人(代表人物)及流传地区 12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第一章 南少林、天地会与闽粤武术渊源 16
第一节 “南少林”一说的由来与众多所谓的“南少林” 16
(一)莆田 17
(二)泉州 18
(三)福清 18
(四)东山 19
(五)仙游 19
(六)云霄、诏安 20
第二节 广东亦有少林寺——移民带来的名称 20
第三节 另一种性质的南少林:天地会的旗帜与号召 26
第四节 “天下功夫出少林”——闽粤武术渊源分析 33
(一)与南少林有渊源的福建拳种 34
(二)与南少林有渊源的广东拳种 39
本章结语 47
第二章 广东拳种流派的传布与演变 48
第一节 五大名拳 49
(一)洪家拳 49
(二)刘家拳 53
(三)蔡家拳 55
(四)李家拳 57
(五)莫家拳 58
第二节 客家武术 62
(一)岳家教 62
(二)刁家教 63
(三)李家教 64
(四)朱家教 66
(五)钟家教 67
第三节 后起拳种 68
(一)蔡李佛拳 68
(二)虎鹤双形拳 73
(三)黄啸侠拳 75
(四)南枝拳 77
第四节 广东其他拳种 78
(一)咏春拳 79
(二)白眉拳 86
(三)侠家拳 88
(四)龙形拳 90
(五)佛家拳 93
(六)昆仑拳 94
(七)刘凤山派 95
(八)儒家拳 95
(九)周家拳 96
(十)太虚拳派 97
(十一)龙彪派 98
(十二)双龙派 98
(十三)谭家三展 98
(十四)柔功门 99
本章结语 100
第三章 广东武术馆社及其活动 103
第一节 武术馆社概况 103
第二节 主要武术馆社及其活动 112
(一)蔡李佛拳馆 112
(二)佛山鸿胜馆 114
(三)徐闻县英武堂 121
(四)两广国术馆 122
第三节 其他重要拳社活动 128
(一)夏汉雄体育会 128
(二)广州国术社 129
(三)珠光国术社 130
(四)广东太极联谊社 131
(五)回民塔光国术社 133
本章结语 138
第四章 精武会与广东武术 140
第一节 精武会与广东三杰 142
(一)陈公哲与精武会 143
(二)卢炜昌的拳术理论 150
(三)陈铁笙的武术著述与宣传 155
第二节 广东精武体育会 161
(一)广东精武会的创立 161
(二)广东精武会的组织与章程 165
(三)广东精武会分会 171
(四)广东精武会会内小团体 173
(五)广东精武会的舞蹈 175
(六)广东精武会与政治 176
(七)广东精武会的社会活动 179
(八)广东精武会中的英才 183
第三节 佛山精武会 186
(一)佛山精武会的创立 186
(二)佛山精武会的组织与教学 187
(三)佛山精武会的社会活动 189
(四)佛山精武会的办学 192
(五)佛山精武会会内小社团 193
(六)佛山精武英才 195
第四节 广东省其他精武会 196
(一)汕头精武会 196
(二)阳江精武会 197
(三)广东乡村精武会 198
本章结语 199
第五章 近代广东武术的转型 201
第一节 学校课程 201
第二节 体育运动 209
第三节 精武体育会的学术活动 223
第四节 其他武术名家 231
本章结语 232
第六章 广东武术的对外交流与影响 234
第一节 北派粤传 234
(一)五虎下江南 235
(二)其他北方拳种在广东地区的流传 241
第二节 广东武术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246
第三节 海外搏击术的传入对广东武术的影响 252
(一)西洋拳术的传入与发展 252
(二)西洋拳术与本土武术的交流 255
第四节 反侵略斗争与革命活动 256
本章结语 262
结论 265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