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业化发展理论与世界主要工业化模式研究 1
第一节 工业化理论分析及其含义、特征的再认识 1
第二节 现代工业化的系统性特征分析 11
第三节 世界主要工业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19
第二章 中国传统工业化发展的路径与逻辑分析 43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征及系统缺陷 43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及特征 52
第三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推进机制 78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 78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工业化发展中的增长方式特征分析 91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系统性特征及基本内容 103
第四节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系统推进机制 109
第四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8
第一节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与升级思路 128
第二节 中国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协调发展研究 140
第三节 基于进入退出视角的中国服务业发展分析 159
第四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 174
第五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产业升级与就业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181
第一节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产业升级与就业规模的关系分析 181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中国就业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 190
第三节 后金融危机时代兼顾产业升级与就业扩大的思路及对策 201
第六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产业组织优化 205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中国产业组织调整优化的新平台 205
第二节 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中国产业组织调整优化的两条基本路径 219
第三节 中国现阶段产业组织发展中的痼疾——产能过剩及其治理 231
第七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企业成长 240
第一节 经济转轨期中国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240
第二节 企业并购:促进中国企业成长的基本杠杆 260
第八章 基于集群、网络与合作视角的中国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研究 273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及实现路径 273
第二节 集群企业产品差异性与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281
第三节 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实现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结构条件 291
第四节 合作创新:实现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机制 306
第九章 新型国际分工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316
第一节 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对策 316
第二节 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路径及战略分析 328
第十章 “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研究 341
第一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及作用分析 341
第二节 基于信息技术应用视角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理分析 345
第三节 基于产业层面的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绩效的实证研究 360
第四节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状及推进思路 374
第十一章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380
第一节 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及耦合关系的理论分析 380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历史演变 384
第三节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耦合度实证分析及检验 390
第四节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推进对策 399
第十二章 中国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与协同发展研究 408
第一节 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408
第二节 区域产业转移:我国区域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基本途径 421
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中国区域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434
第十三章 中国区域工业效率与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机制研究 440
第一节 我国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工业效率比较分析 440
第二节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资源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450
第三节 我国工业化发展中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思路 455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新型农村工业化发展研究 468
第一节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及发展历程 468
第二节 中国新型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473
第三节 中国新型农村工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478
第四节 城乡统筹与小城镇产业发展: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483
第五节 中国农村工业化中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492
第六节 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中的服务业发展路径探析 499
参考文献 508
后记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