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学与戏剧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长海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2568574
  • 页数:4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叶长海先生于80年代中期,率先推出“戏剧学”的观念,至今已由国家学位委员会正式确立为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乃成为新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对历代戏剧的研究,习称为“曲学”。其研究对象除中国传统戏剧亦即“戏曲”外,还有散曲、曲艺、民间小曲等。其中对戏曲的研究,正属于“戏剧学”的范围;但“戏剧学”所要研究的,除戏剧的艺术问题外,还要研究剧场演出中的一些非艺术问题,如舞台建筑、剧场管理等,而中国“曲学”着力甚多的唱腔音律问题,却并不是西方人着意建立的“戏剧学”的重心。故而中国论家所称的“曲学”与“戏剧学”,实则有着相对应而又相交叉的关系。本书对“曲学”与“戏剧学”作了初步的理论性的界定,分别阐述了中国独特的“曲学”与“戏剧学”的起源和演化史迹。再现了中国戏剧的自身谱系,破除了以往中国戏剧论述过程中的西化迷思,真正做到了中国化与民族化。作者在解读中国戏剧的悠久历史与丰富遗产中,对戏剧史上的文化现象和学术争论,作了深入的开掘、思考和研求,提出新视点、新见解或新问题。特别是戏剧艺术在当代遇到变幻的思潮、莫测的时尚和深重的危机之际,作者对戏剧的历史传统课题和现实新课题,给予认真和谨慎的回应,

自序 1

第一编 绪说 3

第一章 曲与曲学 3

一、什么是曲 3

二、曲学简史 4

三、曲学内容 7

第二章 戏剧学 9

第三章 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特征 16

一、戏曲概说 16

二、总体性、写意性和现场性 19

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24

第二编 曲学问题 31

第一章“戏曲”考 31

第二章 说曲律 44

第三章 曲牌腔源流琐谈 48

一、海盐腔遗音应在 48

二、“海盐”、“昆山”是地方流派 51

三、对昆山腔起源问题的新认识 53

四、基本曲调和宋词音乐的关系 55

五、几点结论 57

第四章 昆曲研究中的新问题 59

第五章 明清戏曲与女性角色 67

一、戏曲中的女性角色和妇女问题 68

二、女作家的戏曲创作 76

三、女性笔下的女性角色 83

四、结语 94

第六章 论中国戏曲的总体性 97

一、古代戏剧的总体性 97

二、中西的不同方向 100

三、中国戏曲的总体性特征 102

四、“五四”的论争 104

五、西方戏剧观念的变化 108

第三编 剧学课题 115

第一章 戏剧学的新课题 115

第二章 戏剧的自我体认 122

一、说不尽的“戏剧” 122

二、“戏剧性”的历史体认 126

三、“戏剧的”与“非戏剧的” 134

四、余论 139

第三章 两种戏剧文化的对话 143

第四章 中国戏剧起源论 149

一、历代文人的猜想 149

二、晚近的智者之言 152

三、神秘的楚辞 156

四、傩戏:戏剧的活化石 160

第五章 明清戏曲演艺论 165

一、技术论 166

二、美学论 171

三、鉴赏论 179

四、结语 184

第六章 戏剧经营简论 187

一、多元的经营 187

二、规划与调控 188

三、戏剧团体的组织经营 190

四、剧场的经营 198

五、新的职能与关系 203

第四编 名剧巡礼 213

第一章 元明清戏曲述要 213

第二章《四声猿》、《歌代啸》的喜剧艺术 222

一、概说 222

二、无奇不有 224

三、喜剧的力度 227

四、民间性和通俗性 234

五、深远的影响 239

第三章《牡丹亭》的悲喜剧因素 242

一、《牡丹亭》的喜剧性和悲剧性 242

二、《牡丹亭》的“团圆”和眼泪 247

第四章《博笑记》与沈璟的戏曲创作 252

一、别具一格的《博笑记》 252

二、场上之剧曲 255

三、沈璟的戏曲创作 261

第五章 长生殿臆说 271

附:《长生殿》选析 277

第六章《桃花扇》赏析 287

第五编 曲家新论 311

第一章 关汉卿剧作评价检讨 311

一、元人印象及“关庾”说 311

二、“元曲四大家”及其他 313

三、贬关二说 320

四、近人多见而少解 324

五、热潮中之误点 328

六、结语 332

第二章 戏曲家徐渭 335

一、畸人传略 336

二、戏曲的惊世之作 342

三、本色论及其他 350

第三章 汤显祖与海盐腔 357

一、试评三种认识 357

二、汤显祖与海盐腔 360

三、“南词”与声腔 366

第四章 沈璟曲学辩争录 370

一、沈璟“格律”简说 371

二、沈璟“本色”新探 375

三、“是古非今”析义 380

四、“有关风化”异议 383

五、“沈汤之争”考辨 387

六、“树帜而角”质疑 394

第五章 王骥德与《曲律》 400

一、生平与著作 400

二、《曲律》的主要成就 406

三、余论 417

第六章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 419

后记 439

再版后记 441

索引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