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构型 表演、文化和产业》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厉震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13167965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该书以电影表演艺术为研究中心,对若干重大的电影文化和美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涉及到明星文化、表演史述、他国表演、人类表演学以及相关的导演文化、电影史学等内容。该文的内容均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在国内外电影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书在单篇论文的基础上归章分节,建立了自身完整而又严谨的结构体系,是目前中国电影界前沿性的学术著作。 该书适合电影研究者、创作者、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爱好者阅读。

第一章 表演美学的“精神成长影像” 1

第一节 重塑与冥思 1

一、一种回归的迹象 1

二、内化的表演形态 2

三、魔幻现实主义的表演意味 7

四、仪式化表演的弱化 10

五、无标识性的表演 11

第二节 减法与轻微 12

一、“简朴”与“节约” 12

二、“轻”表演的格式 14

三、“重”表演的“深触”效果 19

四、杂糅的“魔幻”表演 21

五、表演的文化身份 22

第三节 洗练与持重 23

一、表演的“外溢”能量 23

二、人文的“维度” 25

三、奇观的写意表演 31

四、类型表演的分化 34

五、“中生代”演员 36

六、平稳的状态 37

第四节 边缘与怀旧 38

一、平民化和个人化 38

二、表演的“可读性” 40

三、非自然主义的表演 42

四、类型和新类型 44

五、适配与召唤 48

第五节 震荡与印记 49

一、“祛魅”的“小年” 49

二、透支的“颜值” 50

三、“走心”的表演 53

四、魔幻与喜剧的格调 56

五、文艺片的表演文本 58

第六节 基本评估与文化分析 61

一、表演的“力场” 61

二、纪实性和魔幻性 64

三、“轻”表演和“重”表演 69

四、“症块”与“沉疴” 73

第二章 表演美学的“现象级”史述 75

第一节 民族电影的表演美学史 75

一、民族形象的表演 75

二、政治化与本色表演 76

三、表演的文化符号 78

四、奇观的表演 81

五、民族人格的印证 83

第二节 女性电影明星的文化史学 84

一、明星的文化“中继站” 84

二、古典主义的表演美学 85

三、特征与性格 87

四、现代和后现代的美学 89

五、人偶化的形象 91

六、暧昧的历史 92

第三节 日常化表演的寓言图景 93

一、影像的表演部件 93

二、整体化、历史化和民俗化 95

三、哲学的形态 101

四、表意的表演 102

第四节 港台与内地的表演文化 103

一、表演文化的“流通”阶段 103

二、博弈的关系 107

三、理论的评估 111

第五节 台湾“新电影”的表演面貌 113

一、表演的情绪 113

二、儒雅的表演气质 115

三、古典主义风格 119

四、煽情化的表演 121

第三章 异域电影的表演文化 123

第一节 表演的悖论 123

一、类型电影的“精神地图” 123

二、表演的逻辑 128

三、表演的混合物 133

第二节 合拍片的表演要素 135

一、表演的“吸纳美学” 135

二、他国表演模式的在地化 137

三、“模糊表演”的静态表征 139

四、十位一体的原生模式 141

五、表演的规训范式 142

第四章 “中国式”的表演文化图景 143

第一节 “轻”电影的表演意味 143

一、表演的“社会趣味” 143

二、“异域”的表演 145

三、“夸张”的效果 147

四、风尚的元素 149

五、表演的新表征 150

第二节 微电影与微表演 152

一、“微时代”的美学 152

二、三种主要的类型 154

三、表演的状态 155

四、文化的格局 157

第三节 电影明星的社会表演 158

一、电影产品的特殊“部件” 158

二、后电影表演 160

三、社会表演的“中国式”形态 163

四、文化的批判 165

第四节 “真人秀”的半角色表演 166

一、生产和消费现象 166

二、表现与表演之间 168

三、形象的“透支” 170

四、消费主义的陷阱 172

第五节 民族志与人类学的表演 174

一、“他”表演和“他”表情 174

二、断裂、发散和凝滞 176

三、主体与交织 178

四、表演的况味 181

第六节 文学与表演的竞合关系 182

一、主人公的“寻人启示” 182

二、“量身定编”的契机 183

三、文化的“陷阱” 186

四、“为人写戏”与“写人写戏” 189

第七节 表演的史学真相 191

一、表演虚假的事件 191

二、启蒙的“祭品” 191

三、文化的线索 193

第五章 导演代际的文化背影 195

第一节 历史的分量 195

一、长者的叠影 195

二、不可复制的“孤本性” 196

三、“大佬”与“教父” 198

四、方法论意义的文化启蒙 200

五、召唤与出发 203

第二节 “父”和“代”的命名 205

一、成“代”的集团 205

二、美学的“标识” 206

三、无非逃避的“平衡木” 207

第六章 电影的“文化养生” 210

第一节 文化的阐释 210

一、大片的“被误读” 210

二、电影的“乱码” 212

三、归正和复原 217

四、“母题”的“暖流” 219

第二节 文艺片的概念与文化 220

一、脆弱的片种生态 220

二、一种影片集群 222

三、概念的边际切割方法 224

四、构造“文艺片文化” 228

第三节 外国媒体的认知和评价 232

一、态度的“潜台词” 232

二、兴趣与肯定 233

三、中立的描述 237

四、否定的“腹语术” 239

五、博弈的市场关系 240

第四节 主旋律电影的新“配方” 244

一、多目标管理模式 244

二、平民式与加魅化 245

三、“交织”的策略 247

四、朴素的“重估” 249

第五节 “抗战电影”的人文姿态 251

一、“动力”的逻辑 251

二、历史必然性 253

三、社会必然性 257

四、历史观的基本结论 260

第六节 “少数民族电影”的现代性 262

一、民族史的“认知图式” 262

二、禁忌的“现代关照” 266

三、共性的政治诉求 269

四、文化的“转译” 271

第七节 评论的人格 274

一、“读图”的时代 274

二、评论者的身份 276

三、文化的“新常态” 278

四、规避与突围 278

五、工作的通道 280

第七章 电影产业的业态分析 282

第一节 “攻击”与“反击” 282

一、“攻击”的格局 282

二、“反击”的突破 285

三、博弈的递进 289

四、国际化转型 291

第二节 电影的“新命名” 293

一、“互联网思维”环境 293

二、当代艺术的边界 296

三、新技术的方式 298

第三节 电影产业升级的战略任务 302

一、重拾和重构 302

二、职业制片人 303

三、专业化与产业链 306

四、后电影产品 308

五、“复制”的赢利模式 310

六、青年人的“电影社区” 311

七、电影生态的“环境保护” 313

后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