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 2
卷之一 元集 5
伤寒凡例十六条 5
五运歌 12
五运阴阳老少歌 12
五运客主配五音歌 13
五运主运歌 13
五运客运歌 13
天地六气歌 13
司天歌 14
左右间气歌 14
逐年主气歌 14
逐年客气歌 14
六气交节令歌 15
十二经配天干歌 15
十二支配藏府歌 15
主运图 16
客运图 16
藏府配八卦干支以应天地六气图 17
主气图 18
客气图 19
客气客运加于主气主运以推民病图 20
五运六气说 21
伤寒六经正病论 23
左右手持脉法 28
左右手脉法部位图 29
七表脉 30
八里脉 30
九道脉 30
浮脉 30
洪脉 31
弦脉 32
迟脉 33
沉脉 34
滑脉 35
伤寒传经脉诀 42
舌上分各经部位图 49
舌上现色分经图 49
舌上兼经互现颜色图 50
舌上三图总论 50
舌胎辨证法 51
卷之二 亨集 54
乾桔汤并方论 54
解毒汤 56
清斑汤 56
清斑解毒汤 56
柴葛解肌汤并方论 57
搜风汤并方论 57
双解散并方论 58
四消饮并方论 60
更衣散并方论 61
桂枝汤并方论 62
导赤散并方论 63
芩连饮并方论 63
陷胸汤并方论 64
白虎汤并方论 65
化斑解毒汤并方论 65
小柴胡各半汤并方论 66
青蒿饮并方论 66
清金汤并方论 68
桃仁当归升麻汤并方论 69
神攻散并方论 70
抵当汤 70
利幽汤并方论 71
霹雳汤 72
和中汤并方论 72
理中汤并方论 73
神化汤并方论 74
四神汤 74
和血逐邪汤并方论 75
指南汤 75
四神丸 75
五结丸 76
通天解结汤并方论 76
透毒丸 80
烧裈散并方论 80
暑证论并治暑各方 81
香苏饮 82
香薷饮 82
滑石饮 83
豆豉汤 83
四淋散 83
伤寒身热应用药 84
伤寒身凉邪散后应用药 86
伤寒表证未退忌用药 87
伤寒施治则例五十条 88
伤寒总论 103
附录应用诸方① 107
卷之三 利集 108
伤寒施治则例增补六十条 108
中风治法此条改刊在附余后 156
卷之四 贞集 160
手厥阴经心包络辨 160
河图 169
洛书 169
先天八卦方位 170
后天八卦方位 171
藏府配八卦干支以应天地六气增定图 172
藏府配八卦干支以应天地六气增定图说 173
附余 叙 219
附余 卷上 221
伤寒病源 221
温病热病辨 224
伤寒传经正理 225
六经寒热各有所主 227
阳虚阴盛阳盛阴虚 227
伤寒汗法下法必应分明 228
太阳经麻黄桂枝辨 229
阳明病分别治法 230
少阳半表半里论 231
伤寒足三阴经下证 232
伤寒寒厥热厥病因不同 233
伤寒日数及内外证治大法 234
中风中寒转变证治 240
汗下温补通变合宜 243
病有根源治有活法 244
阴阳互用务须知本 246
结胸痞证 247
风温温疟 249
合病并病两感 250
两感辨误 250
证似伤寒 251
痉湿暍①三种 252
百合狐惑阴阳毒 254
燥热水寒说 256
附余 卷下 261
伤寒吐法 261
伤寒清法 262
中风中寒温补法 263
药随阴阳各有主治 263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266
奇经八脉 267
脉有根源 268
持脉定法 270
王叔和脉诀辨 273
脉之大纲 279
关格脉证 280
络脉①所主脉证 280
内经四气所伤论 281
外感内伤所受经言异同论 283
七传者死间藏者生 283
三焦包②络水火互用 284
司天在泉所主不同 286
洛书为医之一贯 286
八卦有体有用 287
医宗心法 288
治病必求阴阳之本 289
医必取法乎上 291
三阳三阴又各分阴阳施治 291
热药寒药补药发明 292
东垣医法 298
外感内伤要诀 299
中风治法 300
附方 309
桂枝汤 309
保安万灵丹 309
秦艽酒 310
桂枝酒 310
茱萸散 310
小黄芪酒 311
防风汤 312
补心汤 312
大补气散 312
肾沥汤 312
干地黄丸 313
独活煮散 313
荆沥汤 314
麻子酒 314
生地黄煎 314
五补汤 314
菊花酒 315
大豆紫汤 315
人参汤 316
神效七气汤 316
独活汤 316
半夏汤 316
松节酒① 317
方剂索引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