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7
一 研究现状 7
二 文献综述 11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2
一 研究思路 12
二 主要内容 14
三 研究方法 15
第四节 理论创新与研究不足 17
一 理论创新 17
二 研究不足 18
第五节 重要概念辨析和界定 19
一 利益 19
二 水资源 21
三 水污染 22
第二章 流域生态系统及其利益结构 25
第一节 流域生态系统的经济属性 25
一 流域生态系统具有三重经济属性 26
二 流域生态资本经营的循环公式与主要特征 28
第二节 流域生态系统所蕴含的利益关系 32
一 流域生态利益关系的主要内容 32
二 流域生态利益关系的多维度考察 35
三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关系的特征 37
第三节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41
一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含义 41
二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构成 43
三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47
第三章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比较与选择 59
第一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的现实依据 59
一 流域生态资源的公共池塘资源属性 60
二 流域生态资源公共产权制度残缺 62
第二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类型与比较 65
一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类型与特征 66
二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比较分析 72
三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主导机制的选择 77
第三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 79
一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人性假设 80
二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理论基础 83
三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 89
第四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价值导向 93
一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的基本原则 94
二 各种度量指标的运用及其优缺点评价 99
三 度量标准的具体化:原则与思路 101
第四章 流域多层治理与生态利益纵向协调 108
第一节 我国流域科层治理结构及其政策体系 108
一 流域科层制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109
二 我国流域科层治理的政策体系 112
三 我国流域科层治理的碎片化及其困境 116
第二节 流域多层治理下的政府间纵向利益协调 121
一 建立流域多层治理结构的现实依据 122
二 建立流域多层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126
三 完善流域多层治理的责权利分配机制 130
第三节 流域多层治理下地方政府行为偏差及其矫治 135
一 流域多层治理下地方政府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 136
二 流域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 138
三 流域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矫治 140
第五章 流域区际伙伴治理与生态利益横向协调 144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区际生态利益协调 144
一 实施流域综合开发是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 145
二 流域综合开发中的行政区际利益冲突及其根源 147
三 流域综合开发中的行政区际协调机制构建 149
第二节 流域区际水资源配置与生态利益协调 152
一 当前我国流域区际水资源行政配置的现状 153
二 流域水资源行政配置中的区际生态利益失衡 155
三 流域水资源配置中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157
第三节 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与生态利益协调 160
一 流域区际生态补偿的依据及意义 160
二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的主导模式:准市场模式 162
三 流域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164
第四节 流域跨界水污染赔偿与生态利益协调 167
一 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168
二 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 170
三 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的运行机制 173
第六章 流域公私伙伴治理与生态利益府内协调 178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间的伙伴关系 179
一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伙伴治理的动力机制 180
二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伙伴治理的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185
三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伙伴治理的政策导向 187
第二节 产业生态化演进中的企业间伙伴关系 190
一 生态产业园区:企业间伙伴关系的组织载体 191
二 水资源循环中企业间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 192
三 基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间伙伴关系构建 195
第三节 城镇污水处理的公私伙伴关系 197
一 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公私伙伴关系的现实依据 198
二 城镇污水处理公私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 200
三 城镇污水处理公私伙伴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203
第四节 政府与第三部门的伙伴合作关系 205
一 流域治理中第三部门参与的地位和作用 206
二 流域治理中第三部门参与的现状与问题 208
三 流域治理中第三部门参与机制创新的路径 210
第七章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比较与借鉴 214
第一节 美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 215
一 科罗拉多流域州际水权自主型协调机制 215
二 卡茨基尔流域州际水权市场型协调机制 221
三 田纳西流域一体化管理机制 223
第二节 澳大利亚流域州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 227
一 以州际协议形式实行流域协商管理 227
二 设立跨州的流域管理机构 228
三 实施政府与社区的伙伴合作机制 229
四 探索跨州的水权交易机制 230
第三节 法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 232
一 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多层级治理结构 233
二 形成水资源利益相关者的民主协商机制 234
三 实行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 235
四 注重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利益关系 236
第四节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237
一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经验 237
二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主要启示 243
第八章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构建:以闽江为例 246
第一节 闽江流域管理碎片化体制与区际生态利益失衡 246
一 闽江流域管理体制及其碎片化特征 247
二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失衡的主要表现 249
三 构建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现实意义 252
第二节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探索及其缺陷 254
一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的政策脉络 255
二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特点 256
三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缺陷 259
第三节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机制构建的思路与对策 261
一 完善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的运行机制 262
二 建立和完善流域区际伙伴治理机制 266
三 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伙伴合作机制 271
四 小结 284
第九章 研究结论 286
附录1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标准探析 295
一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的现实依据 295
二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测算办法的比较与选择 296
三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资金的测算 297
四 结论 301
附录2 居民生态支付意愿调查与政策含义:以闽江下游为例 302
一 条件价值评估方法简述 302
二 闽江下游生态环境状况与CVM调查问卷设计 303
三 调查结果分析 307
四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310
附录3 闽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表 313
附录4 闽江流域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调查表 316
参考文献 320
后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