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论 1
一、急诊医学的意义与现状 1
二、急诊医学的未来与展望 2
第2章 急诊工作基本要求 4
第一节 急诊科基本配置 4
一、急诊床位和医师配备 4
二、抢救室配置 4
第二节 急诊医疗服务规范 5
一、急诊人员医德修养 5
二、急诊人员行为规范 5
三、急诊人员准入要求 6
第三节 急诊科人员职责 7
一、科主任职责 7
二、护士长职责 8
三、急诊组长职责 8
四、急诊医师职责 9
五、预检、分诊护士职责 10
六、接诊室护士职责 10
七、抢救室护士职责 10
八、输液室护士职责 11
第四节 急诊医师基本技能要求 11
第3章 急诊科工作制度 14
第一节 日常工作制度 14
一、急诊日常运行制度 14
二、首诊负责制 16
三、急诊分诊和导医工作制度 17
四、急诊患者接诊及护送入院制度 18
五、急诊抢救制度 19
六、急诊收治入院制度 20
第二节 管理工作制度 20
一、急诊医嘱执行制度 20
二、急诊报告制度 21
三、急诊科医师值班制度 22
四、急诊科交接班制度 22
五、急诊科备班制度 23
六、急诊诊区管理制度 23
七、急诊科三级查房制度 24
八、急诊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24
九、急诊科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25
十、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5
十一、急诊科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26
第三节 沟通与协调制度 27
一、医患沟通制度 27
二、医护间沟通与协调 31
第四节 灾害事故急救管理制度 32
一、灾害急救医疗卫生管理制度 32
二、地震现场救护管理制度 34
三、洪灾淹溺救护管理制度 34
四、道路交通事故急救管理制度 35
五、火灾事故急救管理制度 35
六、空难事故急救管理制度 36
第五节 其他制度 41
一、紧急外派抢救制度 41
二、涉及法律问题管理制度 41
三、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42
四、急诊科培训与教育制度 43
五、特殊情况处置规范 44
第4章 院前急救 46
第一节 建立急救站 46
一、急救站的类型与功能 46
二、急救站设置 48
三、急救站管理 50
第二节 急救人员职责与素质要求 56
一、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56
二、人员素质与技能要求 59
第三节 急救车辆配备 61
一、急救车辆的分类 61
二、普通型救护车技术性能要求 61
三、监护型救护车技术性能要求 62
第四节 医疗器械及药品配备 62
一、医疗器械及药品配备原则 62
二、普通型救护车药品配备标准 63
三、监护型救护车药品配备标准 64
四、普通型救护车器械配备标准 66
五、监护型救护车器械配备标准 67
六、重大急救备用的药品物资 69
第五节 急救工作流程 70
一、医师急救工作流程 70
二、护士急救工作流程 71
三、驾驶员急救工作流程 71
四、担架员急救工作流程 72
第六节 急救医疗服务规范 73
一、规范化服务用语 73
二、仪表行为规范 74
三、急救医师服务规范 74
四、急救护士服务规范 75
五、急救驾驶员服务规范 76
六、急救担架员服务规范 77
第5章 院内急救 78
第一节 急救绿色通道 78
一、基本要求 78
二、运行规定 80
三、人员职责要求 80
第二节 接诊工作要求 81
一、预检与分诊 81
二、接诊 83
第三节 抢救与复苏 84
一、抢救室布局 84
二、抢救室工作要求 84
三、急诊抢救制度 86
四、多发伤抢救 87
五、抢救室物品配备 88
六、复苏室布局 89
七、复苏室工作制度 89
第四节 急诊治疗室工作制度 90
一、清创室 90
二、手术室 91
三、洗胃室 92
四、输液室 93
五、治疗室 94
六、注射室 95
七、石膏室 95
八、辅助科室 96
第6章 急诊观察室(病房)的建设与管理 98
第一节 基本建设与技术要求 98
一、急诊观察室与病房设计要求 98
二、急诊观察室与病房组织建制 100
三、急诊观察室与病房专业人员技能要求 101
四、急诊观察室与病房监测技术规范 103
五、急诊观察室与病房收治、转出标准 104
第二节 管理制度 104
一、常规医疗工作制度 105
二、急诊观察病房制度 105
三、病情告知和谈话制度 106
四、急诊观察室与病房抢救工作制度 107
五、治疗室工作制度 108
六、病房清洁卫生制度 108
七、消毒隔离制度 109
八、被服和药品保管制度 109
九、麻醉药品保管清点制度 110
十、院内感染预防制度 110
十一、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111
十二、检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12
十三、入住急诊观察室与病房须知(范例) 113
十四、急诊病房医师工作须知 113
第三节 各类人员职责 114
一、科主任职责 114
二、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14
三、主治医师职责 115
四、住院医师职责 116
五、护士长职责 116
六、护士职责 117
七、护士组长(每个班次中主要负责护士)职责 117
八、勤杂保洁员职责 118
第7章 ICU建设与管理规范 119
第一节 ICU基本建设要求及分级标准 119
一、ICU建设设计要求 119
二、ICU分级标准 121
第二节 人员技能与医疗设备要求 122
一、人员配备与专业技能 122
二、ICU监测技术规范和医疗设备的配备 124
第三节 ICU收治、转出标准 125
一、概况 125
二、各种疾病的收入、转出指征 126
第8章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常规 134
一、非同步电复律除颤术 134
二、氧气疗法 135
三、球囊面罩加压通气术 137
四、气管插管术 139
五、快速经皮气管造口术 141
六、环甲膜穿刺和环甲膜切开术 144
七、气管切开术 145
八、无创机械通气术 147
九、有创机械通气术 149
十、异物卡喉窒息的Heimlich手法 151
十一、深静脉置管术 153
十二、中心静脉压力监测术 156
十三、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术 158
十四、胃肠减压术 159
十五、洗胃术 161
十六、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术 165
十七、胸膜腔穿刺术 166
十八、套管针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167
十九、心包腔穿刺术 168
二十、腹腔穿刺术 170
二十一、腰椎穿刺术 171
二十二、导尿术 173
第9章 急诊医疗文书规范 176
第一节 急诊病历 176
一、病历的价值 176
二、书写病历的意义 178
三、病历书写的原则 178
四、急诊病历书写要求 179
五、急诊病历的内容 180
六、病历书写注意事项 182
七、打印病历的要求 183
第二节 急诊抢救记录与急诊观察病历 183
一、急诊抢救记录 183
二、急诊观察室病历 184
第三节 知情同意书 189
一、概念 189
二、医疗告知的形式 189
三、医疗告知的对象 190
四、医疗告知的要求 191
五、医疗告知的内容 192
六、知情同意书履行的主体 193
七、知情同意书的种类和内容 193
第四节 处方 194
一、处方的书写规则 195
二、处方的开具要求 196
三、处方标准 198
第五节 诊断证明 199
第10章 常用抢救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00
一、监护仪操作规程 200
二、心电图机操作规程 201
三、电除颤仪操作规程 203
四、呼吸机操作规程 204
五、电动洗胃机操作规程 206
六、电动吸引器操作规程 207
七、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 208
第11章 急诊常用药品 210
一、中枢神经兴奋药 210
二、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213
三、强心药 218
四、抗心律失常药 218
五、降血压药 220
六、血管扩张药 221
七、利尿药 222
八、脱水药 222
九、镇静药 223
十、解热药 227
十一、镇痛药 228
十二、平喘药 230
十三、止吐药 231
十四、促凝血药 232
十五、解毒药 233
十六、激素类药 235
十七、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 238
十八、抗过敏药 238
十九、其他 239
第12章 急危重症救治程序 241
一、心肺复苏急救程序 241
二、院内(成人)双人心肺复苏术 242
三、严重心律失常急救程序 243
四、电击除颤操作流程 244
五、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急救程序 245
六、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程序 246
七、心脏压塞急救程序 247
八、呼吸困难急救程序 248
九、窒息急救程序 249
十、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救程序 250
十一、呼吸衰竭急救程序 251
十二、哮喘发作急救程序 252
十三、咯血急救程序 253
十四、自发性气胸急救程序 254
十五、休克急救程序 255
十六、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程序 256
十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救程序 257
十八、急性肾衰竭急救程序 258
十九、急性肝衰竭急救程序 259
二十、肝性脑病急救程序 260
二十一、周期性瘫痪急救程序 261
二十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急救程序 262
二十三、酸碱平衡失调急救程序 263
二十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程序 264
二十五、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急救程序 265
二十六、高热急救程序 266
二十七、昏迷急救程序 267
二十八、抽搐急救程序 268
二十九、癫痫持续状态急救程序 269
三十、脑疝急救程序 270
三十一、急性脑卒中急救程序 271
三十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救程序 272
三十三、高血压急症急救程序 273
三十四、羊水栓塞急救程序 274
三十五、产后出血急救程序 275
三十六、子痫急救程序 276
三十七、急性中毒急救程序 277
三十八、中暑急救程序 278
三十九、多发伤复合伤急救程序 279
四十、脊柱和脊椎交通伤急救程序 280
四十一、电击伤急救程序 281
四十二、溺水急救程序 282
四十三、谵妄的诊断与处置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