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论 3
第一章 基本情况 3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3
第二节 水文气象 6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 10
第四节 水利工程概况 11
第二章 水旱灾害基本特征 13
第一节 水旱灾害灾情资料的审定 13
第二节 水旱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26
第三节 水旱灾害等级 59
第三章 水旱灾害与国民经济 95
第一节 水旱灾害在自然灾害中的地位 95
第二节 水旱灾害发生的特点和类型 96
第三节 水旱灾害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99
第二篇 水灾 105
第四章 洪涝灾害 105
第一节 历史重大洪水灾害纪实 106
第二节 典型年洪水灾害分析 111
第三节 洪涝灾害发生规律 121
第五章 洪水 131
第一节 基本情况 131
第二节 洪水类型 148
第三节 洪水特性 149
第四节 成灾洪水原因分析 164
第六章 涝渍 170
第一节 易涝耕地面积分布 170
第二节 涝渍的类型 173
第七章 形成水灾的原因 176
第一节 形成水灾的自然地理环境 176
第二节 形成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177
第三节 暴雨的时间变化 195
第四节 暴雨的空间分布 204
第五节 形成水灾的社会原因 209
第八章 防洪 210
第一节 防洪工程建设成就 210
第二节 防洪非工程建设 218
第三节 防洪标准及泄洪能力 224
第四节 防洪效益 233
第五节 防洪减灾对策 239
第九章 治涝 248
第一节 治涝成就 248
第二节 治涝措施 249
第三节 治涝效益 257
第四节 治涝对策 261
第三篇 旱灾 265
第十章 农业干旱及其灾害 265
第一节 旱情和旱灾 265
第二节 历史重大干旱灾害 267
第三节 农业干旱特征分析 293
第四节 建国以来干旱灾害及其变化趋势 302
第五节 农业干旱区划 310
第十一章 干旱缺水引起的其他灾害 315
第一节 城市干旱缺水及其灾害 315
第二节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及其危害 329
第三节 干旱对牧业的危害 333
第十二章 形成干旱的原因 335
第一节 干旱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 335
第二节 形成干旱的气候条件 335
第三节 水资源量分布 338
第四节 影响干旱及其灾害的社会经济因素 340
第十三章 防旱减灾对策 350
第一节 防旱减灾的主要措施 350
第二节 建国以来防旱减灾经济效益 356
第三节 国民经济发展对水量的需求 362
第四节 防旱减灾对策 366
第四篇 宏观对策 373
第十四章 立法 373
第一节 立法的必要性 373
第二节 我国治水立法工作 374
第三节 立法的关键在于实施 377
第十五章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379
第一节 提高防灾意识和宣传教育 379
第二节 提高防灾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382
第十六章 增加投入改革投资体制 384
第一节 水利投资概况 384
第二节 当前水利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87
第十七章 加强水旱灾害科学研究 390
第一节 水旱灾害发生规律的研究 390
第二节 应用新技术的研究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