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年的快乐 1
1.王江泾的陶家大院 1
2.走出淀上村 3
3.集贤小学的住宿生 5
4.爱踢足球的一段“佳话” 7
第二章 出色的中学生 12
1.第一次跳级 12
2.每月拿奖学金的中学生 14
3.从不忘记的感恩之心 16
4.嘉兴中学的雨量站 18
5.第二次跳级 20
6.不平静的南京中学 22
7.在炮火战乱中 25
第三章 战争年代的大学岁月 28
1.流亡到重庆 28
2.迈入大学校门的保送生 30
3.转系学习的“风波” 32
4.中央大学第一届气象专业学生 34
5.战时的大学生活 36
6.奋发读书的学子 38
第四章 步入气象科研之门 42
1.几乎被命运“捉弄” 42
2.恩师涂长望与赵九章 44
3.走进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 48
4.锻炼与提高 50
5.北碚生活“小插曲” 53
6.年轻的学术报告主讲人 55
7.从重庆北碚到南京北极阁 57
8.生活的新起点 59
9.北极阁的“小不拉子” 62
10.在北极阁成长 64
11.迎接全国解放 68
12.父子兄弟别离 70
第五章 新中国气象科学的开拓者 74
1.急待发展的新中国气象事业 74
2.“联合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心”的成立 76
3.走进“联心” 78
4.新中国早期的天气预报工作 81
5.难忘的“预报员”时光 83
6.建国后第一次大寒潮侵袭 86
7.教训与经验 89
8.“武汉保卫战”的胜利 91
9.讲真话的青年气象学家 94
10.“联心”的积累与收获 98
11.对东亚寒潮路径与寒潮爆发的研究 101
12.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突变的研究 103
13.《中国的梅雨》与《西藏高原气象学》 106
第六章 时代赋予的使命 110
1.张爱萍点将 110
2.在艰苦的酒泉试验基地 112
3.空爆核试验的功臣 115
4.也曾经历过失败 117
5.“两弹”试验立新功 120
6.向气象卫星进军 125
7.卫星资料的应用和开拓 128
8.对卫星云图的深入研究 132
9.卫星云图的推广及成就 133
10.亲赴75.8大暴雨现场 137
11.比西方早20年的“落区法” 138
12.75.8大暴雨的研究成果 140
第七章 科研道路新征程 145
1.专著《中国之暴雨》 145
2.对暴雨的后续研究及贡献 147
3.东亚季风理论与预测方法的研究 150
4.走向国际的中方首席科学家 153
5.推进国际合作 156
6.兄弟团聚 158
7.海峡两岸气象交流的先行者 160
8.两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实验 164
第八章 大师人生 167
1.音乐、小说、足球 167
2.温暖的港湾 171
3.与叶笃正的友谊 173
4.气象园丁的骄傲 178
5.学无止境、勤奋如初 181
6.淡泊名利、谦虚待人 185
7.风云雨雪,光风霁月 188
后记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