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一、设计学概要 3
(一)设计的诞生 3
(二)设计的含义 4
(三)设计的矛盾 6
(四)创造 7
1、宏观与微观 7
2、造物·造形 8
(五)人·生活·环境 9
(六)工业·商业·经济·艺术与科学 11
1、工业的变革 11
2、商业的发展 12
3、设计与经济 12
4、艺术与科学 14
(七)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14
(八)设计的范畴 15
1、现代设计 16
2、设计的共性 17
3、设计的个性 19
二、现代设计的特征 21
(一)感受 21
(二)动律 22
(三)空间 24
(四)组合 27
(五)量块 30
(六)线条 31
(七)分割 32
(八)错视 33
三、设计美学 37
(一)美的因素 37
1、美的共性与个性 38
2、美的多因素 39
3、内容和形式的美 40
4、形式美是形象高度的概括 41
5、形式美的规律 44
6、形式美的生理与心理基础 46
7、形式美与艺术技巧 47
8、形式美的反作用和艺术风格 48
(二)美与用的辩证关系 50
(三)形式心理 54
四、形象元素 60
(一)自然形态 60
1、观察和写生 60
2、写生 61
3、变象 63
(二)几何形态 72
1、几何纹的诞生和发展 73
2、现代几何纹的特点 74
3、几何纹的基本形态 76
4、几何纹的骨格 77
5、几何纹的规律 78
6、形的组合 80
7、特殊结构 81
8、透视几何纹 81
9、几何纹的变异 85
10、运动变幻 86
11、抽象几何纹的设计方法 89
(三)装饰色彩 96
1、色彩的可变性 96
2、色彩的情感 98
3、色彩的调配 100
五、设计基础 105
(一)平面设计 105
1、形的概念 105
2、具象与抽象 106
3、平面的延伸 109
4、三体格局 121
5、装饰的属性 124
6、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126
(二)立体设计 128
1、空间与形的关系 128
2、三原形的含义 129
3、线脚元素与组合 134
4、型的内核 144
5、仿生学的启示 145
6、形与体、附件及其装饰 147
7、精简与微差 153
六、构成原理 156
(一)构成概况 156
(二)集中构成 157
(三)打散构成 161
1、自然形态的分解 162
2、自然形态的变异 163
3、变异元素化 165
4、打散构成 165
(四)抽象构成 172
七、结构与表面 176
(一)结构与组合 176
1、同一性组合 177
2、格律组合,自由组合 177
3、单元组合,多元组合 177
4、分散组合,连续组合 178
5、组合的分与聚 178
6、组合与形态变化 179
7、组合的运动与节奏 179
8、组合的整体性与细节的典型性 180
(二)设计与表面处理 180
1、现代工艺与材质 180
2、内部结构对表面的影响 182
3、美化·功能·情感 183
(三)结构与透视 185
八、信息·媒介·探索 189
(一)设计的信息·敏感性 189
1、新与旧 190
2、突破 191
(二)广告艺术的传达 192
1、具象性 192
2、抽象性 197
(三)关于包豪斯的探索 198
(四)民族形式与风格 203
(五)设计构思 207
1、图案美 207
2、设计心理 208
3、典型性 209
4、装饰性 209
5、功能性 213
6、风格 213
后记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