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大埔县地方史 第1卷 1925-1949》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1995511
  • 页数:4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叙述了广东惠来县各级党组织1919年至1949年发展状况。

第一编 党组织创建时期(1921—1927.4) 3

第一章 党团组织的创建 3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对大埔的影响 3

第二节 新学生社及团组织的建立 5

第三节 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9

第四节 大埔县部委的成立 12

第二章 群众运动的兴起与挫折 17

第一节 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的开展 17

第二节 工人运动的兴起 18

第三节 农民运动的开展 20

第四节 民众对北伐战争的支援 24

第五节 大革命运动的失败 25

第二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5—1937.7) 31

第三章 早期的武装起义 31

第一节 四一五政变后的初期暴动 31

一、县城茶阳暴动 32

二、农民武装的建立 34

第二节 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 35

第三节 高陂、茶阳的第二次暴动 38

第四节 工农政权的建立 41

第五节 南昌起义军三河坝阻击战 43

第六节 南昌起义军对大埔的影响 45

第四章 成立县委,实行武装割据 47

第一节 大埔县委的建立 47

第二节 工农革命军第十五团的建立 48

第三节 高陂、银江的年关暴动 50

第四节 加强县、区领导及整顿武装机构 52

第五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 54

第六节 与邻县的联合斗争 60

一、参加平和暴动 60

二、参加永定暴动 61

三、饶和埔边的斗争 62

第七节 初期武装暴动的特点 64

第五章 武装斗争的复兴与根据地的创建 68

第一节 中共六大精神的贯彻 68

一、六大精神的贯彻与影响 68

二、中共饶大特委的建立及埔东革命斗争的恢复 70

三、五县暴委与七县联委的组成 71

第二节 埔西武装斗争的恢复和发展 72

第三节 埔北斗争的恢复和发展 75

第六章 响应闽西红军入粤展开的斗争 77

第一节 策应闽西红军入埔 77

第二节 红四军经大埔进东江 78

第三节 红军第四十六团的建立 81

第四节 红军第四十八团的建立 83

第五节 县委进一步健全后的斗争 86

第六节 斗争中建立的边区县委 88

第七节 苏区的创建与发展 90

一、埔西苏维埃区域的创建 91

二、埔南苏维埃区域的斗争 93

三、埔北苏维埃区域的发展 94

四、埔东苏维埃区域的巩固 95

第八节 苏维埃区域内的各项建设 96

一、政权建设 97

二、武装建设 100

三、革命团体建设 102

四、经济文化建设 103

第九节 苏区内的土地革命 104

第七章 协助建立中央交通线 107

第一节 中央交通线大埔中站的建立 107

第二节 圆满完成各项交通任务 109

第三节 保卫交通线安全的斗争 111

第八章 “左”倾冒险错误下的艰苦斗争 114

第一节 “左”倾冒险错误的影响 114

第二节 配合闽西红军出击大埔 115

第三节 “左”倾错误下的肃反 119

第四节 苏区内艰苦的反“围剿”斗争 123

一、埔东苏区的艰苦斗争 123

二、饶和埔县委的艰苦斗争 124

三、埔北地区的反“围剿”与革命斗争 126

第五节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反“清剿”斗争 129

一、大埔东北部的游击战争 129

二、饶和埔诏区域内的艰苦斗争 132

三、古大存的游击队与大埔革命斗争 133

第九章 抗日救亡运动与中共大埔党组织的恢复 135

第一节 大埔的抗日救亡运动 135

第二节 中共大埔县工作委员会的建立 138

第三编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147

第十章 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壮大党的力量 147

第一节 全面抗战后的大埔形势 147

第二节 大埔县委及区级组织的复建 150

一、中共埔北区委的建立 152

二、中共百侯区委的建立 153

三、中共高陂、石云、大麻、三河、坪沙区委的成立 153

四、中共大埔县党代会的召开 154

五、饶和埔丰县委与埔北中心区委的成立 156

第三节 党组织的思想建设 158

第四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60

第五节 建立抗日民众武装 165

第六节 办好夜校,发动妇女抗日支前 169

第七节 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 173

第十一章 大埔党组织在反共逆流中的斗争 175

第一节 整党审干巩固组织 175

一、党组织斗争策略的调整 175

二、内部整顿,全面审干 176

三、整顿后成立大埔县委 178

第二节 建设特委、南委机关的安全环境 179

一、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迁来大埔 179

二、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在大埔 181

三、协助南委建造工作平台 184

四、适应新形势、完善组织体制 186

第三节 南委事件前后的应变措施 189

第四节 南委事件后大埔党组织的活动 192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斗争 196

第一节 抗日战争后期的大埔形势 196

第二节 党组织的恢复 197

第三节 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的建立与发展 199

一、留守支队的发展 201

二、第二支队的扩大 202

三、第三、四支队在银江豆甲坑成立 203

四、第九支队的成立 206

五、第一支队在埔北郑石寮组建 207

六、第一、九支队联合出击西河 208

第四编 解放战争时期(1945.9 —1949.10) 215

第十三章 分散隐蔽,巩固扩大据点 215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 215

第二节 武装自卫斗争 219

一、饶和埔丰县委配合王涛、长胜支队出击高陂 219

二、饶和埔丰边的反“围剿”斗争 221

第三节 武装分散坚持斗争 222

一、梅埔丰边与韩江纵队第三、四支队的转化 223

二、饶和埔丰边与长胜支队的转化 225

三、埔北据点的转化 227

第四节 转入学校和山区分散发展 228

第十四章 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 231

第一节 边工委梅埔先发动战略的贯彻 231

第二节 粤东支队在埔北成立 233

第三节 粤东地委扩大会议在大埔召开 236

第四节 埔丰县委和游击队的建立 237

第五节 梅埔县委和游击队的建立 238

第六节 配合大麻出击开辟埔西根据地 239

第七节 饶和埔丰县委的成立 242

第八节 饶和埔丰武装基干队的建立 244

第九节 百侯出击,开辟埔东南根据地 245

第十节 埔永工委与游击队的建立 246

第十五章 巩固梅埔丰,扩展游击根据地 250

第一节 一九四八年春夏间的态势 250

第二节 埔丰、梅埔县委发动的年关斗争 252

第三节 粤东支队独一、独二、独八大队的出击 255

一、独一大队的出击 255

二、独二大队的出击与独八大队的伏击战 256

第四节 饶和埔丰游击区的发展 260

第五节 粤东支队独五大队的成立与战斗 263

第六节 永和埔县委的成立和根据地的发展 265

第七节 整编 永和埔独立大队 建立解放闽西后方基地 268

第八节 建立永和埔基干队 273

第九节 韩江税收队的成立及战斗 276

第十六章 在粉碎敌人“驻剿”中扩大根据地 280

第一节 反攻形势下的新策略 280

第二节 在大埔成立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队 281

第三节 埔永梅县委的成立 283

第四节 独六大队的建立与战斗 284

第五节 独八大队在麻子坜扩编 286

第六节 新永和埔县委的成立 288

第七节 闽西支队大埔扩建后取得四战四捷 291

第八节 梅埔丰县委的成立 295

第九节 梅埔丰海洋大队的成立 300

第十节 饶埔丰县委的成立 301

第十一节 饶和埔县委的成立与反“围剿”斗争 303

第十二节 独五大队的整编 与反“围剿”斗争 304

第十七章 实施战略进攻,解放全大埔 308

第一节 实施战略进攻 308

第二节 攻克大埔重镇湖寮 309

一、深入湖寮侦察 309

二、攻克湖寮反动堡垒 311

三、湖寮外围的伏击战 312

四、漳溪军民同庆边纵成立暨湖寮战斗胜利 313

第三节 大埔国民党部队的起义 314

一、恭州杨锡田班的起义 314

二、高陂自卫中队的起义 315

三、湖寮自卫大队的起义 317

四、英雅中村的谈判促成保安十二团起义 319

第四节 成立饶和埔丰县委 320

第五节 第四支队十三团成立 321

第六节 富岭保卫战 322

第七节 第七支队在大老寨成立 324

第八节 永和埔靖县委的成立 325

第九节 攻克县城,解放全大埔 327

一、攻克大埔县城 327

二、成立大埔县人民政府 331

三、高陂歼敌 332

四、大埔解放威震闽粤边 334

第十节 大埔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 335

第十八章 配合创建闽粤赣边解放区 339

第一节 为上级党委提供工作平台 339

一、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工委)就地领导大埔 339

二、中共梅埔(粤东)地委、粤东支队在大埔成立 342

三、中共闽西地委、闽西支队转战大埔 343

四、中共韩东地委在大埔成立 344

第二节 健全与建设政权 345

一、两面政权阶段 345

二、农会代替政权阶段 347

三、民主政权的建立 348

四、县、区、村人民政府的调整 351

第三节 经济与文化建设 352

一、农田水利建设 353

二、军工生产建设 353

三、财税建设 354

四、金融建设 355

五、文化建设 357

第四节 文教与卫生建设 360

一、韩江干校在大埔创办 360

二、创办卫生学校和医院,改善根据地的医疗条件 361

三、在大埔创办财贸干部学校 363

四、梅州公学转到大埔续办 364

第五节 边区工委、党委电台在大埔 365

第六节 为边区武装提供整训基地 367

一、独一、独二大队在黄草岽整训 368

二、独八大队在西岩山冬季整训 368

三、边纵第二团与独六大队在青溪联合冬训 369

四、税收大队岸洋学习 370

第七节 建设解放闽西南的后方基地 372

第八节 保分局保家乡打击胡琏残部 372

第九节 发动群众支前 378

第十节 调整建制,逐步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381

附录 385

附录一:中共大埔县地方史大事记 387

附录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大埔县主要领导人名录 456

附录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埔县中共党员统计表 461

附录四:大埔县革命老区村庄名册 462

附录五: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南昌起义军在大埔境内进军示意图 481

附录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活动的武装系列 482

附录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县武装系列沿革表 483

附录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县武装斗争示意图 484

附录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县苏维埃区域图 485

附录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交通局大埔中站交通路线图 486

附录十一: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大埔县游击活动区域示意图 487

附录十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大埔活动的人民武装系列表 488

附录十三:解放战争时期在大埔进行的重大战斗示意图 489

后记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