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电图学及心电图机 1
第一节 心电图学 1
第二节 心电图机 2
第二章 心电图产生原理 4
第一节 心肌除极及复极过程 4
第二节 心电向量综合及容积导电 8
第三节 心电图导联 9
第四节 心电图中各波图形产生原理 11
第五节 QRS波群中各波名称图解 19
第三章 正常心电图 20
第一节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20
第二节 心律的确定及心率测量 21
第三节 P—R间期测量 23
第四节 电轴偏移、心电位及钟向转动 24
第五节 各波间期及振幅的测量 30
第六节 心电图各波正常值 31
P波 31
ST段 33
第七节 伪差的辨识 35
第四章 异常心电图 36
第一节 心房肥大 36
一、右房肥大 36
二、左房肥大 37
第二节 心室肥厚 38
一、左心室肥厚 38
二、右心室肥厚 40
三、左、右双侧心室肥厚 41
第三节 右位心 43
第五章 心律失常 45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45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 46
一、正常窦性心律 46
二、窦性心动过缓 46
三、窦性心动过速 47
四、窦性心律不齐 47
五、窦房结内游走节律 48
六、窦房结——房室交界游走节律 48
七、窦性停搏 49
第三节 异位心律 50
一、自动性异位心律 50
(一)过早搏动 50
房性过早搏动 50
“注”室内差异传导 51
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 51
“附”反复心律 52
伪反复心律 53
室性过早搏动 53
“注”室性融合波 56
(二)阵发性心动过速 56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57
室性心动过速 58
(三)心房扑动 59
(四)心房颤动 60
(五)心室扑动及颤动 61
二、被动性异位心律 62
(一)房室交界性逸搏 62
(二)室性逸搏 62
(三)房室交界性心律 63
冠状窦性心律 65
冠状结性心律 66
(四)心室自搏心律 66
第四节 心脏传导阻滞 68
一、窦房阻滞 68
(一)第一度窦房阻滞 68
(二)第二度窦房阻滞 68
(三)第三度窦房阻滞 70
二、心房内传导阻滞 71
(一)部分性心房内阻滞 71
(二)完全性心房内阻滞 71
三、房室传导阻滞 72
(一)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72
(二)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72
(三)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73
四、束支传导阻滞 75
(一)完全性左侧束支传导阻滞 75
不完全性左侧束支传导阻滞 76
(二)完全性右侧束支传导阻滞 76
不完全性右侧束支传导阻滞 77
五、左束支半支阻滞 78
(一)左前半支阻滞 78
(二)左后半支阻滞 79
(三)双侧束支阻滞 80
六、室内传导阻滞 82
第五节 预激症候群 83
第六节 干扰与脱节 88
一、反拗期与干扰、脱节 88
二、干扰、脱节与传导阻滞的区别 88
三、常见的几种干扰与脱节现象 88
(一)干扰性房室脱节 88
(二)窦房结性干扰 90
(三)房性融合波 90
(四)室性融合波 91
(五)隐匿性传导 91
(六)室内异差性传导 92
第六章 各种临床情况的心电图改变 93
第一节 急性心机梗塞 93
第二节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 106
“附”心脏负荷试验 107
第三节 心包炎 110
一、急性心包炎 110
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111
第四节 心肌疾病 112
一、急性心肌炎 112
二、慢性心肌病 112
第五节肺原性心脏病 114
一、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114
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115
第六节 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116
一、毛地黄 116
二、奎尼丁 117
三、酒石酸锑钾(钠) 117
四、吐根硷 118
第七节 电介质紊乱对心电图影响 119
一、低血钾 119
二、高血钾 120
三、低血钙 120
四、高血钙 121
第八节 心外因素引起的心电图变化 122
一、脑部病变情况下心电图变化 122
二、吸烟情况下心电图变化 122
三、低温麻醉手术时心电图变化 122
附录1.肢体导联六轴系统座标图 124
附录2.不同心率时Q—T间期正常值图 125
附录3.二级梯运动试验登梯次数表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