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与技能》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瑞富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40368673
  • 页数:27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创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法。全书内容共分10章,包括认识创新、创新人才、创造原理、创新思维、创造技能、创造技法、创新环境和创新战略、创新设计、创新案例、创新教育等。本书可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开展工程训练、创新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通用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有关人员开展创新活动的培训教材、通用读物和参考用书。

第1章 认识创新 1

1.1创新的概念 1

1.1.1创新的定义 1

1.1.2创新的特性 2

1.2创造的概念 2

1.2.1创造的定义 2

1.2.2创造的特性 3

1.3创造与创新的关系 3

1.4创新的分类 5

1.4.1按创新对象的不同分类 5

1.4.2按创新模式的不同分类 6

1.5创新与社会发展 8

1.5.1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8

1.5.2创新是影响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 11

1.5.3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2

学习指导 13

复习与思考题 14

第2章 创新人才 15

2.1创新人才简介 15

2.1.1创新人才的概念 15

2.1.2创新人才的特点 16

2.2创新人才培养 17

2.2.1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 17

2.2.2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8

2.2.3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 19

2.3创新能力培养 20

2.3.1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 20

2.3.2创新能力的培养原则 21

2.3.3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 23

学习指导 25

复习与思考题 25

第3章 创造原理 27

3.1创造学的基本概念 27

3.2创造学的研究目的、任务和内容 28

3.2.1创造学的研究目的和基本原理 28

3.2.2创造学的研究任务 30

3.2.3创造学的研究内容 30

3.3创造学在我国的发展及其趋势 31

3.3.1发展概述 31

3.3.2发展趋势 33

3.4创造原理的分类 35

3.5原极思维创造原理 36

3.5.1挖掘深化创造原理 36

3.5.2继承借鉴创造原理 38

3.5.3增减、扩缩创造原理 40

3.6对极思维创造原理 42

3.6.1相似创造原理 43

3.6.2相对创造原理 44

3.6.3相异创造原理 45

3.7合极思维创造原理 46

3.7.1组合法创造原理 47

3.7.2联合法创造原理 48

3.7.3化合法创造原理 49

学习指导 49

复习与思考题 50

第4章 创新思维 51

4.1创新思维概述 51

4.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性 53

4.3创新思维的类型 57

4.4创新思维的方法 60

4.4.1突破思维定势法 60

4.4.2发散思维法 61

4.4.3逆向思维法 63

4.4.4形象思维法 64

4.4.5利用潜思维法 66

4.4.6辩证思维法 68

4.5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培养 69

4.5.1创新思维的生理机制 69

4.5.2影响创新思维的因素 70

4.5.3创新思维的形成 71

4.5.4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73

学习指导 74

复习与思考题 74

第5章 创造技能 75

5.1观察力 75

5.1.1观察的三大要素 75

5.1.2观察过程与分类 76

5.1.3创造性观察机制 77

5.1.4观察技巧及观察能力的培训 79

5.2注意力 81

5.2.1注意力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81

5.2.2注意力的品质 82

5.2.3注意力的培养 82

5.3记忆力 83

5.3.1记忆力的能动作用 83

5.3.2记忆力的培训 84

5.4理解力 86

5.4.1理解力的含义 86

5.4.2提高理解力的培训 86

5.5发现问题能力 87

5.5.1发现问题能力的含义 87

5.5.2提高发现问题能力的途径 87

5.5.3发现问题能力的培训 87

5.6开发选题能力 88

5.6.1开发选题的原则 88

5.6.2开发选题的途径 90

5.7抓住机遇的能力 92

5.7.1机遇的类型 93

5.7.2机遇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94

5.7.3捕捉发明创造机遇的途径 94

5.8操作能力 96

5.8.1操作能力和创造、创新的关系 96

5.8.2操作能力的表现 96

5.8.3操作能力的培训 97

5.9工程能力 98

5.9.1工程能力的体现 98

5.9.2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基本程序 102

5.10智能技术运用能力 102

5.10.1智能技术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102

5.10.2开发智能技术的途径 103

5.11破译黑箱的能力 104

5.11.1黑箱及破译黑箱的定义 104

5.11.2破译黑箱的作用与意义 104

5.11.3破译黑箱的理论依据 105

5.11.4破译黑箱能力的培训 106

5.12系统分析和系统决策能力 106

5.12.1系统分析能力的定义 106

5.12.2系统分析能力的特点 107

5.12.3系统分析能力的培训 108

5.12.4系统决策能力的培训 109

5.13信息能力 110

5.13.1信息与创造、创新的关系 111

5.13.2信息源 111

5.13.3信息检索方法及途径 113

5.13.4创新者应具备的信息能力 115

学习指导 117

复习与思考题 117

第6章 创造技法 119

6.1创造技法的分类 119

6.2智力激励法 121

6.2.1技法原理 121

6.2.2运用程序 122

6.2.3改进型智力激励法 124

6.3系统分析法 127

6.3.1设问探求法 127

6.3.2缺点列举法 128

6.3.3希望点列举法 129

6.3.4特性列举法 130

6.4联想法 132

6.4.1技法原理 132

6.4.2联想法的分类 132

6.5类比法 138

6.5.1直接类比法 138

6.5.2拟人类比法 139

6.5.3综摄类比法 139

6.5.4仿生类比法 141

6.6仿生法 142

6.7移植法 142

6.7.1技法原理 143

6.7.2移植法的分类 143

6.8演绎发明法 145

6.8.1技法原理 145

6.8.2演绎推理的基本方式 146

6.9逆向构思法 148

6.9.1技法原理 148

6.9.2运用要点 148

6.10形态分析法 151

6.10.1技法原理 151

6.10.2形态分析法的要求及运用程序 152

6.11信息交合法 154

6.11.1技法原理 154

6.11.2信息交合法的运用 156

6.12组合创新法 158

6.12.1创造技法应用的适宜性 159

6.12.2创造技法应用的协同性 160

6.12.3创造技法应用的依存性 160

6.12.4创造技法应用的实践性 161

6.13 TRIZ理论方法 162

6.13.1 TRIZ的发展历程 162

6.13.2 TRIZ理论体系 163

6.13.3 TRIZ理论方法应用实例 178

6.13.4 TRIZ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178

学习指导 180

复习与思考题 180

第7章 创新环境和创新战略 181

7.1创新环境 181

7.1.1环境对创新的影响和作用 181

7.1.2文化环境和企业文化创新 182

7.1.3教育环境 184

7.1.4人力资源 188

7.1.5市场环境 190

7.1.6政策环境 192

7.2创新战略 196

7.2.1创新战略的内容与原则 196

7.2.2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与特点 197

7.3创新战略的选择 198

7.3.1技术创新战略对策 198

7.3.2技术创新模式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匹配要求 201

7.3.3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定位选择 204

学习指导 206

复习与思考题 206

第8章 创新设计 207

8.1创新设计概论 207

8.1.1创新设计要素 208

8.1.2创新设计系统 211

8.1.3创新设计的类型 212

8.1.4创新设计的特点 214

8.1.5创新设计的进程 216

8.2机电产品创新设计 218

8.2.1基于广义特征的产品创新设计 218

8.2.2基于知识的产品创新设计 220

8.2.3创新设计中的多视点需求分析方法 222

8.3创新设计典型案例 223

8.3.1自行车的创新设计和应用 223

8.3.2新型内燃机的开发 229

8.3.3汽车的演变和创新 232

学习指导 238

复习与思考题 239

第9章 创新案例 241

9.1创新案例(一) 241

9.2创新案例(二) 250

9.3创新案例(三) 256

学习指导 260

复习与思考题 261

第10章 创新教育 263

10.1 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特点 263

10.2创新教育的内容 263

10.3创新教育的实施 265

10.4创新作品设计训练 268

学习指导 270

复习与思考题 270

参考文献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