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病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 1
第二节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2
第三节 病理学的发展简史 3
复习思考题 4
第一篇 病理解剖学 5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5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5
一、萎缩 6
二、肥大 7
三、增生 7
四、化生 7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8
一、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8
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 9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13
一、再生 13
二、纤维性修复 17
三、创伤愈合 18
四、影响组织再生修复的因素 20
复习思考题 21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2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22
一、充血 22
二、淤血 23
第二节 血栓形成 24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 24
二、血栓形成过程及血栓的类型 25
三、血栓的结局 26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27
第三节 栓塞 28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 28
二、栓塞的类型及临床联系 29
第四节 梗死 31
一、梗死的原因和条件 31
二、梗死的病理变化及类型 31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33
复习思考题 34
第三章 炎症 35
第一节 炎症的概述 35
一、炎症的概念 35
二、炎症的原因 35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36
一、变质 36
二、渗出 37
三、增生 41
第三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 41
一、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 41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41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和特点 42
一、临床分型 42
二、病理分型 43
第五节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45
一、痊愈 45
二、迁延不愈 46
三、蔓延播散 46
复习思考题 46
第四章 肿瘤 47
第一节 肿瘤的基本特征 47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 47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 48
三、肿瘤的异型性 49
四、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49
五、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51
第二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51
第三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52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52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52
二、肿瘤的分类 53
第五节 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 54
一、癌前病变 54
二、原位癌 55
三、早期浸润癌 55
四、肿瘤的三级预防 55
第六节 常见肿瘤举例 56
一、上皮组织肿瘤 56
二、间叶组织肿瘤 57
三、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 58
第七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 59
一、常规的病理形态学检查 59
二、新开展的检查方法 59
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60
一、肿瘤的病因学 60
二、肿瘤的发病学 61
复习思考题 63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64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6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64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65
三、防治和护理原则 66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 6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66
二、病理变化 67
三、主要动脉的病变及影响 68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70
第三节 风湿病 7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71
二、基本病理变化 71
三、各脏器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71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72
第四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72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72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73
三、防治和护理原则 73
第五节 心瓣膜病 74
一、二尖瓣狭窄 74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74
三、主动脉瓣狭窄 74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74
五、防治和护理原则 75
复习思考题 75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76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6
一、慢性支气管炎 76
二、肺气肿 77
三、支气管扩张 78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79
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7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79
二、病理变化 79
三、临床病理联系 80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80
第三节 肺炎 80
一、细菌性肺炎 80
二、病毒性肺炎 82
三、支原体肺炎 83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83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83
一、鼻咽癌 83
二、喉癌 84
三、肺癌 85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86
复习思考题 87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88
第一节 溃疡病 8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88
二、病理变化 89
三、临床病理联系 89
四、结局及并发症 89
五、防治和护理原则 90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9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90
二、病理变化 91
三、临床病理类型 91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92
第三节 肝硬化 93
一、门脉性肝硬化 93
二、坏死后性肝硬化 95
三、肝硬化的防治和护理原则 95
第四节 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95
一、食管癌 95
二、胃癌 96
三、大肠癌 97
四、原发性肝癌 98
五、防治和护理原则 99
复习思考题 99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100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10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00
二、基本病理变化 101
三、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101
第二节 肾盂肾炎 10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06
二、类型 107
第三节 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109
一、肾细胞癌 109
二、肾母细胞瘤 109
三、膀胱癌 110
复习思考题 112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113
第一节 甲状腺肿 113
一、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113
二、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114
第二节 糖尿病 11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16
二、病理变化 116
三、临床病理联系 117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117
复习思考题 118
第十章 生殖系统疾病 119
第一节 子宫疾病 119
一、慢性子宫颈炎 119
二、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120
三、子宫颈癌 120
第二节 妊娠滋养层细胞肿瘤 121
一、葡萄胎 121
二、侵袭性葡萄胎 121
三、绒毛膜上皮癌 122
第三节 卵巢常见的肿瘤 122
一、浆液性肿瘤 122
二、黏液性肿瘤 123
三、畸胎瘤 123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123
第四节 乳腺疾病 123
一、乳腺增生性病变 123
二、乳腺纤维腺瘤 124
三、乳腺癌 124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125
复习思考题 125
第十一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26
第一节 结核病 12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26
二、基本病理变化 127
三、转归 127
四、类型 128
五、防治和护理原则 130
第二节 伤寒 13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30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30
三、并发症 131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131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13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31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32
三、防治和护理原则 132
第四节 阿米巴病 132
一、肠阿米巴病 132
二、肠外阿米巴病 133
三、防治和护理原则 134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3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34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34
三、结局及并发症 135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135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13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35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35
三、防治和护理原则 136
第七节 流行性出血热 13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36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36
三、防治和护理原则 136
第八节 血吸虫病 136
一、病因和感染途径 137
二、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137
三、主要器官病变及后果 137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138
复习思考题 138
第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139
第一节 淋病 139
第二节 尖锐湿疣 139
第三节 梅毒 140
一、病因和传播途径 140
二、基本病变 140
三、后天性梅毒 140
四、先天性梅毒 141
第四节 艾滋病 141
第五节 性病的防治及护理原则 142
复习思考题 142
第二篇 病理生理学 143
第十三章 疾病概论 143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143
一、健康 143
二、疾病 143
第二节 病因学 144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144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145
第三节 发病学 146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146
二、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147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48
一、疾病的经过 148
二、疾病的转归 148
三、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149
复习思考题 150
第十四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51
第一节水、钠代谢障碍 151
一、水和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151
二、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154
三、低渗性脱水 154
四、高渗性脱水 156
五、等渗性脱水 157
六、水中毒 157
七、盐中毒 158
八、水肿 159
第二节 钾代谢障碍 164
一、正常钾代谢 164
二、低钾血症 165
三、高钾血症 167
复习思考题 169
第十五章 酸碱平衡紊乱 170
第一节 酸碱平衡概述 170
一、酸与碱的概念 170
二、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170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171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 173
一、pH值和H+浓度 173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73
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173
四、缓冲碱 174
五、碱剩余 174
六、阴离子间隙 174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174
一、代谢性酸中毒 175
二、呼吸性酸中毒 177
三、代谢性碱中毒 179
四、呼吸性碱中毒 180
复习思考题 182
第十六章 发热 183
第一节 概述 183
第二节 原因和发病机制 184
一、发热激活物 184
二、内生致热原 184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185
第三节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188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188
二、机体功能的改变 189
第四节 防治和护理原则 189
复习思考题 190
第十七章 缺氧 191
第一节 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191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192
一、乏氧性缺氧 192
二、血液性缺氧 193
三、循环性缺氧 194
四、组织性缺氧 194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195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195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196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197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197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197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98
第五节 缺氧的防治及氧中毒 198
一、病因学治疗 198
二、氧疗 198
三、氧中毒 199
复习思考题 200
第十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01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01
第二节 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202
第三节 分期和分型 202
第四节 对机体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203
第五节 防治和护理原则 205
复习思考题 206
第十九章 休克 207
第一节 概述 207
第二节 病因与分类 208
一、病因 208
二、分类 208
第三节 微循环的组成和功能调节 209
第四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210
一、休克Ⅰ期(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 210
二、休克Ⅱ期(淤血性缺氧期、休克进展期、失代偿期) 212
三、休克Ⅲ期(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晚期、难治期) 214
第五节 休克时细胞损伤和代谢改变 215
第六节 休克时重要器官功能的变化 216
第七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217
一、感染性休克 217
二、心源性休克 217
三、过敏性休克 218
四、神经源性休克 218
第八节 防治和护理原则 218
一、病因学防治 218
二、发病学治疗 218
三、护理原则 219
复习思考题 220
第二十章 心功能不全 221
第一节 病因与诱因 222
一、病因 222
二、诱因 223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223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224
一、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 224
二、心脏以外的代偿 226
三、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 226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227
一、正常心肌收缩的分子基础 227
二、心肌收缩性减弱 227
三、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229
四、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230
第五节 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231
一、心输出量不足 231
二、肺循环淤血 232
三、体循环淤血 232
第六节 防治和护理原则 233
复习思考题 235
第二十一章 呼吸功能不全 236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36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236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238
第二节 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240
第三节 防治和护理原则 242
复习思考题 243
第二十二章 肝功能不全 244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功能、代谢变化 244
一、肝功能不全的病因 244
二、肝功能不全时功能、代谢变化 245
第二节 肝性脑病 247
一、概念、分类与分期 247
二、发病机制 247
三、常见诱发因素 252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252
复习思考题 253
第二十三章 肾功能不全 254
第一节 基本发病环节 254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254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 255
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255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255
一、分类和病因 256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256
三、临床分期及各期功能、代谢变化 258
四、防治和护理原则 259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260
一、病因 260
二、发展过程 261
三、发病机制 261
四、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262
五、防治和护理原则 263
第四节 尿毒症 264
一、尿毒症毒素 264
二、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机制 264
三、防治和护理原则 265
复习思考题 266
参考文献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