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拍卖 1
1.2拍卖发展史 1
1.3拍卖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15
1.4拍卖方式 16
1.4.1四种标准的拍卖方式 17
1.4.2两种重要的非“标准”拍卖方式 18
第2章 私人价值拍卖模型 20
2.1四个假定条件 20
2.2四种拍卖方式的等价性 22
2.3拍卖理论和传统经济学理论相联系 26
2.4收益等价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7
2.4.1消耗战 27
2.4.2排队 28
2.5收益等价定理的拓展 28
2.5.1风险厌恶(risk-aversion) 29
2.5.2相关性(correlation)和关联性(affiliation) 29
2.5.3公共价值拍卖模型 31
2.5.4赢者诅咒 33
2.6本章小结 34
2.6.1本章的基本结论 34
2.6.2拍卖理论的学术价值 35
2.6.3拍卖理论的应用价值 36
第3章 私人价值模型扩展 39
3.1关联价值模型 39
3.2风险厌恶、买者的不对称性以及卖者设置保留价格 41
3.3合谋和优惠主义 42
3.4拍卖激励契约和多维投标 43
3.5同步加价拍卖 45
3.6本章小结 47
第4章 多物品拍卖理论 48
4.1多物品拍卖理论的研究进展 48
4.2多物品拍卖方式 49
4.2.1歧视性价格拍卖与统一价格拍卖 49
4.2.2序贯拍卖与同时拍卖 51
4.2.3单属性拍卖与多属性拍卖 51
4.2.4组合拍卖与非组合拍卖 52
4.2.5单向拍卖与双向拍卖 52
4.2.6保留价格拍卖和无保留价格拍卖 52
4.3多物品拍卖的模型分析 53
4.4具体应用实例——艺术品拍卖 56
4.5本章小结 57
第5章 多物品拍卖机制设计 59
5.1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及所研究的问题 59
5.2拍卖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 62
5.3拍卖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综述 64
5.4拍卖机制设计基本理论 68
5.5显示原理 69
5.6最优拍卖机制设计 70
5.7异质物品拍卖机制设计 71
5.7.1异质物品拍卖的研究现状 71
5.7.2异质物品拍卖模型 72
5.8几种常见的多物品拍卖方式比较 74
5.9多属性拍卖机制设计 75
5.9.1多属性拍卖的概念 75
5.9.2前人的工作 76
5.9.3多属性拍卖机制设计 77
5.10不可分物品的双边拍卖机制设计 78
5.10.1不可分物品双边拍卖机制设计的概念 79
5.10.2不可分物品双边拍卖机制设计的研究现状 79
5.11可分物品的双边拍卖机制设计 80
5.11.1可分物品双边拍卖的概念 80
5.11.2可分物品双边拍卖的研究现状 81
5.12多物品拍卖机制设计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82
5.12.1应用的意义 82
5.12.2电力市场拍卖的研究现状 83
5.12.3电力市场拍卖机制的实现 84
第6章 债券拍卖 85
6.1债券发行方式与研究背景 85
6.1.1债券发行方式 87
6.1.2多种价格拍卖和单一价格拍卖 88
6.2债券拍卖的研究现状 89
6.2.1理论文献研究现状 90
6.2.2实证文献研究进展 94
6.3中国债券市场 99
6.3.1拍卖类型 99
6.3.2我国债券市场 100
6.4债券拍卖理论模型和假设 120
6.4.1投标过程和输家噩梦 120
6.4.2赢者诅咒和串谋 122
6.4.3收益比较 125
6.5数据与实证检验方法 126
6.5.1对输家噩梦的检验 127
6.5.2对赢者诅咒和串谋的检验 128
6.5.3收益比较 130
6.6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132
6.6.1利用报价离散度检验两种拍卖方式输家噩梦的不同 132
6.6.2赢者诅咒和串谋的检验 133
6.6.3收益比较 137
6.7结论与展望 140
6.7.1本章小结 140
6.7.2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41
第7章 多物品网上拍卖 142
7.1多物品网上拍卖的概念 142
7.2网上多物品拍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7.2.1多物品拍卖 143
7.2.2含起始价的网上拍卖 144
7.2.3含固定价格的网上拍卖 145
7.3多物品网上拍卖理论 146
7.3.1网上拍卖的兴起与发展 146
7.3.2网上拍卖的定义与分类 147
7.3.3网上多物品拍卖理论 150
7.4网上拍卖的决策模型 152
7.5单阶段拍卖的最优保留价设计 153
7.5.1单阶段拍卖最优保留价的概念 153
7.5.2问题描述 154
7.6最优保留价设计 155
7.6.1公开保留价设计 155
7.6.2公开保留价下的拍卖模型 155
7.6.3秘密保留价下的拍卖模型 158
7.7算例分析 159
7.7.1给定拍卖数量和单位广告成本,设计最优拍卖时间T 160
7.7.2给定拍卖数量和拍卖时间,设计单位广告成本c0 160
7.8本章小结 161
7.9研究展望 162
附录 163
参考文献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