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研究教材与教学目标 2
系统解读教材准确定位目标 2
教材处理的三个有效策略 5
激活教材文本提升课堂效益 9
学习起点与品德教学目标的关系 12
同一主题教学目标的脉络与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8
走出课堂教学目标定位的误区 22
一个“目标”三个“基本点” 26
有形的规则和无痕的教学 29
第二部分 优化教学资源 34
入“乡”随“俗”巧用地方资源 34
“盘活”社会性资源的策略 37
人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0
善用语文课程资源 45
故事类素材的艺术处理 49
让“静态图文”焕发生机 53
地方特色文化的教学资源 56
有效的课前资源调查策略 60
精选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资源 65
抓三个主体 资源库中巧淘金 69
让品德课程资源“厚”起来 73
课堂教学设计也应“分门别类” 77
巧用生成资源 80
发掘教学细节 83
第三部分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88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88
接受性学习 转变≠抛弃 92
做学生喜欢的对话伙伴 97
开启历史教学的“三重门” 102
开辟历史题材的教学之“路” 106
主体探究是地理题材教学的基本策略 110
用语言营造品德课堂的情感磁场 115
体验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120
活动化教学之四部曲 125
情感是贯穿品德课堂的灵魂 128
情景交融 感知生命的成长 131
摸准儿童心理 组织教学活动 135
适性教育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138
“单元导入”的教学 143
对活动性课堂的再思考 146
追问的有效性研究 151
走出习惯培养教学中的误区 157
第四部分 关注教学评价 162
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 162
绿色评价 成就高效课堂 166
课堂评价的攻“心”策略 170
提高课堂即时评价效度的三个关注点 175
也谈课堂的“即时评价” 179
发挥评价反馈功效 构建“三有”课堂 184
融于生活的品德课堂 189
作业何不这样设计 192
润泽的教学评议 196
第五部分 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200
呼唤品德学科的“全景式课程观” 200
感恩教育的课堂实践 204
家校结合的品德主体性教育策略 209
“水枪事件”处置背后的德育启示 212
当好快乐“花匠” 潜心耕耘“开心农场” 215
知恩·育恩·续恩——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217
“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思考 224
多管齐下 践行孝道 229
依托课堂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233
基于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辅导策略运用 238
课例索引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