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文字学常识 3
上编 文字源流 3
第一章 文字通论 3
第二章 字音的原起 7
第三章 字义的原起 10
第四章 字形的原起 14
第五章 甲文 18
第六章 古文 21
第七章 篆文 25
第八章 隶书 28
第九章 文字废弃 30
第十章 文字增加 34
中编 六书条例 37
第一章 六书通论 37
第二章 象形释例 42
第三章 指事释例 46
第四章 会意释例 49
第五章 形声释例 52
第六章 转注释例 57
第七章 假借释例 62
下编 研究书目 67
第一章 《说文》 67
第二章 形体辨正 83
第三章 古籀与小篆 86
第四章 金文 88
第五章 《说文》中古籀 89
第六章 甲骨文字 91
第七章 隶书 93
【中卷】中国文字学概要 97
第一章 文字史及文字学 97
第一节 结绳 97
第二节 古文 97
第三节 史籀 98
第四节 小篆 99
第五节 隶书 100
第六节 草书 100
第七节 许慎说文解字 101
第八节 金文 102
第九节 龟甲文 102
第十节 文字表 103
第二章 六书 104
第一节 缘起 104
第二节 定义 104
第三节 体用 105
第四节 差别 105
第五节 次第 106
第六节 名义 107
第三章 象形 108
第一节 独体象形 108
第二节 复体象形 124
第三节 合体象形 126
第四节 省体象形 136
第五节 变体象形 137
第六节 状事象形 138
第七节 加旁象形 139
第八节 象形变为形声 148
第四章 指事 153
第一节 独体指事 153
第二节 复体指事 154
第三节 对称指事 154
第四节 合体指事 154
第五节 变体指事 160
第六节 加形旁指事 161
第七节 指事变为形声 161
第五章 会意 163
第一节 名字为主之会意 163
第二节 以动字为主之会意 188
第三节 以静字为主之会意 194
第四节 复文会意 195
第五节 变体会意 199
第六节 会意阙疑 199
第七节 加旁会意 201
第八节 会意字变为形声 206
第六章 形声 212
第一节 多形多声 212
第二节 省形省声 213
第三节 形声分类 213
第四节 形声加旁字 219
第五节 声中有义 220
第六节 声类假借 220
第七章 转注 222
第一节 叠韵 222
第二节 双声 223
第三节 对转 224
第八章 假借 225
第一节 至今承用者 225
第二节 今不承用者 226
【下卷】文字形义学 231
第一章 文字 231
第节 结绳 231
第二节 古文 231
第三节 史籀 232
第四节 小篆 233
第五节 隶书 234
第六节 草书 234
第七节 许慎说文解字 234
第八节 金文 235
第九节 龟甲文 236
第十节 文字表 237
第二章 六书 238
第一节 缘起 238
第二节 定义 238
第三节 体用 239
第四节 差别 239
第五节 次第 239
第六节 名义 240
第三章 象形 241
第一节 独体象形 241
第二节 复体象形 257
第三节 合体象形 259
第四节 状事象形 267
第五节 省体象形 269
第六节 变体象形 270
第七节 象形加旁字 271
第八节 象形变为形声 281
第四章 指事 287
第一节 独体指事 288
第二节 复体指事 288
第三节 合体指事 289
第四节 部分指事 290
第五节 变体指事 296
第六节 指事加形旁 296
第七节 指事变为形声 297
第五章 会意 299
第一节 名字为主之会意 299
附录 331
文字形义学字目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