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篇 根本任务 13
第一章 经济建设与综合国力 1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3
第二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和意义 15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增强综合国力 17
第四节 经济建设与科技教育 20
第二章 工业化与区域经济 24
第一节 工业化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 24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26
第三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29
第四节 工业化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 32
第三章 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 36
第一节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36
第二节 积极发展新型城镇化 40
第三节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42
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相互促进 46
第四章 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需要 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 49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与物质利益 5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54
第四节 基本经济规律和主要经济规律 57
第二篇 基本特征 63
第五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63
第一节 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3
第二节 公有制为主体与反对单一公有制 66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反对私有化 68
第四节 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有机结合 71
第六章 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75
第一节 按劳分配的本质要求和实现形式 75
第二节 按要素分配的地位和作用 78
第三节 收入分配中的主要问题 81
第四节 构建“三维”型分配体系 83
第七章 市场经济及其流通体制 86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本源、变异和复归 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89
第三节 价值规律、价格机制和驾驭能力 91
第四节 改革和完善市场的流通体制 94
第八章 宏观调控和法制建设 98
第一节 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 98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101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103
第四节 健全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 105
第三篇 经济改革 111
第九章 现代企业制度与公有企业改革 111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本源与发展 111
第二节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14
第三节 国有控股公司的双重经济职能 117
第四节 企业职工的两层次积极性 120
第十章 改革和完善就业制度 124
第一节 就业的特点和政策演变 124
第二节 就业政策和就业目标 127
第三节 透视和解析农民工问题 129
第四节 扩大就业的政策和措施 132
第十一章 改革和完善城乡土地制度 136
第一节 我国土地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36
第二节 改革和完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139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的流转制度 141
第四节 提高土地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144
第十二章 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 148
第一节 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48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151
第三节 金融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53
第四节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156
第十三章 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160
第一节 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 160
第二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 163
第三节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66
第四节 满足公共财政的税制改革 170
第十四章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73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的“稳定器” 173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和实现形式 175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的成就和问题 178
第四节 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181
第四篇 发展战略 187
第十五章 科技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187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7
第二节 创新驱动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 190
第三节 创新驱动提升国际竞争力 193
第四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196
第十六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99
第一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199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02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 204
第四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措施 207
第十七章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210
第一节 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 210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任务 213
第三节 信息化在产业优化中的作用 215
第四节 产业优化的重大举措 217
第十八章 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221
第一节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长远之计 221
第二节 生态文明是经济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25
第三节节 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的治本之策 228
第四节 生态文明教育及其制度建设 230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234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234
第二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和问题 237
第三节 完善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体系 240
第四节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242
参考文献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