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
二、相关研究状况 6
(一)国别研究中的中欧关系 7
(二)案例研究中的中欧关系 15
(三)互动进程中的中欧关系 17
(四)小结 23
三、研究对象说明 24
(一)研究对象界定 24
(二)研究对象概况 25
四、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33
第1章 理解中欧关系的主要理论视角 36
一、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36
(一)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36
(二)国际合作的限制因素 36
(三)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38
(四)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43
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47
(一)权力与复合相互依赖 48
(二)国际合作的限制因素 49
(三)国际制度与合作路径 51
(四)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54
三、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一):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61
(一)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 61
(二)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路径 70
(三)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80
四、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二):英国学派的国际合作观 83
(一)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 83
(二)英国学派的国际合作路径 88
(三)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93
第2章 另一种解读视角:社会化、身份建构与中欧关系 96
一、主流理论的启发与解释困境 96
二、一种社会学取向的分析路径 103
三、重要概念界定 107
(一)国际体系:作为社会系统的结构 107
(二)国际体系单元:作为社会人的国家 109
(三)单元互动的双向度路径:社会化过程与身份互构 111
第3章 中欧合作的起步与磨合期:1975~1989年 113
一、1975年前的交往简史 113
(一)在两极国际格局下 114
(二)启航后的缓慢进展 116
(三)“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18
二、“第16号北约成员” 119
(一)尼克松访华的铺垫意义 119
(二)重塑“三个世界”理论 122
(三)反苏统一战线下的合作 124
三、独立的外交政策 125
(一)成为禁忌的“三个世界”理论 126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28
(三)改革开放与中欧合作 131
第4章 中欧合作的挫折与新动力:1989~1995年 135
一、1989年政治风波及其后果 135
(一)突如其来的打击 135
(二)缓慢复苏与新动力 138
(三)“阿喀琉斯之踵” 141
二、直面后冷战时代 143
(一)找寻出路的中国 143
(二)加快统一的欧洲 147
三、90年代中期的大跨越 151
(一)直线上升的交流互动 151
(二)第一份对华政策文件 155
第5章 中欧合作的提升与强化:1995~2005年 158
一、与全球经济共生 158
(一)中国的入世梦想 158
(二)欧盟的“一点帮助” 161
(三)欧盟的中国崛起观 164
二、中欧的政治接触 168
(一)欧盟对华政策文件 168
(二)中国—欧盟政治对话 172
(三)中国对欧政策文件 175
三、合作的战略性路径 177
(一)中国:世界威胁还是好公民 177
(二)欧洲经验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181
(三)伊拉克战争与大国关系 183
第6章 社会化与中欧合作——从体系向度再释中欧关系 187
一、适应新的国际体系 187
(一)国际体系变迁的显著特征 187
(二)中国:经济崛起与国际社会的责任意识 191
(三)欧盟:联合自强与国际社会的民事力量 193
二、内化国际社会规范 195
(一)规范内化的三个进阶 195
(二)中国:从体系外到体系内 197
(三)欧盟:从内部化到国际化 200
三、一个案例:从亚欧会议的制度化特征看中欧关系 203
(一)亚欧会议的制度特征 203
(二)亚欧会议机制对区域合作的意义 207
(三)亚欧会议机制对中欧关系的意义 209
(四)小结 211
第7章 身份认同与中欧合作——从互动向度再释中欧关系 213
一、中欧身份关系假设 213
(一)意识形态对手 213
(二)利益相关者 214
(三)竞争对手 216
(四)学习榜样 217
(五)战略伙伴 218
二、影响中欧合作身份的因素 219
(一)客观性因素的影响 219
(二)中欧集体身份评估 221
三、中欧合作的身份演变历程 225
(一)中欧身份关系的演变 225
(二)中欧身份认同的小结 228
第8章 结束语 230
一、观念与身份对于中欧关系的影响 231
二、客观认识中欧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232
三、未完成的使命与潜在的探究空间 234
参考文献 236
后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