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哲学引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俊一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7111394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关于当代社会哲学——转型发展哲学的专题性论著集,强化问题意识与转型发展。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二十六章,分别为“转型变迁论”、“转型博弈论”、“转型制度论”。全书的学术背景和知识结构体现了五个方面的理论范式和要素:一是唯物史观的经典文献,二是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的理论与方法,三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提出的问题与路径,四是发展社会学人本发展论和文化发展论的思想元素,五是当代中国转型发展问题的理论反思。

导论 1

一、为什么是发展?为什么是现代化? 1

二、为什么是新发展观?为什么是社会哲学? 8

三、转型发展:建构主义或结构主义 21

上编 转型变迁论 39

第一章 实践与“广义历史唯物论” 39

一、重读“文本历史唯物论” 39

二、当代唯物史观的“创新原理” 44

三、理论创新模式的解释张力 48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三维模式” 53

一、马克思西方社会发展的“更替模式” 54

二、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的“跨越模式” 56

三、马克思欧美转型发展的“变迁模式” 59

第三章 “晚年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 63

一、“后马克思主义”与“晚年马克思”的“对话” 64

二、《资本论》第三卷“股份生产方式”改造的构想 67

三、“后《资本论》时代”生产方式的变迁 71

四、中国小康社会结构整合的构想 76

第四章 实践模式与社会发展历时形态 82

一、实践模式的结构:生产与交往 82

二、实践模式的“逻辑历史”前提 84

三、劳力经济模式:劳动力与产权制度 86

四、资源经济模式:从“资本”到“社会” 88

五、知识经济模式:“知识决定未来” 90

第五章 “企业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 93

一、制度变迁与中国企业定位的分析 93

二、中国企业制度变迁的社会学考察 97

三、企业制度变迁诱致社会结构转型 100

第六章 “单位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 106

一、民生社会:权利平等、正义优先 107

二、“两位一体”:“企国同构”的“单位制度”(1949—1978) 111

三、“三位一体”:从“市民制度”到“企群分立”(1978—2003) 114

四、“四位一体”:历史优先还是价值超越?(2003—2008) 119

第七章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与社会结构转型 124

一、现代社会管理的“思想路线图” 125

二、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思想原则 128

三、社会管理基本问题及其主体结构分析 135

第八章 当代唯物史观的本体论转向 141

一、和谐论:当代唯物史观本体论的创新 142

二、社会论:当代唯物史观本体结构的创新 144

三、人本论:当代唯物史观本体范式的创新 145

四、分享论:当代唯物史观价值模式的创新 147

第九章 社会哲学的后现代转向 151

一、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产业结构转型 152

二、后现代转向:利奥塔、鲍德里亚与詹明信 154

三、解构之超越:唯物史观的实践建构 162

中编 转型博弈论 172

第十章 人性模式:哲学与经济学比较分析 172

一、何谓“现实人”模式 173

二、人性模式差异的比较分析 175

三、人学:人性模式创新的分析构架 178

第十一章 社会转型与人的“实现形式” 183

一、转型期人的生产交往关系变迁 183

二、转型期人的“实现形式”变迁 186

三、转型期人多向度的“实现形式” 191

第十二章 社会转型与价值选择的“悖论命题” 195

一、“经济人”还是“道德人”? 196

二、生产主义文化还是消费主义文化? 199

三、短缺伦理还是致富伦理? 201

四、“事实存在”还是“真实存在”? 202

第十三章 “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价值论阐释 205

一、“囚徒困境”与道德选择策略 205

二、道德选择对策的价值论分析 207

三、群体与个体:二元结构的价值整合 210

第十四章 价值“择优博弈”与理想信念整合 214

一、理想信念“生产”与择优博弈 215

二、价值择优博弈的目标定位 217

三、价值择优博弈的整合功能 220

第十五章 理想信念机制与价值模式变迁 223

一、理想信念与“相信机制” 223

二、理想信念价值模式的变迁 226

三、转型期理想信念的功能分析 231

第十六章 意识形态新视阈:超越新制度主义 236

一、意识形态的边界及其价值系统 237

二、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功能 238

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视阈 240

第十七章 意识形态功能及其弱化的道德风险 244

一、意识形态“制度功能”的分析 245

二、意识形态弱化的“道德风险” 247

三、意识形态在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功能 251

第十八章 跨文化管理的价值分析与整合 255

一、管理文化模式:机制与功能 256

二、西方管理文化模式的价值观 258

三、中国管理文化模式的价值观 262

四、跨文化管理差异比较的整合模式 265

下编 转型制度论 277

第十九章 “制度是交往的产物” 277

一、制度本质认识的三维尺度 278

二、人性诸假设与制度行为 280

三、“制度人”:韦伯与威廉姆森 283

第二十章 制度起源论:技术、交往与秩序 288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产权制度起源论 289

二、诺思的产权制度起源论 291

三、哈耶克的制度认识论:知识与秩序 293

四、埃格特森的制度博弈论 298

第二十一章 制度资本的结构与功能 303

一、信念与制度资本的再生产 303

二、制度结构及其“经济社会”功能 308

第二十二章 集体行动与国家制度行为 317

一、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317

二、诺思:国家制度行为的分析 324

第二十三章 产权与制度的变迁形式 330

一、产权变迁:外部收益内部化 330

二、诱致性制度变迁 335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 339

第二十四章 制度创新模型:诺思与布罗姆利 343

一、制度创新的诺思模型 343

二、制度变迁的布罗姆利模型 347

第二十五章 “内部人控制”与激励制度创新 353

一、“两权分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353

二、传统公有制代理机制的效率分析 357

三、改革试点中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 360

四、组织激励方式的制度创新 363

第二十六章 马克思制度变迁思想的当代视阈 370

一、马克思制度变迁思想的分析构架 370

二、马克思制度变迁史的结构分析 374

三、马克思制度变迁维度的创新构想 377

附录 382

现代的,太现代的!——模仿解构主义“书写”的一篇习作 382

后记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