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5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20
第四节 研究内容 21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 24
第一节 拍卖和招标 24
第二节 博弈论 34
第三节 一阶随机占优 38
第四节 次序统计量 40
第五节 最优拍卖机制设计理论 43
第三章 密封招标均衡报价分析 50
第一节 密封价格招标博弈要素 50
第二节 对称独立私有价值假定 52
第三节 第一价格密封招标博弈分析 54
第四节 第k≥1级价格密封招标均衡报价分析 56
第五节 小结 60
第四章 招标支付等价性及最优保留价分析 61
第一节 招标支付等价性命题 61
第二节 招标最优公开保留价 69
第三节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保留价博弈分析 73
第四节 小结 77
第五章 投标人风险规避特性与最优保留价分析 79
第一节 模型假设 80
第二节 不同风险特征投标人的均衡报价 80
第三节 投标人数n=1时最优保留价定价策略 84
第四节 投标人数n>1时最优保留价定价策略 91
第五节 投标人私有价值为均匀分布时的比较 97
第六节 小结 101
第六章 投标人平行串谋与最优公开保留价分析 103
第一节 投标人平行串谋报价机制 107
第二节 招标人公开保留价定价策略 110
第三节 最低限价与公开保留价对防范串谋的共同作用 117
第四节 案例研究: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在频谱拍卖中反串谋的经验 126
第五节 小结 131
第七章 投标人进入成本与最优保留价分析 133
第一节 模型假设 136
第二节 不同进入成本对公开保留价的影响 136
第三节 异质进入成本对隐藏保留价的影响 148
第四节 一个数值例子 152
第五节 小结 154
第八章 投标人参考点效用与最优公开保留价分析 157
第一节 参考点效用对投标人报价策略的影响 159
第二节 参考点效用对招标人最优公开保留价的影响 166
第三节 小结 176
第九章 多属性招标机制设计 178
第一节 多属性招标的一般化模型 180
第二节 二维属性招标模型 182
第三节 最优招标机制 184
第四节 多物品多属性招标机制设计 188
第五节 小结 192
参考文献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