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问答 语文 初中一年级》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庆国,黄宝国编著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60228089
  • 页数:22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问答解 1

第一册 1

短文两篇 1

1.《金黄的大斗笠》和《散步》这两篇短文采用了什么写法? 1

2.《金黄的大斗笠》和《散步》这两篇短文意境都很美,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 2

3.《金黄的大斗笠》一文是如何描写人物的? 2

4.《散步》一文“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和“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两句话中,加点词语的位置能否互换? 2

5.《散步》一文前五段已经交代了散步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散步时的所见所闻,为什么还要写后三段呢?可不可以将后三段删掉? 3

6.如何理解《散步》一文最后一句“我的母亲虽然高大……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含意? 3

7.结合《金黄的大斗笠》和《散步》两篇短文,说明如何运用细节来描写人物? 3

8.怎样读准多音字? 4

9.《金黄的大斗笠》一文写“风”来了时,姐姐说:“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如果改成“咱家屋后的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我就知道风来了”好不好?为什么? 5

背影 5

10.《背影》很类似于一般写父亲的叙事抒情散文,作者为什么要以“背影”为题?可不可以用“回忆我的父亲”做标题? 5

11.《背影》一文中“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一句,能不能改成“我和他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为什么? 6

12.《背影》一文,作者四次提到“背影”,各有什么作用?哪一次是写作的重点? 6

13.《背影》写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真挚感人。但这种感情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这“淡淡的哀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6

14.《背影》一文,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7

15.《背影》是从哪些角度刻画父亲形象,表达父子之情的? 7

16.如何理解作者的“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的意思? 8

17.《背影》中写父亲“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的心里真的轻松了吗?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活动? 8

18.怎样辨析同义词? 8

我儿子一家 10

19.《我儿子一家》的作者是舒婷,可是文中的儿子却成了第一人称,可不可以改换一下人称? 10

20.《我儿子一家》这篇文章的材料很“散”,作者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贯穿起来的? 10

21.如何理解《我儿子一家》一文独特的叙事角度? 11

22.《我儿子一家》中“那人却是知道我妈的,又是夸奖我又是给我拍照。奶奶回家喜滋滋发布新闻……”一句,明明说的是一件小事,作者为什么说“发布新闻”呢? 11

23.《我儿子一家》中的“妈妈不服气,说她这是休息,她不能‘守桌待诗’。我说妈妈错了,是守株待兔”。这句话是不是妈妈真的说错了?为什么? 11

父子情 11

24.《父子情》的作者首先给自己的父亲定性,说他“是个复杂的父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11

25.《父子情》在表现老舍教子艺术时,以哪两条线索贯穿全文? 12

26.结合《父子情》一文,谈谈记叙中穿插议论有什么作用? 12

27.《父子情》的结尾写道:“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这句话中的“悲伤”和“幸运”是否矛盾?为什么? 12

羚羊木雕 13

28.《羚羊木雕》一文中,“我”为什么不愿意要回那个羚羊木雕? 13

29.《羚羊木雕》中插叙了万芳的事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

30.《羚羊木雕》的结尾“我对朋友反悔了”,“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含意。 13

31.记叙文常用的叙述顺序有哪几种?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各采用了哪种叙述顺序? 1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4

32.怎样评价三味书屋中“我的先生”? 14

3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美女蛇的故事是否表现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5

3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句“似乎”与“确凿”连用,是否矛盾?为什么? 15

3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描绘百草园时,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样的句型结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将这些词语去掉可不可以? 15

3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有哪些乐趣? 15

37.百草园里乐趣多,三味书屋的生活怎样呢?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持什么态度呢? 16

38.怎样辨析比喻和比拟这两种修辞方法? 16

最后一课 17

39.《最后一课》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个可怜的人? 17

40.《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在上最后一课时,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7

41.《最后一课》一文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8

42.《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在讲话时连用了两个“最后一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当时怎样的心情? 18

43.如何理解《最后一课》中重点语句的含意? 18

我的老师 19

44.《我的老师》一文,作者用“狡猾”一词来形容“我”的眼光,这样用词恰当吗?为什么? 19

45.《我的老师》一文,从不同角度选取了七件事,在事件选取的详略上,作者是怎样安排的? 20

46.《我的老师》中,作者写蔡老师从不打骂我们,可为什么选择了打“我”的事例? 20

47.如何理解《我的老师》一文的感情线索? 21

48.《我的老师》中“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和“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这两个句中加点的“落”换成“抽”;“敲”换成“打”好不好?为什么? 21

49.《我的老师》一文以情感人,“情以事牵”。本文是如何以事传情的? 22

50.《我的老师》一文中“我模模糊糊地回答”和“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的加点词语能否调换位置使用?为什么? 23

我的老师 23

51.《我的老师》一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23

52.《我的老师》中莎利文小姐是个怎样的老师?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件来表现老师对我的教育的? 23

53.《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句话:“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开了我的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24

十三岁的际遇 24

54.为什么作者在《十三岁的际遇》一文中插叙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的一件事? 24

55.《十三岁的际遇》中有这样一句:“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这句话中两个“读”的含义是否相同?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5

56.如何理解“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句话的含意? 25

57什么是关键词语?如何理解关键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5

春 26

58.《春》一文的开头写得好,好在何处? 26

59.《春》一文,作者主要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26

60.《春》一文为什么把春天比喻成“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样比喻,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27

61.《春》结尾的三个自然段运用了三个比喻,这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7

62.“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文中有什么含意? 27

63.《春》一文是怎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 27

64.《春》一文中的“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一句可不可以将“钻”改为“长”?为什么? 28

65.怎样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28

济南的冬天 29

66.《济南的冬天》一文有这样一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如果把句中的“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29

67.《济南的冬天》第一段写了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29

68.《济南的冬天》第三段紧紧围绕哪个字来写的?这一段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 30

69.《济南的冬天》第五段是怎样描写水的“温情”的? 30

70.《济南的冬天》一文结尾句:“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什么含意和作用? 30

71.《济南的冬天》一文的突出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30

72.《济南的冬天》一文写“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句中“卧”字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31

海滨仲夏夜 31

73.《海滨仲夏夜》一文是怎样描写“海滩乘凉图”的? 31

74.说说下面比喻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2

75.《海滨仲夏夜》一文有哪些艺术特点? 32

秋魂 33

76.《秋魂》一文中,“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和“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这两句话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33

77.《秋魂》一文中的“既然生命已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开头,就应当有一个不寻常的结尾”这句话中,“不寻常的开头”和“不寻常的结尾”各有什么含意? 33

78.《秋魂》一文的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秋魂”做标题有什么用意? 33

79.《秋魂》一文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34

80.如何理解《秋魂》一文中的“人们啊,在你播种时,最好先想想秋天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吧!”这句话的含意? 34

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 34

81.《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一文的文题有什么含意? 34

82.如何理解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意? 35

83.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哪一句不同于其他三句? 35

皇帝的新装 36

84.什么是童话?它有什么特点? 36

85.《皇帝的新装》一文为什么要写诚实的老大臣? 36

86.《皇帝的新装》中,“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一句,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36

87.《皇帝的新装》一文,作者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进而揭穿骗局?这样安排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36

88.《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一话中的“每人”是指哪些人?他们的“快乐”是指什么说的? 37

89.《皇帝的新装》中,小孩子敢说实话,而老大臣、官员们不敢说实话,老百姓先说假话最后也能说出实话,这是为什么呢? 37

90.《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皇帝、大臣、小孩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7

91.《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7

古代英雄的石像 38

92.《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童话是如何采用虚实结合写法的? 38

93.《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的四句话,哪一句最能表现石像的“傲慢”? 39

94.《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童话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39

95.《古代英雄的石像》结尾三句话有什么含意? 39

96.下面是《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的几句话,写得很好。联系上下文,说说好在哪里? 40

97.《古代英雄的石像》的艺术特色怎样? 40

寓言三则 41

98.什么是寓言?它有哪些特点? 41

99.《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在叙述的同时,为什么又辅以描写? 42

100.《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三问三答各有哪些异同? 42

10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故事揭示了怎样的寓意? 42

102.《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是怎样从对比中揭示深刻哲理的? 43

103.用哪两个词语可以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原因和被蜘蛛网粘住的原因? 43

104.《浓烟和烟囱》这则寓言是如何成功运用拟人和对比手法的? 43

105.怎样给《浓烟和烟囱》的结尾加一段话,点出寓言的寓意? 44

106.寓言和童话有什么异同? 44

盘古开天辟地 45

107.什么叫神话?神话有什么特点? 45

108.《盘古开天辟地》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 45

109.《盘古开天辟地》一文,作者是怎样用丰富的想像来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 45

花的话 46

110.《花的话》这篇童话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46

111.《花的话》一文,作者笔下的二月兰是什么样的?小男孩采摘它有什么用呢?作者写这一细节有什么目的? 46

112.怎样辨别形似字? 47

《论语》十则 47

113.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47

114.《〈论语〉十则》中,哪些内容是谈学习态度的? 48

115.《〈论语〉十则》中,哪些内容是谈学习方法的? 48

116.《〈论语〉十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人格品质和人格精神? 48

117.“而”字的基本用法有哪两种?《〈论语〉十则》中的“而”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48

118.《〈论语〉十则》中的第七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三人”是否包含“我”?这一则讲了什么道理? 49

119.初学文言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49

扁鹊见蔡桓公 49

120.《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了哪些话劝蔡桓公及时治病?面对扁鹊的忠告,蔡桓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这表现了蔡桓公怎样的性格? 49

121.扁鹊第二次见蔡桓公时,劝说蔡桓公的话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50

122.扁鹊的医术非常高,而当桓侯病情进一步恶化时,他却逃到了秦国,这样做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呢? 50

123.《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详细描写了几个人物?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50

124.《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有哪些古今异义的词语? 51

125.《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有哪些通假字?找出来并释义。 51

126.根据《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的故事能够概括出什么成语?解释其含义。 51

狼 51

127.《狼》一文中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 51

128.《狼》一文的结尾是怎样议论的?起什么作用?故事给人哪些启示? 52

129.《狼》一文作者是如何刻画机智勇敢的屠户这一形象的? 52

130.《狼》一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屠户的果断抉择、勇敢与警觉?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诈阴险? 53

短文两篇 53

131.《两小儿辩日》一文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53

132.《乐羊子妻》写了哪两件事?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54

133.《乐羊子妻》一文是如何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的? 54

13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是哪一句? 55

诗五首 55

135.《归园田居》(其三)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是什么? 55

136.《归园田居》(其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55

137.《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诗是人们传诵的名句,它们好在哪里呢? 56

138.《钱塘湖春行》一诗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6

139.《书湖阴先生壁》一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自然景物?有什么作用? 56

140.《游山西村》一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诗句表面写山村的幽静,实际上富有人生哲理。我们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57

141.如何背诵文言文? 57

为 学 58

142.《为学》一文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58

143.《为学》一文中,作者设计了一贫一富两个和尚有什么用意? 58

144.《为学》一文在写贫者去南海一事时,对整个过程只用一句“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一笔带过,这样写是不是不够详细? 58

145.《为学》一文中“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一句,两个加点的“学”字意思相同吗? 58

146.什么是比喻论证?《为学》中的比喻论证有什么作用? 59

木兰诗 59

147.抒情诗与叙事诗有什么区别? 59

148.《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0

149.《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诗是不是对偶句?为什么? 60

150.《木兰诗》中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十二”和“百千”都是具体数字吗? 60

151.《木兰诗》写木兰得胜归乡,其家人分别用怎样的方式迎接的? 60

152.《木兰诗》中的木兰为什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60

153.《木兰诗》有哪些艺术特点? 61

卖油翁 62

154.《卖油翁》一文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62

155.《卖油翁》一文是怎样“寓理于事”的呢? 62

156.《卖油翁》一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2

宋定伯捉鬼 63

157.《宋定伯捉鬼》一文写的是鬼的故事,作者是不是在宣扬封建迷信? 63

158.如何看待《宋定伯捉鬼》一文中宋定伯这个人物形象? 63

159.《宋定伯捉鬼》一文所讲的故事,今天看来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 63

诗词五首 64

160.《观沧海》这首诗是怎样总写的?怎样分写的?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哪几句? 64

161.《观沧海》一诗中,统领全诗的是哪个字? 64

162.《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风正一帆悬”中“风正”可否改为“风顺”? 64

163.如何理解《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所抒发的诗人思乡之情? 64

164.《次北固山下》一诗的结尾两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65

165.《望岳》一诗的“齐鲁青未了”一句是写泰山的什么特点?描写的手法有什么妙处? 65

166.《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65

167.《如梦令》一词用“常记”二字开头,表明了什么情况? 65

168.“兴尽晚回舟”一句在《如梦令》一词中起什么作用?从“沉醉”、“争渡”的情景看,它反映了还处在早期幸福生活中的李清照怎样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66

169.词人在《如梦令》中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词句,把读者带入了怎样的情境之中? 66

170.《西江月》中最后两句写本来很熟悉的“茅店”,一时竟找不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66

171.《西江月》一词写当时的天气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一种愉快的心境,而当时作者正罢官闲居,是什么唤起了他这种愉快的心情? 66

第二册 67

短文两篇 67

172.“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中加点的词能不能改成“飘送”呢? 67

173.“那是一个夏天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如将加点词删掉,语句也通顺。那么加点词能不能删掉? 67

174.作者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67

175.“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68

176.在《热爱生命》中,作者为什么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68

177.在《热爱生命》中,作者说“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你认为生命的分量可以增加吗? 69

178.《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二者有何异同? 69

179.名词只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吗? 69

紫藤萝瀑布 70

180.文中写到“我”观赏花时“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这样写是否矛盾? 70

181.全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紫藤萝花,有何用意? 70

182.本文主要描写的是紫藤萝花,而文题却是“紫藤萝瀑布”,是不是离题了? 71

183.什么是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方法了吗? 71

184.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紫藤萝花的? 72

185.“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72

186.重叠后的动词和形容词意义有变化吗?二者在构词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72

挖荠菜 73

187.《挖荠菜》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两种写法? 73

188.文章开头一句:“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句末的省略号改为句号可不可以? 74

189.第二段从“馋”字写起,而没有讲荠菜,这样是不是离题了? 74

190.下面的横线上应填入哪些词语,这些词语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74

191.“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这“更可怕的东西”在此是什么含义? 75

192.下面句子中能够贯穿全文感情(成为全文感情线索)的一句是:( ) 75

193.《挖荠菜》中写的“我”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当今青年的观察与感受,二者有什么关系? 76

提醒幸福 77

194.“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义”中的两个“提醒”与文题中的“提醒”含义相同吗?你怎样理解这个句子? 77

195.课文不仅有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有段与段的排比。试找出这样的排比,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 77

196.《挖荠菜》和《提醒幸福》在文中都提到了“幸福”,二者在思想内容上相同吗? 78

白蝴蝶之恋 78

197.“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用“柔软”修饰“光”,是否恰当? 78

198.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当小生灵自由飞去时,“我”又感到失落、怅惘。这前后是否矛盾? 78

199.本文为什么要对白蝴蝶的外形进行细致的描写? 79

200.在写白蝴蝶“蠕动”试跃时,为什么要笔锋一转去描写景物呢? 79

纪念白求恩 79

201.议论文是以议论作为表达方式的说理文章,不应再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了。你认为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79

202.文中第二段中的“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这几个词的位置能不能互换? 80

203.本文是如何突出白求恩的优秀品质,证明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必要性的? 80

204.填空,并体会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81

205.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别从哪些角度指出了“不少人”的错误表现? 81

206.“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与“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中的“这”和“这点”分别指代什么? 82

207.把“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改为肯定句,改后二者有何区别? 83

小橘灯 83

208.句中的加点字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83

209.“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一句中的“一定”能不能删掉? 83

210.“小橘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84

211.本文主要是对小姑娘的回忆和对往事的记叙,那么为什么要以“小橘灯”为题呢?将文题改为“难忘的小姑娘”可不可以? 84

212.为下列语段选择恰当的修饰语。 84

213.如何理解下面语句的含意? 85

21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用她独有的、清丽细腻的文笔对小姑娘进行刻画,揭示小姑娘的性格特征的? 86

215.文章是怎样描写自然环境的?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87

梅岭三章 87

216.揣摩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如果换用括号里的字好不好? 87

217.借代与借喻两种修辞方法有何区别? 88

218.《梅岭三章》中的哪些诗句运用了“引用典故,推陈出新”的写法? 88

219.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了什么?由此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哪些诗人的名句? 89

七根火柴 89

220.卢进勇是本文的主人公,因为他是从头到尾出现的人物。这种说法错在哪儿? 89

221.文章用了哪些词来描写自然环境?把描写自然环境的词删掉,可以吗? 90

222.本文是如何围绕“火”和“火柴”展开故事情节的? 90

223.课文中“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与“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两句中的“模糊”和“清晰”用在这里是否矛盾? 91

勇气 91

224.课文中提到了美国青年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你认为二者有什么不同? 91

225.文中在写美国伞兵的故事时,采用了第三人称“他”,如果改用美国伞兵自己的口吻(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故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92

大自然的语言 92

226.本文在说明的过程中,已恰当地运用了说明方法,可是在说明时,又用了修辞方法,这有没有必要呢? 92

227.如何调整下列句子的语序? 93

228.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 93

229.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作用? 94

230.说明文中常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多数情况下说明一个问题只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而本文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是不是有点重复? 94

231.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95

卧看牵牛织女星 96

232.下面的两个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为什么用的数字有所不同? 96

233.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开头引用杜牧的《秋夕》,削弱了说明的准确性,应该删掉。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96

234.文章的最后一句“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了。”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 97

235.本文的说明语言不但生动准确,而且运用大量口语。举例分析后一个特点,并说明口语用在说明文中是否恰当? 97

236.比较一下,下列各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97

237.比较下面两句话,体会它们分别运用了怎样的说明语言。 98

莺 99

238.本文属科学小品文,语言准确、形象。试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 99

239.本文题目是“莺”,课文介绍的又是莺的有关知识,而开头第一段第一句话与此无关,如果把这句话删掉,可不可以? 100

240.《大自然的语言》与《莺》这两篇文章在说明顺序上有什么异同点? 100

241.本文抓住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征进行介绍? 101

242.本文抓住了莺的特性,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莺的惹人喜爱之处,试根据下边词语的意思,描述一种小动物。伶俐、乖巧、警觉、驯良 101

数字杂说 102

243.曾有人认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认为这种说法对吗?那么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呢? 102

244.全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试举例加以分析各自的特点。 102

245.连词有哪些用法? 102

月亮上的足迹 103

246.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概括后两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103

247.篇末“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中的“一小步”和“巨大的飞跃”是否矛盾? 104

248.怎样区别副词和形容词? 104

社戏 105

249.“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与“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这两句话中,加点词语的位置能否互换? 105

250.《社戏》中的“我”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是指鲁迅自己吗? 105

251.课文一开头说“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第四段又说赵庄年年演戏,“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这是不是自相矛盾?社戏的时令是春天还是夏天? 106

252.本文的一大特点就是详略得当,试结合课文的主要情节体会这一特点。 106

253.文中在夜航去看戏的途中和看完戏归航的途中都有景物描写,描写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106

254.理解《社戏》中重点语句的含意。 107

255.成年人里的六一公公,作者着墨很少,但刻画得栩栩如生。六一公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08

256.本文的景物描写优美而朴素,作者用细腻的笔法描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108

安塞腰鼓 109

257.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09

258.全文气势恢弘,是由于作者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110

259.“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110

260.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110

261.“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1

262.你是怎样理解“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这句话的? 111

263.助词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应如何使用? 112

绝唱 113

264.本文先从琴师写起,在写琴师时,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113

265.本文意在表现白妞说书技艺的超群脱俗,却先从戏园的嘈杂的场面、琴师和黑妞写起,有什么用意? 113

266.说书艺术主要体现在声音的魅力上,作者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使白妞的声音形象化?举例并逐一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114

267.课文里描写白妞的眼睛是这样的:“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珠宝,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如此四个比喻,是不是很贴切?为什么? 115

在声音的世界里 115

268.作者说“艺术属于弱者、失败者的”,然后又说“艺术又是属于强者的”,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 115

269.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音乐对作者的熏陶和作者对音乐的理解的? 116

270.你对“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么?”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116

271.读下面两句话,比较一下二者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116

摆渡 117

272.本文是一篇寓言,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寓言有哪些特点? 117

273.“过了一阵之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118

274.说一说下面的词属于哪一类型的词?你能用它们形容一些声音吗?刷刷、吱吱、嗡嗡、扑通、叽叽喳喳 118

275.结合课文《社戏》谈谈小说有哪些特点? 118

桃花源记 119

276.下面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119

27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相同吗?试比较并解释。 120

278.《桃花源记》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地方很多,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121

27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说了些什么?联系全文,你认为渔人说了什么内容?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呢? 121

280.桃花源是虚构的世外桃源,里面的景色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不应作为写作的重点。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21

281.课文是怎样用优美的语句描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风尚的? 122

282.本文写得曲折回环,虚虚实实,引人入胜。那么作者是如何避免平铺直叙的? 122

283.作者陶渊明将桃源写得有根有据,那么桃源的故事是不是真实的? 123

口 技 124

284.《口技》一文中,下列加点的词该如何解释? 124

285.《口技》一文中,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124

286.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很多,把它们找出来,并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125

287.可不可以将结尾的“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删掉?为什么? 125

288.“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八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26

289.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描写失火时从屋内到邻近火场的复杂声响的? 126

290.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试找出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一说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 126

291.我们曾学过刘鹗的《绝唱》,把它和《口技》比较一下,二者在内容安排上有什么异同? 127

孙权劝学 127

292.《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你能说出它的作者及主要内容吗? 127

293.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从劝解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28

294.从本文中找出沿用至今的成语,并解释其含意。 128

295.判断下面各句是什么语气? 128

伤仲永 129

296.从《伤仲永》一文的两句话里,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29

297.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突出“学习”的重要性的? 129

298.仲永为什么会变得“泯然众人”呢? 130

299.课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130

诗五首 130

300.怎样赏析古诗词? 130

30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有什么作用? 131

30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请你插上想像的翅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愁。 131

303.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作者是如何运 用对照的手法来表现自己豪放、达观的性格的? 131

304.“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用得好在哪里? 132

305.《泊秦淮》一诗意在批评不知亡国恨的商女,这种说法对吗? 132

306.为什么说《夜雨寄北》的后两句是“妙笔生花”? 132

30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3

愚公移山 133

308.“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为什么读作wú,是不是读错了? 133

309.本文以神话结尾,是不是在宣传迷信? 133

310.为什么说下面句子的句式是特殊的文言句式? 134

311.你对“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这句话怎么看? 134

312.愚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35

313.比较愚公之妻和智叟的话有什么异同点? 135

314.课文是如何烘托出愚公这一积极形象的? 135

短文两篇 136

315.“铭”与“说”是两种相同的文体吗? 136

316.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 136

317.《陋室铭》为什么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137

318.在《爱莲说》中,为什么作者独爱“莲”? 137

319.《爱莲说》中三次写到菊、牡丹,这是不是喧宾夺主了? 138

320.《陋室铭》中的“阅金经”是否表现了室主人回避世事、潜心佛教的思想?你该怎样理解? 138

321.为什么说《爱莲说》不是为写莲花而写莲花的? 138

322.比较《陋室铭》和《爱莲说》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139

黔之驴 139

323.本文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驴”和“虎”的形象的? 139

324.《黔之驴》通过老虎吃掉庞大驴子的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140

325.这篇寓言的文题是说驴,可是作者却略写驴,详写虎,这样写是否详略取舍不当? 140

326.在没有标点的情况下,你能正确理解下段文字的意思吗? 140

工之侨献琴 141

327.为什么工之侨两次献琴的结果不同? 141

328.“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141

329.刘基为什么要写《工之侨献琴》这篇文章? 142

诗词五首 142

330.有人说《龟虽寿》是一代诗坛泰斗的辉煌杰作。为什么会这么说? 142

331.《石壕吏》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叙述完整的故事的? 142

332.《石壕吏》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3

333.在《相见欢》中,“剪”去离愁,“理”其离愁,这样用词准确吗? 143

334.《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写得好在哪里? 143

335.《清平乐》是采用什么描写手法刻画三子形象的? 144

336.古体诗、近体诗和词三者有何区别? 144

第二部分 综合测试 146

综合练习一 146

综合练习二 154

综合练习三 163

综合练习四 173

综合练习五 181

综合练习六 187

综合练习七 198

综合练习八 209

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 216